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队配器与MIDI编曲

乐队配器与MIDI编曲

乐队配器与MIDI编曲理论1很多音乐爱好者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作曲和乐队实践,在编曲制作中往往做不到质量.在这里崔明以续写的方式给大家讲讲理论配器的知识.如在这里能掌握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作出好的音乐是崔明对大家的所愿.一.MIDI乐队配器.MIDI乐队是以MIDI数字原理模拟电声乐队四大件基础上扩展的数字乐队,适应演奏任何风格的乐曲.1.吉他.分为金属吉他和木质吉他,高音谱号记谱,音域在小字c到小字3组e.但在MIDI中的音域是大字C 到小字二组C.金属吉他:分清音,闷音,过激,失真,和音吉他等.音色具有金属性.特点是舒展,华丽,粗扩,有爆发力.表现热情,活泼,奔放和疯狂的音乐表情.是内声部伴奏,演奏节奏型,演奏旋律片段(SOLO)等. 清音吉他往往用做分解和弦伴奏.音色华丽透明, 闷音吉他也用做分解伴奏,顿音,颗粒,干净的音色具有阳刚和朝气. 失真吉他和过激吉他往往用在SOLO和摇滚等重音响的节奏上.音色沙哑容易表现激情和潇洒.木吉他:分为尼龙弦吉他和金属弦吉他.音色干净,带有鼻音,比较温柔和深情.也具有轻快和激情.是内声部伴奏,演奏节奏型,演奏旋律片段(SOLO)等.爵士吉他是木吉他的一种音色风格.木吉他在乐队中常用做分解和弦伴奏和轻快的扫弦节奏伴奏和顿音,泛音的轮指节奏型伴奏.在SOLO中具有淡雅,梦幻般的意境. 吉他的合理应用在它的音域和音乐表情方面的音色的选择上特别强调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创作吉他声部的质量是根本.2.贝司. 分为金属和木质贝司. 用低音谱号记谱.音域在大字E到小字1组g.在MIDI中是大字1组C到小字G.。

在这里我们围绕着金属电贝司讲一下.电贝司分为弹指贝司,拨片贝司,无品贝司,掌击贝司,合成贝司等.音色浑厚金属性强,音质结实,厚道,表现活泼,诙谐,奔放,疯狂的音乐情绪.是低声部的旋律和节奏乐器.演奏基础低音,偶尔演奏SOLO片段.慢曲一般采用大小附点节奏,偶尔用分解和弦旋律化进行.在纯8度范围内跳跃进行,不赞成更大音程的跳跃. 快曲运用顿音,泛音,8度击弦等演奏手法.主做节奏.偶尔进行旋律性的走向. 贝司和吉他一样要合理运用其音域和音色特点以及创作低声部的质量上要求.3.鼓击. 分为大打和小打两类.记谱常用一线谱和五线谱.没有调号标记.是节奏乐器.大打里包含军鼓,吊镲,底鼓和通通鼓.军鼓有击鼓心和鼓边演奏形式.常用在弱拍的拍节上,偶尔也与其他鼓击一起同时用在强拍和强调音拍上. 吊镲分为高,中,低3种.音质具有铜器金属声,延音性质好.根据不同音乐风格段采用不同的吊镲. 底鼓音色比较低,泛音音质,唱用在强派拍上,是打击乐中是低声部乐器. 通通鼓一般5-7节套鼓组成,传统调律上是有音高标准的.音高我也忘记了.常用与音乐连接,过度,句尾和段尾处.根据拍号决定音符分值的应用.小打类有踩镲,棒子,沙锤,铃和三角铁等,是表现色彩节奏的打击乐器. 踩镲经常用于音乐打击乐的组合表现上,有闭与开的奏法.而其他小打是根据局部音乐表现的需要偶尔用之.4.电子键盘. 有电子琴,电钢琴,电子合成器3种.音色非常丰富.选择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不同的音乐表情.具有500多种自然声学音色和合成音色.音域非常宽广,是所有乐器中最广阔.MIDI中的键盘音域就稍狭宰一些,是目前MIDI的不足.演奏方面一定要有相关键盘演奏理论技术才能得以很好的创作出键盘音乐.键盘的演奏应用相当广泛,可以演奏旋律,和声长音,节奏.特性音的效果,色彩音的使用....凡音乐表现方面具有的各种声学效果都可以在电子键盘上应用.MIDI键盘则不同.现在广泛用在电脑音乐输入上的辅助工具使用,也不大应用MIDI键盘本身的音色,因为音色库插件音色也同样具有500种以上各种声学音色.乐队配器与MIDI编曲理论2配器是指各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合理分配.是音乐综合知识的利用和完善作品的大工程.具体表现在音色,音域,音区,力度,风格,和声,复调,节奏,速度等.这些构成音乐织体.织体即把各个表现因素编织成整体,各因素都有独立个性且互补合作.一.织体一个优秀配器者能把任何水平的旋律变的完美动听,相反,不合格的配器者可使高水准的旋律变成面貌全无,不堪入耳. 织体分四大要素:旋律(主旋律和副旋律),和声(内声部),低音,节奏.1.旋律. 旋律是音乐作品中的灵魂,配器要围绕旋律展开.设置织体时旋律和复调旋律要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都要如此,1/音色对比.在音色选择上旋律要与其他织体内的音色要有对比.因为我们谈的是歌曲配器(人声和伴奏自然音色对比鲜明),所以跳过音色对比.但要强调的是乐队尽量不要重复旋律,但在处理作品的高潮时为加强旋律的力度和色彩表现,可以用跟进的乐队手法重复旋律.2/音区对比.在音区选择上旋律尽量要和织体音区分开,使之突出.作到旋律穿越织体变的明显,清晰.3/力度对比. 旋律力度要略大于织体的其他因素.这样才能旋律透过浓厚的织体得到充分的展示.但是,对比过大会失去织体的作用,过小织体会淹没旋律.我认为力度对比应掌握在旋律:织体=5.5-6 : 4-4.5.4/节奏对比. 旋律节奏不同于织体中的其他因素的节奏,形成旋律和织体的节奏动与静的互补.否则会有大齐奏的感觉.要做到旋律与织体其他因素采用音色,音区,力度,节奏等的对比使音响清晰,饱满,旋律和织体方能融为一体.2.和声. 和声是推动和展开音乐的重要部分.可增强音乐作品的动力和音响的饱满.采用什么结构的和声要取决于音乐风格和个人的和声修养,具体应用方式简单讲解几点.1/和声长音. 和声长音的运用有两个作用.一是使枯燥的音响变的稳定和丰满,二是可以软化生硬的电声乐器的音色.音色一般选用软音色,如弱弦乐音色,电子琴音色,宇宙音色,合成音色等.和声长音的音域在小字g-小子1组g的8度内.有很多初学者在这个范围内想用原位和弦进行,累死你也用不了原位和弦.90%的初学者没系统学习过和声学的内声部连接,所以不会用转位和弦的和声功能进行.在这里强调要学习.切忌用原位和声的长音连接进行.2/和声节奏型. 在织体中应用和声节奏型能够使音乐具有动态和流动性.一般采用切分和附点节奏型,是属于色彩节奏型.改变常规节奏的强弱位置和节奏的律动,与常规节奏律动相成对比和反叛.一般我常用的音色有吉他的分解和弦音色,失真和过激音色,管乐组音色,弦乐群音色,风琴音色,音区常在音乐作品的中上音区运用,应用在快节奏的音乐或高潮的推动以及局部音乐段的特性表现上.一定要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设定运用,切不可滥用,否则会破坏音乐作品的整体表现.3.低音. 低音是音乐织体的基础,决定很声功能属性,推动音乐发展,是不配器不能少的声部因素.好比,一座楼房需要有扎实的地基.电声乐的低音声部一般用电贝司来演奏,律动比较慢,强调重拍,目的是音乐节奏清晰,节拍整齐,音响坚实和稳定可靠.它时常重复鼓击的底鼓的节奏来音符进行.即,要与底鼓节奏统一.我发现很多初学者不懂此简单的规律,常常闹出笑话,犹如战场上各自为战--乱打了.一般曲慢低音律动慢,曲快低音律动快的说法是MIDI配器的行语,但不绝对. 低音的走向一般长音型,附点型,切分型,分解型,8度击弦型.大多跳跃走向,局部运用流线型走向进行.是低声部音符进行和强调节奏的织体声部.常用和声的根音和5音,局部用3音和非和声内的过度音.4.节奏. 鼓击是表现节奏的重要乐器.上回书里已经讲过有关鼓击的名词理论,在这里就不重复讲了.节奏是音乐织体中必须的组成部分.一个节奏型运用的好坏决定着音乐作品的质量.我简单讲几个学员不知道的节奏型.1是2/4节奏的变种6/8节奏.这个不是3/4的2倍.2是3/4的变节奏9/8节奏型.3是4/4的变种12/8节奏型.这三个节奏型经常在音乐作品里应用,演奏3连音的节奏型.有时用在局部音乐中,有时完全用在完整音乐中.一般用鼓击的踩镲来演奏节奏型,用通通鼓来衬托和加强局部的表现乐队配器与MIDI编曲理论3节奏与风格-节奏是指乐曲体裁的运动规律,风格是乐曲体裁。

配器时先要理解风格,然后设计相吻合的节奏。

选择适当的节奏与风格是配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作好这一点必须要了解和积累许多节奏型和风格表现。

首先要掌握各种流行音乐的流行节奏和风格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变和创新。

1。

波尔卡--波尔卡节奏是2/4,4/4的固定性节奏型。

用于轻快、跳跃、诙谐、风趣的音乐中。

它的节奏特点是每拍都有强弱。

2/4为例,|强弱强弱|。

在我们所熟悉的音乐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它的节奏型和风格的作品。

如,铃儿响叮当,步步高。

乐队演奏或MIDI编配中必须要贝司和底鼓的节奏要统一。

军鼓和吉他、电钢等节奏一致。

注意要短促的跳跃式的编配,不要拖泥带水。

2。

华尔兹--即圆舞曲,是3/4的节奏型。

构成强弱弱。

慢三拍子的曲很抒情和舒展;快三则比较轻快、热烈、活泼、兴奋。

配器时同样注意鼓和贝司的重音节奏的统一。

快三底鼓有时在次弱拍上加8分音值,慢三的内声部节奏乐器(吉他、电钢琴等)经常用8分音符的分解和弦节奏。

上回讲过6/8在2/4中的演奏方法。

但在整个乐曲是6/8的复合节奏时要用华尔兹风格的节奏演奏。

即每小节重复3/4的节奏就可以了。

当然要8分音符记谱。

3。

摇滚--呵呵,大家非常熟悉呀!摇滚一般以4/4为基本节拍。

节奏是基本固定的。

与常规节奏不同,以第2拍和第4拍为重音,即弱强弱强。

由于重音颠倒,所以有摇晃不定继续滚动向前推进的感觉。

但在实际创作和配器中往往有多变的节奏型,比如加上8分或16分音符的底鼓和贝司,贝司的流线性色彩,内声部的8分、16分音符的节奏或色彩和声节奏等。

但注意的是反拍的重音节奏规律不能改变。

摇滚也有快慢速度的节奏,慢节奏经常加些花(过度音或过度节奏音型)作为节拍中的过度。

此部分比较复杂,需要谱例和音响听例才能完整的讲解清楚。

大家可以结合理论自己找找熟悉的摇滚歌曲或乐曲学习一下。

4。

摇摆--摇摆在上世纪70年代风靡全球,摇摆和摇滚的基本节奏型差不多,都有共性是反拍为重音,但摇摆的节奏比较固定,不象摇滚节奏变化多。

摇摆的每拍都强调重音,但反拍更强调一些。

底鼓和贝司每拍都要演奏。

内声部节奏乐器在2、4拍上加强了重音。

犹如瘸子走路,一重一轻,轻的脚先迈出了。

哈哈。

绝无攻击残疾之意。

摇摆分为软摇摆和硬摇摆,节奏特点是内声部节奏乐器在2拍和4拍上始终8分附点音符贯穿全曲,大家听听李谷一唱的乡恋还有阿里巴巴等歌曲。

呵呵,迪斯科出现之前人们都跳摇摆来宣泄压抑和寻求兴奋和刺激的。

5。

迪斯科--迪斯科和摇摆是哥俩。

迪斯科比摇摆长的帅又年轻,所以人们对迪斯科比较喜欢。

它与摇摆不同的是2、4拍加强了重音,内声部更加开放的演奏,低音贝司加了分拍音值的音符,每拍中8度重金属贝司的运用使音乐更加疯狂和刺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