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在测量坐标系中,x轴方向为_____方向。

A、东西B、左右C、南北D、前后2、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C.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D.整平后全部重测3、已知A点高程HA=72.445M,高差HBA=2.324没,则B点的高程HB为( )。

A、74.769MB、70.121MC、 -74.769MD、 -70.121M4、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比例尺中不属于大比例尺的是( )。

A、1:500B、1:10000C、1:2000D、1:200005、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6、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基准线是。

A、参考椭球面;铅垂线B、参考椭球面;参考椭球面的法线C、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的法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7、既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又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状态的正射投影图称为:A、平面图B、断面图C、影像图D、地形图8、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A.距离测量 B.角度测量 C.高程测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9、如果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需调节()螺旋。

A、目镜调教螺旋B、物镜调教螺旋C、微倾螺旋D、脚螺旋10、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假定高程D、高差11、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不正确 D.目镜呈像错误12、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相应于地面的水平距离称为:A、比例尺B、比例尺精度C、数字比例尺D、水平比例尺13、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____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测站点D、等于前尺点14、测得某六边形内角和为720°00′54″,则内角和的真误差和每个角的改正数分别为:A、+ 54″、+ 9″B、﹣54″、+ 9″C、+ 54″、﹣9″D、﹣54″、﹣9″15、距离丈量时,如果钢尺比标准尺长,丈量结果比实际距离。

A.大B.小C.相同D.无法判断16、测回法用于:()A、单角B、测站上有三个方向C、测站上有三个以上方向D、所有情况17、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称为:()A、直线定向B、直线定线C、角度测量D、视距测量18、一条指向正南方向直线的方位角和象限角分别为:()A、90°,90°ºB、180°,0°ºC、0°,90°ºD、270°,90°º19、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高斯平面直角坐标20、已知边长DMN = 73.469m,方位角αMN= 115°18′12″,则ΔxMN和ΔyMN分别为:A、﹣31.401m, + 66.420mB、+ 31.401m, ﹣66.420mC、+ 31.401m, + 66.420mD、﹣66.420m, + 31.401m21、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____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垂直于仪器竖轴D、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横轴22、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A、方位角测量B、直线定向C、象限角测量D、直线定线235、一幅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_____。

A、1mB、10 mC、100 mD、0.1m24、水准仪的与仪器竖轴平行。

A.圆水准器轴 A.视准轴 C.十字丝横丝 D.水准管轴25.经纬仪竖直度盘为物端0°全圆逆时针注记,用其观测一目标的竖直角,读得盘左、盘右竖盘的读数分别为L=124°03'30",R=235°56'54",则由此算得该目标的竖直角及指标差如下,正确的是()A +34°03'30";+12"B +34°03'06";+24"C +34°03'18";+12"D 34°03'18";-12"26.测回法测水平角时,如要测四个测回,则第二测回起始读数为()A、 0°00'00"B、 45°00'00"C、 90°00'00"D、 135°00'00"2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16.84米,B点高程为21.17米,AB距离为279.5米,则直线AB的坡度为。

A. -6.8% B. 1.5% C. 608% D. -1.5%28、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目标,应_____ 旋转照准部。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B、总是顺时针方向C、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D、总是逆时针方向29.钢尺上所标注的长度为()A 实际长度B 标准长度C 名义长度30.距离丈量的精度可以用什么来衡量()A、中误差B、平均误差C、相对误差D、限差31、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_____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 、对中B 、照准C 、目标偏离中心D 、整平32、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放置 在( )处。

A 、靠近前尺 B 、两尺中间 C 、靠近后尺 D 、任何位置 33.下列哪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A 水平角测量中对中误差B 水准测量中估读毫米数不准C 视差的影响D 水平角测量中度盘刻度误差34、M 点高程H M = 43.251m ,测得后视读数a= 1.000m ,前视读数b= 2.283m 。

则 视线高Hi 和待求点N 的高程分别为: A 、45.534m , 43.251m B 、40.968m , 38.685m C 、44.251m , 41.968m D 、42.251m , 39.968m 35、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_____。

A 、D=Kcos 2αB 、D=Klcos αC 、D=KlD 、D=Klcos 2α36、图根导线测量结果精度高低的主要指标是_____。

A 、导线角度闭和差f β B 、导线全长闭和差f f f x y =+22C 、导线相对闭和差k f d=∑ D 、导线相对闭和差容许值37、在高斯投影3°带中,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 与带号N 之间的关系为A 、L=6NB 、L=3N+3C 、L=3ND 、L=6N+3 /38、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已知正方形一条边a 的观测中误差为1m ,则正方形的周长(S=4a )的中误差为 。

A .1m B .2m C .4m D .8m39、已知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 αAB =207o 15',则象限角为 A.南西27 o 15' B. 南东27 o 15' C. 北西27 o 15' D. 南西37 o 15' 40、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还有下列中的哪一项 原则?A 、从控制到碎部B 、从碎部到控制C、控制与碎部并存D、测图与放样并存41、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____。

A、1∶5000B、1∶2000C、1∶1000D、1∶500二、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画“×”)1、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图上距离0.1mm。

2、测回法测水平角时,如测六测回,则第二个测回的起始读数为60°00′0(3、水准仪进行精平时,需调节脚螺旋。

4、经纬仪竖轴倾斜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的方法加以消除。

5、水准测量中,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若测得hAB<0,则B点比A点高。

6、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7、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水平夹角称为直线定线。

8、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判断:X轴为纵坐标,Y轴为横坐标。

9、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粗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三大类。

10、水准尺前倾时,则水准尺读数变大,水准尺后倾时,则读数变小。

11、绝对高程无负值,相对高程有负值。

12、水准测量中,调节脚螺旋可以使水准气泡局中。

13、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14、测量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和整平。

15、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目标偏离中心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16、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陡。

17、视差现象无法消除。

18、道路、江河、森林为地物,而山地为地貌。

19、仪器架设后,只要稳固,人就可以离开。

20、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北方向21、象限角的角值范围为0°~180°2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

23、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属于系统误差。

24、观测中误差越大,观测精度越高。

25、测站检核常采用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26、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27、比例尺越大,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测绘工作量越大。

28、全站仪是一种只能测量角度的仪器。

29、测量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30、水准测量中,每一站读完后视读数瞄准前视尺时,必须旋转脚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中再读前视读数。

31、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32、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33、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 90°左右。

34、已知两个点的坐标,求两点间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的正算。

35、地球曲率引起的高差误差可采用“后、前、前、后”的顺序减弱其影响。

36、地形图比例尺愈大,反映的地物、地貌愈简单。

37、碎步测量中,碎步点应选择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

38、施工测量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39、误差的来源为仪器的误差、观测者的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40、经纬仪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41、测绘和测设就其程序而言是相反的,但本质都是确定点的位置。

42、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3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