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工文化内涵思考--王秦丰

组工文化内涵思考--王秦丰

组工文化内涵思考--王秦丰关于组工文化内涵的思考——在“全国组工文化论坛”上的发言(2010年11月12日)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秦丰鲁迅先生说:“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

组工文化是组织部门的“精、气、神”,凝聚着组工干部广泛认同、自觉秉持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积淀着组工干部对事业工作的历史认知、实践体悟和精神追求。

文化的功能在养“心”。

组工文化具有思想凝聚功能、情操陶冶功能、品格砥砺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这对于坚守组织工作的政治理念,激发组工干部的工作热情,塑造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对党忠诚:组工文化的政治品格忠诚,是对特定对象执著坚定、尽心竭力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是人类社会基本的伦理规范。

组织工作具有很强的党性,组织部门是党的重要职能机构,组工干部理应对党忠心、为党竭诚。

对党忠诚,是党对组工干部的第一要求,也是组工文化的第一要义。

崇高信仰是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

信仰是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和行为。

信仰是理性的延伸,本身就属于文化范畴。

一位英国作家认为:“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和伟大,只有虔诚的信仰。

”组工干部的信仰是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的信仰是组工干部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组工干部要坚持这一理想并为之终生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曲折、艰苦探索得到的宝贵结论。

正是这一信念,使得我们国家在短短30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坚持这一信念,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信仰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

组工干部尊崇信仰、坚守信仰,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

坚定立场是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

政党是为了实现政治主张和政治任务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立场坚定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

坚定政治立场,包括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诸多内容,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的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同人民群众保持着那么密切的联系。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坚定政治立场,要求组工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断从组织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坚定政治立场,要求组工干部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在大局下行动,确保政令畅通。

坚定政治立场,还要求组工干部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关键时刻头脑清醒,坚决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的干扰。

服务大局是对党忠诚的具体行为。

党的组织工作历来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

政治路线就是大局,就是党的历史任务和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部门的根本职责,也是组工文化具有生命力的源泉。

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大局,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围绕党在现阶段的战略目标服务大局,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围绕党的阶段性工作重点服务大局,为“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组织保证。

此外,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当前又处于社会转型期,还要围绕急难险重任务服务大局。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组织部门应该积极主动、迅速反应,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人为本:组工文化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爱护人、服务人,既是组织部门的职责所在,也体现了组工文化的价值伦理。

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尊重人。

所谓尊重人,既要尊重自己,更要尊重他人。

一个人懂得尊重自己,就不苟且,就有品位;一个人懂得尊重别人,就不霸道,就有道德。

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位高位低,不论是贫是富,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互相尊重。

尊重人的实质是地位在上、不凌辱于下,地位在下、不攀援于上。

组织部门位高权重,他人对组工干部往往高看一眼。

组工文化更要营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

作为组工干部,尊重人,需要平等待人。

与服务对象交流时,不要有居高临下、口大气粗的架势;与他人交往时,不要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的感觉。

尊重人,需要和气待人。

如果说平等待人是内容,那么,和气待人则是重要的形式,真正让人感到组工干部可亲可敬,组织部门有凝聚力和亲和力,使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找到“家”的感觉,有话愿意同组工干部说,有问题愿意向组织部门反映。

尊重人,还要坦诚待人。

说心里话,办实在事,增进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形成团结协作、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爱护人。

爱护人向来是组织部门的优秀传统。

早在延安时期,老部长陈云同志就提出党的干部政策应该是“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还说“爱护人很重要”。

从组织学的角度看,一个组织、一个群体,只有相互爱护,环境才会融洽,才能形成1+1>2的耦合效应。

从职业的特点看,党员、干部和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稀缺的资源,组织部门务必倍加珍惜、倍加关爱。

爱护人,需要知人善任。

深入了解干部的经历、特长、能力,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锻炼,创造条件促进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爱护人,应该知冷知热。

善于做服务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他们处于顺境时,要经常提醒、戒骄戒躁;遇到困难挫折时,给予热情帮助、积极鼓励;受到不公正对待时,敢于说公道话,维护正义。

爱护人,不能求全责备。

能够容人容事,对于有个性的干部,给予包容,促进其个性有利于做好工作;喜欢提意见的干部,给予宽容,尽量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客观评价其业绩和能力。

同时,爱护人不是迁就人,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当干部有缺点错误时,不能听之任之、放纵不理,应当从爱护的角度出发,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

特别是干部刚表现出一些小毛病、小问题时,要及时告诫、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以人为本的办法是服务人。

组织部门做人的工作,首先是服务而不是管理。

服务人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是评价组织工作成效的依据,也是评判组工文化建设成果的尺度。

服务人应当作为组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组织部门历来重视服务工作,大力倡导把感情融入服务、把责任融入服务、把管理融入服务的理念。

因此,服务人,要弘扬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为党员、干部和人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贯穿于日常工作,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服务人,要体现在患难时期。

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阳光和鲜花,有时也会有阴雨和曲折。

当一个党员干部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时候,要主动给予关心,帮助排忧解难。

如果这种困难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就要帮助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如果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更要给予帮助,该鼓励的要鼓励,该教育的要教育,该批评的还要批评。

服务人,要落实到基层。

比较而言,无论是工作难度还是工作环境,基层都更不容易。

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多深入基层,理解基层,体谅基层,努力为基层的党员干部给予更多的帮助,提供更多的服务,为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基层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公道正派:组工文化的本质特征领导职务和干部职级是国家的公器,也是党执政最重要的资源。

组织部门负责着领导人员的选配和干部职级的调整,务必坚持公道正派,绝不能私相授之,也不能搞“授爵公堂、感恩私室”。

所以,邓小平同志强调: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

公道正派反映了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是组工文化的本质特征。

公道正派的基础是有公道之心。

古人云:“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没有公道之心,就不可能有公道正派之举。

只有公天下之心,方能举天下之贤。

公道之心,要求组工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始终把德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

选拔干部,能够做到德才兼备更好;不能做到两者有机统一,首先要选有德之人,而不能选无德之人,更不能选无德有才之人。

公道之心,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坚守干部工作原则。

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原则面前一视同仁,不用感情代替理智,不用个人好恶代替组织和群众评价,不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

公道之心,要求组工干部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制度。

遵守制度就是对以往成熟经验、人们公认做法和制定机关权威的尊重。

有的时候,按照制度选择的人选可能并不尽如人意,但也要尊重这一选择结果,以维护制度的权威。

公道之心,要求组工干部“一把尺子量准”、“一碗水端平”,客观准确考察干部;“不虚美,不隐恶”,实事求是评价干部;正确合理使用干部,不让“老黄牛”式的干部和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防止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公道正派的特征是有正派作风。

公道之心与作风正派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有公道之心的人,其作风也是正派的;而作风正派的人,必定有公道之心。

正派的作风,要求组工干部严明纪律。

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讲党性、讲原则、讲规矩,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不跑风漏气,不封官许愿,不信谣传谣。

正派的作风,要求组工干部掌握实情。

特别是考察干部,一定要兼听则明,而不能偏听偏信,一定要全面了解,而不能片面掌握情况,一定要深入考察、延伸考察,而不能蜻蜓点水、跑马观花。

正派的作风,要求组工干部顶住压力。

组工干部是单位人,要正确对待上下左右的意见建议;组工干部是社会人,有感情和面子,但不能让感情和面子影响工作;组工干部也有亲戚朋友,但在原则和规矩面前,要做到亲朋之言听之有鉴、亲朋之托思之而行、亲朋之事处之有章、亲朋之才秉公而用。

正派的作风,要求组工干部敢讲真话。

班子调整方案的比较、干部德才表现的评价,都要反映客观情况,反映真实民意,不搞先入为主,不搞人云亦云。

尤其是对一些有个性的干部,要给予实事求是评价;一些受委屈、被误解的干部,要敢于反映真实情况。

公道正派的要义是有善良品格。

公道与善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公道强调的是尊重规则,善良侧重的是人性的光辉。

我们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一个干部成长也不容易。

所以组工干部要以善良的品格看待干部、对待干部,这是公道正派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