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疑: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F公司的吊管机属于特种设备。
该类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1)吊管机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资料;(2)吊管机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3)吊管机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吊管机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5)吊管机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6)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2.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技术措施、防护安全技术措施等。
3.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费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4.需要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5.应审查并复印的材料主要包括:(1)有关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A公司法人代表资格证书,安全资质证书,施工简历和近3年安全施工记录。
(2)作业人员年龄、工种、健康状况等是否符合要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素质是否满足工程需要;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有合格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3) A公司是否能保证安全施工的组织机构、工器具、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涉及定期试验的工器具、绝缘用具、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有具有检验、试验资质部门出具的合格的检验报告。
(4) A公司施工队伍是否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机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有资质证书。
6.在本次工程承包过程中,A公司的安仝管理应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要根据自身的安全资质和能力,承包相应的工程。
承包工程合同签订后,应成立组织机构,实施项目制管理。
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2)根据工程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行的真空。
在B化工厂没有相关制度和要求的情况下,应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3)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晰。
责任界定可参照B化工厂对发包工程安全协议的有关要求。
(4)要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
有些施工现场既有正在生产运行的设备,也有施工改造的设备、设施等,保证安全的设备系统的隔离措施应以B化工厂为主实施,A公司应做好核实和确认。
(5)针对项目施工的环境、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对施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6)在危险性较大或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交叉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7.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8.从大的概念来讲,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由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粉尘防爆、电气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石油化工安全、民爆物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职业安全、个体防滑设备、特种设备安全、通用安全生产等多个体系组成。
每个子体系又由若干个部分组成,如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子体系又包括冶金安全、有色金属安全等下一层级标准。
因此,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一个多层级的组合。
主要的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有:(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综合管理安全标准系统、井工开采安全标准系统、露天开采安全标准系统和职业危害安全标准系统等四个部分。
(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固体矿山、石油天然气、冶金、建材、有色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组合的标准体系。
(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
(4)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原辅材料使用标准、生产作业场所标准、生产技术工艺标准和生产设备设施标准等。
(5)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头部防护装备、听力防护装备、眼面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装备、服装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备、足部防护装备、皮肤防护装备和坠落防护装备等九个部分。
9.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九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一样,不同之处是,行业标准有一个备案阶段,需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0.《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锘,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1.《安全生产法》不但赋予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也设定了相应的法定义务。
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从业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包括:(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3)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作业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未经安全生产13.《矿山安全法》对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规定主要有:(1)安全生产责任制。
《矿山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矿长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依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行政领导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矿山安全的内部监督。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和企业内部监督,法律通过授权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和工会的监督来形成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管理机制。
(3)安全培训。
主要有全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矿长培训。
(4)未成年人和女工的保护。
矿山企业不得录用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劳动。
矿山企业对女职工安全要实行特殊保护,不得分配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
(5)矿山事故防范和救护。
矿山企业必须制定矿山事故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矿山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护和医疗救急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
(6)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矿山企业必须从矿产品销售额中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必须全部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挪作他用。
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15.《安全生产法》针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1)依法应当负有的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5)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6.制定《矿山安全法》时,国家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矿山安全。
根据国务院的现行规定,法律中规定的矿山安全监督的主管部门已不再是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矿山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对矿山安全工作行使下列六项管理职责:(1)检查矿山企业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2)审查批准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3)负责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4)组织矿长和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5)调查和处理重大矿山事故;(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管理职责。
17.(1)国家对安全培训实行的是“综合监管、专项监管”、“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2)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②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③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⑤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⑥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⑦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安全培训时间分二类,一类是初次安全培训时间,另一类是每年再培训时间。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18.《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规定,继续教育按照注册类别分类进行。
(1)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每个注册周期内应当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累积不得少于48学时。
(2)继续教育由部门、省级注册机构按照统一制定的继续教育培训大纲组织实施。
(3)中央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可以由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组织实施。
(4)继续教育应当由具备资质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承担。
19.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硝酸银比色法,通过硫化氢与硝酸银作用形成黄褐色硫化银胶体溶液,比色定量.20.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