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
产业互联网元年
1.互联网引领柔性供应链改造 2.各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相继推出 3.B2B交易平台开始实现盈利
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平 台Predix上线
1.GE发布《Industrial Internet》
报告,产业互联网概念席卷国内。 2014年 2.红领集团走通服装个性化定制。 3.垂直行业B2B交易平台快速崛起。
15
2018年4月
商务部、信息部等8部门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号文)
16
2018年9月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
《关于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与企业评审结果的公示》
17
2018年9月
国务院
《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
工信部 工信部 工信部 工信部 工信部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33号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联规〔2016〕349号
2019年
2018年
2016年
5
1. 发展背景:三股力量入局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定义
产业互联网是在垂直行业里处于产业生态各节点上企业依托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形成的新型协作网络。 自2012年Industrial Internet概念提出后,国内先后有三股力量分别从生产制造、供应链流通和个性化消费三端以不同 模式切入。
12
2017年7月
13
2017年10月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 〔2017〕3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文)
14
2017年11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各部委政策支撑产业互联网发展
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商贸流 通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等角度,为产业互联网发展构建了利好政策环境。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 2016年5月 2016年6月 2016年7月 2016年8月 2016年10月 2016年10月 2016年10月 2016年12月 2016年12月
1994年 中国接入 国际互联网
1995年
马云创办第一个商业信息发 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9年
1.第一个电商网站成 立;2.阿里巴巴创立,互联网进 入B2B信息服务阶段
2000年
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咨询公司提出Industrial internet概念。
1969年 互联网诞生
2011年
产业互联网拐点年。
1.GE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 2012年 2.阿里巴巴退市,B2B信息服务红利消退。
首个垂直B2B平台 上海钢联A股上市
3.找钢网成立,带动B2B2.0升级。 4.小米手机发布,带动互联网品牌与工厂协作。
2013年
2003年 慧聪网上市,B2B信 息服务大规模爆发。
50年
阿里巴巴、腾讯相继调整组 织架构,发力产业互联网。
1x推力:数字化由消费端向产业端延伸
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起始于消费端的数字化,第一阶段为纯线上零售,第二阶段为门店的数字化以及线上线下融合,至 此,我国消费端的数字化改造空间已经所剩不多,数字化改造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生产端的数字化。
产业互联网相关政策一览
部门 国务院 工信部 工信部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信部
政策文件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5号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41号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18
2018年11月 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
委
19
2019年2月
商务部等12部委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
20
2019年8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
8
2.四重推力:数字化趋势推动力
钢银电商、涂多多、震坤行;
MatchU、欧派家居;
• 新进群体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
• 新进群体为捷配、云工厂等互联
• 另一主力群体探索C2F模式的新兴
等云服务企业。
网工厂模式,以及钢小二、武藏 物联等以SaaS建立上下游链接。
平台,如网易严选、拼多多、苏宁
拼够、云集、贝店等。
6
1. 发展背景:多领域政策支撑产业互联网
顺势而为
03
——发展特征与企业应对
创势引领
04
——典型模式和代表案例
3
01应势而生 ——产业互联网新趋势
l 发展背景 l 四重推力 l 转轨路径
4
1. 发展背景:产业互联网实践历程
50年,从互联网诞生到产业互联网元年
产业互联网最早的实践是商业信息的发布,在其概念达成共识之前,产业互联网已经或深或浅对各垂直产业进行改造。
7
1. 发展背景:多领域政策支撑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相关政策一览
编号
时间
部门
政策文件
10
2017年1月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
部、
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
《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
11
2017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54号
2019
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
Industrial Internet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亿邦动力研究院清华大学电子商务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发布
2019年9月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目录
CONTENTS
01 应势而生 ——产业互联网新趋势
聚势而行
02
——产业互联网发展框架
第一股力量:工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股力量:垂直B2B平台
第三股力量:C2B消费平台
• 生产制造端数字化升级; • 主力群体为国内制造业龙头企业,
• 流通端数字化升级; • 主力群体为交易型B2B平台,如
• 消费端逆向驱动生产制造数字化; • 主力群体为个性化定制企业,如
如海尔COSMOPlat、树根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