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浅谈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浅谈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发表时间:2013-08-28T09:05:27.59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罗长健[导读] 如文章题目是一个词,只需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考虑即可;如果是一偏正结构的题型,其修饰部分常是审题重点。

罗长健(四川省苍溪县白桥镇初级中学校四川广元 62840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7-011-01考场作文的最大特点是限时当堂作文,能否又快又好的完成写作将决定考试的成败,写好考场作文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审题要精准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首先要看清题目和题目下的提示语,弄清它们的含义和要求,了解它们所包含的选材范围、立意方向的暗示或限制,然后根据这些要求和限制去进行思考。

这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把握题意,严格地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构思立意。

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下面介绍四种审题的方法。

1、掌握重心法。

找出文题中关键词,确立文章的写作重点。

如文章题目是一个词,只需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考虑即可;如果是一偏正结构的题型,其修饰部分常是审题重点。

2、反向思维法。

从文题的反向立意,突破审题障碍,完成审题任务。

3、借题发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审视感想式的作文题。

其要点在于:一要"借题"之精髓、内涵,二要发己之见解、观点。

4、虚实错位法。

虚题实作是把大题化小,实题虚作是把小题大做。

二、立意要明确
立意是指写文章时确定的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文应注意"意在笔先",用"意"统领全文。

作文的立意都要力求"新"、"真"、"深"、"远",作文时可借助下列四种方法立意。

1、表达鲜明的情感态度,即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不能模棱两可,文章的语言要饱含感情。

2、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揭示事物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看到某个现象或读到某则材料不能浅尝辄止,而要深入思考,比一般人更近一步,发现别人没发现的。

3、多角度思考,创新思维。

要克服思维定势,找出我们自己独有的入情入理的见解和认识,给人以启迪。

4、关注生活,有的放矢。

作文立意要紧扣社会和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人文气息,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

三、选材要精当
如果说主题是作文的灵魂和统帅,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

所以选材是作文的重要环节。

考场作文选材的标准如下:
1、扣题。

选材要以主旨为依据,要从表现文章的中心出发,严格取舍,详略得当。

2、典型。

典型是指所选材料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代表性。

3、新颖。

选材贵"新",切忌落入俗套。

要选取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材料。

4、小巧。

善于运用小材料,表现大主题。

四、结构要清晰
1、开头要力求巧妙,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1)、设计题记,新人耳目。

题记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或体现作者的情感。

考场作文的题记可以直接引用或改造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也可以比喻渲染,动人心弦;还可以把文中好的句子先拿出来放在题记的位置上。

(2)、设问置疑,巧设悬念。

可以设疑破题,引出后文;可以先写结局,运用倒叙;可以虚张声势,制造悬念。

其目的是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曲折性,显现文章布局之美。

(3)、名言警句,增添意蕴。

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可以突出文章中心,显示作者的文化积累和底蕴。

(4)、开门见山,自然流畅。

开篇即点明所叙事件、所持观点、所抒发的感情,干净明快,一气呵成。

2、结尾要力求精彩,使整篇文章锦上添花。

(1)自然收束。

没有去精心设计华丽的结尾,一切显得那么朴素无华、单纯明快。

但又不是随心所欲,马虎草率。

(2)呼应开头。

呼应开头的结尾能使读者心灵上产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美感。

(3)、画龙点睛。

在结尾时,以全文内容为依托,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或者行将结束时,把自己的写作意图交代出来,仿佛是让读者产生领略了风景以后,又顿悟精髓的快感。

(4)、抒情议论。

篇末抒情议论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段落应贵在匀称,层次要分明,结构要严谨。

可以采用"小标题式"、"排比段式"、"片段组合式"等巧排结构。

五、语言要精彩。

语言表达乃是作文第一等功夫,精彩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

下面介绍四种扮靓语言的方法。

1、巧用修辞。

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文章妙趣横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2、锤炼字眼。

一篇文章有几个生动精巧、含义隽永的词语,将因之增色不少。

3、描写细致。

注重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可以使内容更丰富具体,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变换句式。

长短句相间,或骈散结合,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