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毕业论文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收治的7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和193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两者手术疗效。

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均达到良好的效果。

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一般肛周脓肿患者感染几率高,并发症多,病程较长,但只要认真细致做好每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避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肛周脓肿;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但某些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利于细菌生长,且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反应低下,患病后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即使病情较重,往往表现也较轻,甚至表现为其他相邻部位的症状。

如痛阈提高,往往缺乏疼痛症状或疼痛很轻微,肛周脓肿临床表现无论是全身还是局部都不明显[9]。

临床接诊时多感染较为严重,治疗难度大。

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多属于急诊手术。

患者常会因为恐惧疼痛而更多一些忧虑,如果这些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

因此,肛肠科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制定针对性极强的心理护理措施,克服患者的负性情绪,起到了药物治疗难以起到的效果,真正体现了心理护理的优越性[1]。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265例,其中7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对部分住院行肛肠手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组: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7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46~78岁。

对照组: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93例肛周脓肿,男性115例,女性78例,年龄16~76岁。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则采取糖尿病围手术期特殊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因麻醉、手术和心理紧张等因素使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血糖增高,少数患者甚至可诱发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并且增加伤口感染几率,久不愈合。

因此,应该重视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本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患者对本病了解少,恐惧手术,惧怕术中、术后疼痛,担心手术造成肛门失禁等。

因此,接诊时应热情接待患者,及时准备床位,向患者讲解该病的发病机理、转归及愈后,必要时要取得主管医生的帮助,给予心理疏导,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感,使患者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

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人的宣教工作,取得患者家人的支持和配合。

2.1.2 收费情况说明收费情况是许多病人关心的重点,有一部分病人想知内情却又感觉不好意思向医护人员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在诊断明确后则应在公开收费栏内指明收费数额,有办理医保或合作医疗者及时说明办理方法与报销比例。

2.1.3对疼痛护理肛肠科的手术疼痛包括打麻药注射痛与术后痛。

恰当地向患者解释肛肠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的,创伤比较小,只是短暂的疼痛,注射完便没有一点痛感,并介绍手术医师的情况,使患者对术者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

大部分病人都担心手术麻醉消失后有不能忍受的疼痛,向患者说明常规使用长效止痛剂,可以消除大部分疼痛,还可以结合一些病人认识的治愈病人现身说法以安抚快要做手术的病人。

总之要让病人彻底消除恐惧心里,轻松地接受治疗。

2.1.4 签定知情通知单的护理根据肛肠科特点拟定了一份较为细统而诚恳的“知情通知单”书中明确地说明我们会“尽职尽责为您服务,但出于个体差异,在治疗中也有病人承担的医疗风险,如对某常用药物、对较轻微的疼痛有特殊反应的个别人等”[4],但须及时补充说明“您也不必过多担忧而影响肛肠病及时治疗,我院肛肠科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科技创新、优化手术方式,对各种肛肠疾病的治疗都有丰富的经验。

”如此便增强了病人的信任与信心,并及时签字手术。

这些心理状态往往来源于对手术的不了解,护士在患者人院时就为其介绍科室的特点、技术力量、手术的必要性等,并可通过其同病室术后病人亲身体验来作为活教材,减轻患者的恐惧或焦虑情绪[5]。

2.1.5控制血糖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注射,术前控制尿糖呈阴性或弱阳性,一般随机血糖<11 mmol/L,空腹血糖<8.3 mmol/L,无酮症酸中毒,即可行手术治疗。

还应注意调节饮食,多吃豆制品和新鲜蔬菜,遵循糖尿病患者饮食规律,严格控制血糖。

2.2 术中护理目前认为术中血糖控制在6.8~11.2 mmol/L为最佳水平。

术式选择: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差,手术操作尽量减少损伤,选择简单、快捷,引流充分的手术切口。

对于病人来说,入室时是心理最紧张的时刻。

Anderson[6]认为,病人的心理活动对病人的感受及反应以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施加的影响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这时护士应面带微笑向他们问好,热情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减轻其紧张情绪。

调节手术间的温湿度,让病人产生舒适感。

肛肠疾病需暴露会阴,医务人员更应尊重和体贴病人,使病人有安全感。

木中要经常陪护病人,与之交谈,指导患者克服因手术所致的不适,有利于分散其注意力,降低其对疼痛的敏感性,提高其耐受力,交谈时注意既不能给患者以漫不经心的感觉,又不能加剧患者的紧张情绪。

在出现问题时应沉着镇静,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和处理,不可惊慌失措,严禁进行与手术无关的交谈。

2.3 术后护理2.3.1 术后10分钟护理我们应密切观察刚手术完的病人,详细介绍术后肛门疼痛、憋胀、小便不畅等原因,指导患者如何第一次排尿,术后避免临厕久蹲努挣,防止出血。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

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适时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通过系统的整体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积极的情绪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张力,通过神经生理机制,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7]2.3.2 尿潴留的护理尿潴留是大部分老年患者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12﹪—52﹪[2],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及时与病人沟通,消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让病人了解简单的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治疗方案,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护士应耐心指导和训练病人在床上使用便盆行大小便,训练前做好解释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恐惧,羞涩情绪,以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3]。

2.3.3血糖监测目前认为手术并发症与血糖水平有关,血糖水平维持在8mmol/L以上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且并发症几乎都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因此术后2周控制血糖至关重要,一般要将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10]。

2.3.4床边护理床边护理是术后的重要阶段,术后医护人员巡视病房,细心观察病人血压、体温、脉搏的变化。

如出现高热,应给予酒精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8]。

2.3.5排便护理一般患者术后第二到三日才会第一次大便,个别病人术后近1周未解大便,原因是不敢进食,每日以流质为主,怕解大便时带有剧痛,以至于便头干硬造成便时疼痛、出血。

因此,在病人术后第1日中就要为病人做好心理护理,讲解直肠末端吸收大便中水分的道理,可为病人提供坐便椅,以减轻大便时带来的疼痛,嘱病人便后清洗肛门,温水坐浴后通知医生换药。

术后第一次排便可行灌肠辅助排便,嘱排便时勿过度用力,不可久蹲,以免导致伤口水肿、出血,影响伤口的恢复。

便后即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口清洁干燥,有疼痛及坠胀感等不适应及时换药。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教会病人做腹部按摩,(按摩顺序:右下腹-右上腹-上腹部-左上腹-左下腹。

)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有便秘者,可服用缓泻剂,如液体石蜡、蓖麻油等。

2.3.6伤口的护理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增加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手术次日开始常规每日一次的伤口换药,每次大便后常规换药一次,换药用我院配制的三黄膏或生肌玉红膏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和生肌之功效。

术后1周可教病人做提肛运动,每次5O下,每天早晚2次,以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2.3.7术后病人的饮食及活动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严格控制饮食中糖及脂肪的摄入。

进餐要定时、量,食品要以粗粮为主,细粮搭配,必要时加餐。

部分患者因害怕排便疼痛和感染而拒绝进食,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指导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加强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方面营养支持,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并发症。

术后应鼓励病人在12h后开始活动,可以协助病人在床上适当地活动,做深呼吸,肛门操,有目的地咳嗽,促使肠蠕动,可防止发生腹胀和便秘。

不要久蹲不起,养成定时排大便的良好习惯。

3.结果两组手术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表: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方差分析p>0.05,两组在住院天数上无差异性,可以认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若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效果与普通患者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

4.结语综上所述,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易感染,伤口久不愈合,手术治疗比普通患者风险高、难度大,术后感染机率更大[11],但是只要认真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针对这一时期患者的心理、生理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及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缓解这一时期患者的焦虑,减轻心理压力,保证围手术期各项诊疗顺利、有序进行,减轻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这一护理措施也体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减轻患者的负担和对身心的损伤,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服务,即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样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李源.36例肛肠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107—108.[2]张东铭.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1.[3]江秋虹,郑玉珍.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J].蛇志,2009,21(1):59—60.[4]徐志萍,刘传连.痔病病人的术前护理[J].家庭护士,20[5]王慧平.对肛肠疾病的护理体会[J].新疆中医药,2006,24(5):90—91.07,5(4):44—45.[6]Anderson K 0, Rleu matoid arthritis: Review of playsi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eti010gy effects and treatment[J]1.Pllychological Bulletin,1985,98(2):358 [7]任亚莉,张俊玲.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7(10):61—62.[8]薛玉门.肛肠疾病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乐医学杂志,2003,10(1):948—949.[9]杨祥胜,贺冬梅等. 手术治疗糖尿病伴发肛周脓肿23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1,1(54):54.[10]裴凌,王俊科.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6):476~478.[11]葛宝林,姚君慎,张载富. 实用病理生理学[M]. 11 版.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73-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