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一、编制依据1.工程招标文件、答疑记录和招标方所有的问题补充通知及规定。
2.工程的施工图纸及与施工图纸相关的图集。
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各相关专业标准和规程。
3.湖北省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和规定。
4.招标单位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的规定。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946.《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135-2001二、工程概况工程简述:00天完工设计概况:其设计强度标准值分别为270N/mm2、300N/mm2和360 N/mm2 。
焊条分别采用E43和E50焊条钢筋与型钢钢筋确定焊条。
±以上采用加气粉煤灰砌块,砂浆采用混合砂浆。
±以下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砂浆采用水泥砂桨砌筑。
Ⅱ级,抗震设防裂度为六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1为保温地面(除楼梯间、卫生间、电梯前室),地—2为陶瓷地砖地面,地—3为陶瓷地砖卫生间地面。
—1水泥砂浆楼面(除楼梯间、卫生间、电梯室前),楼—2陶瓷地砖地面,楼—3陶瓷地砖卫生间楼面。
—1外保温砖外墙面,10厚浅色面砖,面砖勾缝胶粉勾缝,外墙—2外墙保温涂料墙面,喷刷或滚涂浅色涂料二遍,内墙—1乳胶漆内墙乳胶漆罩面二遍,内墙—2釉面砖墙面,5厚釉面砖,白水泥浆擦缝。
‖级防水,防水层耐久年限15年,现浇钢筋砼坡屋面防水系统,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三、施工部署施工管理目标成本目标: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环保目标:根据当地的环保要求规章制度把项目建设成为当地的环保示范工程。
拟投入的最高人数、平均人数为:根据目前施工安排及部署投入的最高人数为100,平均人数为60施工项目部机构设置: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生产工人从公司和其它一线选调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纪律性强的人员组建专业班组。
后勤部门应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与业主、监理、设计方的配合施工机械要满足招标文件对质量、工期的要求,质检仪器配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各施工仪器用表和机具要配备齐全2.在数量上要充足不同的仪器设备、机具配置要合理。
3.在施工高峰期要满足数量的要求和有效使用周转。
4.配置必要的维修工具以满足个各机械用具在施工中的保养。
序原则,重点抓好基础工程、上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及专业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搭接与配合,注意土建施工中的设备安装要求的预留与预埋工作。
施工程序的总体安排是: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土方、基础垫层、独立基础基础梁→±以上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一般装修及安装工程→室外附属工程。
分部工程卵50石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拟采取全站仪KTS-400系列仪器“整体控制,分区自成体系”的办法。
对方格网的测量放线,采用直角坐标法,整个测设过程经过初测、精测和检测三个步骤。
精测中为减少计算工作量,采用90°现场改正方法,控制角度误差不小于±6″。
检测中采用平差方法计算坐标值和测量精度。
水平角的观测,一个测回中的误差不大于±2″。
消除仪器的光学对点误差,对点时,必须将对点器镜对着相对方向,反复转向对点。
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对点调平。
圆心气泡在360度范围内保持在中心位置。
外部控制点,作为建筑物的外部控制网。
在施工层楼面设置内部控制点,通过外部控制点来校核,以保证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校正,从而保证测量轴线的准确无误。
轴线控制点建立在离轴线远的位置上,即习惯于称做附线,它的主要作用不但在于控制轴线还便于本层墙体模板的垂直度检查,因此在控制点位置的模板上应留一个200mm×200mm的孔洞。
在这些部位的模板下不准有立杆、背方之类的障碍物,预留孔采用在楼面上预埋木盒的方式留设,待楼面砼施工完即通过该孔用15kg的垂球或激光铅直仪投测到楼面,经纬仪根据引测点即时放线并延伸到东西两端,使之与地面控制点闭合,否则进行调整。
定线后马上弹墨线并交付工长使用。
另外随即封闭预留洞,并弹上墨线备上一层使用。
根据甲方交付的高程点,在建筑物四周的牢固物体上设正负零标志(±0),在基础施工期,每隔二个星期做一次闭合检测,根据±0标志自行引测至工作面施工,待施工到第一层墙体模板拆除后,将±0引测至建筑物周边外墙上,并用油漆做上明显标志,以便各楼层施工时施工段施工用50m钢卷尺引测至需要部位,再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进度控制计划本工程总控制工期为210日历天,基础、主体及屋面、装饰其分部工期实行分段控制,控制工期及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及《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建、安装、装修及各专业队伍的相互关系,有效利用作业面,有条不紊地进行交叉作业,已成为制约实现工期目标关键,为此,我们采取如下协调措施:五、主要施工方法基础工程施工当垫层浇灌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垫层上进行重新放线,弹出梁、柱、墙的边线,经复查无误后进行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施工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和规范,切实掌握设计意图,按照图纸规定的规格、数量、形状和尺寸进行配料并加工。
独立基础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板,木枋固定支撑。
浇筑砼前,应根据砼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模板上弹出标高线,然后在浇捣砼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间距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倍,完毕后用木抹抹平。
砖基础施工时,在转角处预先立好基础皮数杆,标明砖皮数及防潮层位置。
砖基础先砌转角交接处的几层砖,内外墙基础同时砌筑,如有留槎时应留斜槎,基础大放脚采用一丁一顺砌法,竖缝要错开,丁字与十字头交接处,纵横墙隔皮砌筑。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Ⅰ级光面钢筋:Ⅰ级光面钢筋按GB701-92《低碳热轧圆盘条》标准选用。
Ⅱ、Ⅲ级螺纹钢筋:Ⅱ、Ⅲ级螺纹钢筋按GB1499-92《钢筋砼用热处理钢筋》标准选用。
CRB550冷轧带肋钢筋严格按标准选用。
焊条:Ⅰ级钢筋采用E43型焊条,Ⅱ、Ⅲ级钢筋采用E50型焊条。
钢筋与型钢焊接随钢筋确定焊条。
本工程钢筋加工制作采用场内加工制作,现场安装方式。
钢筋下料表:钢筋加工前必须先编制好钢筋下料表,钢筋下料表依据施工图编制,并使每一根钢筋的形状、直径、尺寸、弯起角度及搭接位置接头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图未明确时,应依照相应规范。
钢筋加工:钢筋的加工形状、直径、尺寸、弯起角度等应严格按“钢筋下料表”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钢筋场外运输:由生产供应商按计划用量分批组织运输,由供货地直接进入施工现场。
钢筋绑扎前应由钢筋工长统一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充分熟悉施工图纸。
钢筋绑扎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书及施工规范进行。
钢筋连接有电渣压力焊, 闪光对焊,手工电弧焊等。
现浇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搭接,同一截面每侧钢筋多于4根时,分两次连接,多于8根时,分三次连接,接头位置错开45d,接头位置除施工图中标明施工图所标示位置接头的外,均应设在距端部不宜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且在楼面板以上750mm处。
所有柱插筋应伸入底板筋上部,弯直钩250mm 长。
主梁钢筋受力筋采用对焊焊接搭接接头,梁上部钢筋在跨中2/3范围内接头,梁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接头,接头区段内钢筋接头的截面积小于总钢筋截面的25%,接头位置错开45d,钢筋接头方式为:直径小于22•的采用绑扎搭接,直径大于22(含22)的采用焊接搭接。
次梁、楼板钢筋采用电弧焊及绑扎搭接接头,次梁或板的通长纵筋、面筋均在跨中附近搭接,梁底筋在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15d,梁面筋同一断面内搭接数≤50%总根数。
电渣压力焊施工:焊包较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mm ;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日光灯的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应不超过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闪光对焊施工:接头部位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拆角不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手工电弧焊施工:焊接表面平整,不得在较大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及规范所规定的要求。
柱插筋出板面处,应随加一道Φ8钢筋与板上层钢筋点焊牢固,以防止偏位。
柱箍筋为复合箍时,应定好箍筋的就位顺序。
板筋绑扎采用钢筋卡尺限位,板上层负弯矩筋与相邻板彼此互相锚入800mm,板上层负弯矩筋不作弯腿架立,采用钢筋马凳支承,马凳利用板上层筋钢筋,用置于下层的短向钢筋加设Ⅱ级螺纹钢16间距1200的支腿。
纵横梁相交处应注意梁筋铺设的先后顺序,次梁钢筋置于主梁钢筋之上。
钢筋绑扎好后,应派专人负责钢筋的成品保护,防止污染钢筋、踩踏钢筋。
钢筋锚固长度,设计中已明确的按设计要求,设计中未明确时,按施工规范规定。
箍筋末端弯钩不小于135°,弯钩端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钢筋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规定。
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绑扎时缺扣、松动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扎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数的4%且不应集中,•钢筋骨架无漏焊、开焊现象。
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设计与规范规定的长度。
焊接搭接的接头沿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大于,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小于,宽度不小,并无较大成,即每面一块模板,按层高配至梁底,在层高发生变化时,填补相应高度的定型模板。
柱模尺寸按标准层的柱尺寸模数配置,当尺寸变化时,在现场补配或在现场改制。
墙体砌筑时构造柱采用夹墙支模,杉方对拉双股钢丝固定。
圈梁采用扁担挑法支模,模板间支撑采用木枋,固定采用10#铁丝穿模对拉。
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及基础梁模板,再装楼梯斜梁和木模枋及楼梯底模,然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外墙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板厚度线,用套板画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位置线及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
梯步高度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一级及最上二级的高度,必须考虑到楼地面粉刷厚度,防止由于粉面层厚度不同而形成梯步高度不协调。
拆模时,须在下层横杆上铺板,操作人员不能站在横杆上作业,拆下的龙骨或模板必须由人工传递,然后放整齐,不得乱放,脱模后的龙骨及模板必须及时拆下来,以防落下伤人。
传递模板时,要上下呼应,轻拿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