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内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内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


课内实验功能要求
• 构建可视化的网络拓扑显示,包括交换机、连 接线以及主机三种基本图元,网络拓扑的编辑 方式可自由选择; • 实现交换机连接的跨接树协议,消除连接回路; • 跨接树随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刷新 • 可视化显示跨接树;
课程设计功能要求
• 实现课内实验的所有要求 • 规划主机的以太MAC地址; • 构建和维护交换机的端口地址映射表,并可随 时查看; • 主机构建以太帧数据,并通过交换机向目标主 机发送,包括单播和广播两种发送方式; • 数据发送过程在拓扑图上能够可视化展示; •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即可);
目的
• • • • • 了解以太网交换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学习模拟程序的编写 掌握链路层数据存储转发的工作流程 掌握生成树的基本实现过程 • • • 熟悉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 熟悉以太网、交换以太网工作过程 熟悉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流程 了解以太网数据帧格式 了解多线程编程 熟悉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内实验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过程模拟实现
意义
●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工作机制、协议控制流程 以及网络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 ● 对所学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协议等知识全面、 系统的总结、巩固和提高的一项课程实践活动 ● 独立完成布置得课程设计,一方面提高程序设 计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计算机 网络及相关协议的工作过程,为以后的学习和 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验收时间、地点安排
• 课程设计与课内实验必须在本学期完成。 • 由于计算机系中心机房是面向所有的课程开放, 因此,本课程设计的上机时间无法预先确定, 只能灵活安排。 • 程序验收后还需要提交设计电子文挡(设计报 告、源程序清单、可执行文件、原始数据文件。 • 原来未选修《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同学如 愿意选修,只要实现课程设计的要求并在课程 设计报告的最后明确指出即可,以后不再接收 03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选修。
考核方式
• 可分组实现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最多4人一 组,组成员越多则相应的考核标准越高; • 编写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模拟程序,开发环境不 限(建议使用Java语言); • 现场运行所编写的程序,并能够回答老师的即 席提问; • 编写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 计目的和意义;模拟程序的功能说明;程序的 主要数据结构和关键算法;开发环境与运行环 境介绍;调试结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