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柳旭光罗飞
(山东金山地质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400)
摘要:环境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妥全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危害,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也就十分必要,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为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危害,相关人员应当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加强认识,并且要提出相关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使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使人们的生命财政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地质灾害;现状;防治措施
就目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率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并且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也越来也高,因而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也就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环境地质灾害实际青况,并且实现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进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1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类型
1.1泥石流
在目前的环境地质灾害中,泥石流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灾害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突发性,并且发生比较快
objExcelApp.ActiveSheet.Cells.Clear
objExcelApp.ActiveWorkBook.Saveas<4E:W"& str&".xls"
objExcelApp.WorkBooks.C lose
objExcelApp.Quit
Set objExcelApp=Nothing
2.4报表选择性显示及打印
图1报表查询画面速,同时在较短时间内会冲出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在较宽阔的堆积区域内会不断漫流堆积,其属于洪流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山区沟谷中出现,一般都是由于冰雹、暴雨及融水等因素激发而得以形成。
对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而言,其对于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产生毁灭性灾害。
目前,我国仍有很多泥石流沟存在,在这些区域内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并且规模也比较大,所产生的危害比较严重,泥石流甦的宜甌因就是人们不合理开发。
所以,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重视,以避免环境地质灾害产生不利影响。
1.2地震
在各种环境地质灾害中,地震属于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在地震发生会有较大范围的影响产生,很容易有社会事件形成。
对地震这一环境地质灾害而言,其作用过程主要就是地球内部应力调整以及平衡,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为三大板块相軫汇之处,地郴造运动鹹比较活跃,大部分的活动都处于地壳内部的不稳定断裂带,还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接触的部位。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很多区域均属于地震多发区,并且还有很地区的强震概率出现较高。
为了在运行系统下,直接显示报表,便于数据査询,通过WinCC画面编辑将所有报表,如作业报表、日报表、月报
表和年报表,用1个下拉菜单进行选择。
通过从SQL Server2005数据库中将数据调出来显示在用户归档表格控
件中,直接进行打印,报表查询画面如图1所示。
也可以通过打开Excel应用程序从硬盘中选取所存储的Excel文件,在项目未激活状态时,可以直接打开Excel应用程序,访问硬盘中存储的报表。
3结束语
本文通过用户归档实现了自定义报表的记录、保存、查
询及打印,有效解决了WinCC自身报表的局限性,此方法可以用于其他监控系统中。
参考文献:
[1]苏昆哲.深入浅出西门子WinCC V6(第2版)[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晓黎,张巍.Visual Basic+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
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9-05-28)
《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15期
技术推广
1.3地面沉降
对于地面沉降这一环境地质灾害而言,其表现出的特点就是持续周期相对而言比较长,成因比较复杂,发展比较缓慢,所产生的影响范围比较广,防治也比较困难。
人们在开采地下资源过程中,如果超量开采或者有不利自然因素存在,则会导致地表土体压缩,地面标高会出现大面积降低情况,从而导致地面沉降问题发生。
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区域的地下水水位均有所降低,由于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补充,且各种采矿活动及地壳变化的影响等,均会导致出现地面沉降情况。
1.4滑坡及崩塌
对于滑坡这一自然灾害而言,其主要发生在具有斜坡的地理位置,对于其中有些土体而言,在重力作用下会沿特定软弱结构面出现下滑情况,而崩塌主要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岩土体会由母体中脱离,从而导致滚动、堆积以及崩落的状况出现。
目前,我国很多山区都会经常发生滑坡地质灾害,通常情况下,丘陵地区所发生的滑坡及崩塌也比较多,但规模相对而言要小「現
2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策略及措施
2.1充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为能够使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对环境地质灾害加强重视。
作为政府部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由于环境地质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为过度开发及开垦,若政府部门未能够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限制,则这种情况必然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严重影响自然环境。
对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政府部门应当在原有管理制度中增加责任制度,要求开发单位或者开发个人自然环境状况恢复。
其次,针对环境地质灾害,政府部分应当有效开展宣传工作。
由于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环境地质灾害会严重影响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政府部门应当向当地居民定期进行环境地质灾害相关知识宣传,主要就是指导人们了解灾害发生的有趟急措施,并且针对有些地质灾害要能够进行预估及判断。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使人们对这些环境地质灾害更好地了解,从而也就能够使其所产生危害大大降低。
第三,针对环境地质灾害设立专项基金。
在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除选择一定方法实行预防,在灾害发生之后选择有效应急措施进行处理也十分必要,针对这一方面,政府部门可设置专项基金,以解决灾后重建工作中的有关资金问题,保证灾害发生之后能够得以尽快恢复。
2.2合理实行环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开展中,科学合理地实行防治规划也是十分重要的_点,在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可提供有利指导,因而有效制定环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且不断进行完善十分必要,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环境最大承载能力需充分考虑。
对于地质环境而言,其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及利用的基础上,可实现当地经济及相关行业的有效发展,然而,由于这种资源比较有限,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评估环境最大承载能力,在此前提下合理进行开发及开采,避免由于不合理开采而引起地质灾害。
其次,对于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的地质灾害而言,应当以预防为主,同时需要与治理及避让进行有效结合,对于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环境地质灾害而言,应当在遵循“谁引起,谁治理”的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合理规划。
对于自然因素而引起的自然灾害而言,由于无法准确进行预估,在制定防治规划过程中需要将这一方面作为重点,以发生灾害后有关避让措施及相关治理方式作为辅助手段进行利用,从而使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证。
2.3应用高新技术防治环境地质灾害
在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利于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提升,因而实现高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十分必要。
首先,应用高新技术实现数据观察以及研究。
对于很多自然环境的有关数据而言,由于传统技术水平的限制,并未能够得到有效探测及记录,而通眇寸卫星云图技术及遥感技术等相关科学技术的利用,对于特定地区内的有关自然环境数据,有关工作人员可对其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这些数据实行深入分析,可有效提升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开展灾害救援。
在出现环境地质灾害之后,政府部门的相应速度对于灾后救援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而通过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使灾后救援工作实现有效开展,使救援效率实现有效提升,也就能够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严」。
3结束语
环境地质灾害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类自然灾害,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因而对环境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治也就十分必要。
为能够使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清楚认识环境地质灾害现状,选择掌握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环境地质灾害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保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探究[J].世界有色
金属,2019(05):255-256.
[2]张国华.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J].居舍,2019
(14):187+172.
[3]倪涛.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建材与
装饰,2019(14):227-22&
(收稿日期=2019-06-26)
《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