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临床药理学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临床药理学课件

服药的吸收。例如吗丁啉加速胃的排空,从而 可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 例: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可使胃排空延缓, 使有些药物的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变慢;也 可使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使其 他药物如抗凝药吸收减少。
17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当肠蠕动增强时 灭吐灵
当肠蠕动减慢时 普鲁本辛
吸收机能受损
药物B B药吸收减少
例如 结核治疗PAS使利福平吸收 ;环磷酰胺 使β- 乙酰地高辛吸收 .
(7)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食物减少药物的吸收。如铁剂、钾盐 • 可因进食而吸收缓慢, 但吸收总量不变。 如卡托普利、利福
平 • 进食情况下吸收增加, 与早餐同服,其吸收明显高于空腹服药。
• 大剂量快速注射一些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 可能使
另一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或出现明显的毒性症状。
A置换B
B血浆游离浓度
B重新分布 组织蓄积
例1
华法令
游离型华法令2% 结合型华法令98%
华法令+保泰松
竞争同一血浆蛋白 结合部位
游离型华法令增至4% 结合型华法令降至96%
• 阴离子交换树脂 考来烯胺——阿司匹林,保泰松,洋地黄毒苷,地
高辛,华法林,甲状腺素
▪ 离子的作用:
含多价阳离子药物
氟喹诺酮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含Ca2+、Mg2+、Al3+
抗酸药物
四环素类
2 Fe2+制剂
3 补钙制品
4 Bi3+
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
临床应避免抗生素与该类药物同时服用,必 须合用时,服药时间应间隔3小时
游离型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型药物
结合型药物的特性:
1 不呈现药理活性; 2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3 不被肝脏代谢灭活; 4 不被肾排泄
主要表现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
29
A
B


受体
游离药物
游离药物
血 浆
A
白蛋白
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单独给甲药 B 甲药+乙药
竞争血浆蛋白结合
• 几种药物同时共有相同的蛋白结合部位, 其中一种药物 能置换另一种药物,有时可使药物疗效起明显的变化。
咖啡因、麻黄碱、 大环内酯、氨茶碱
Intestines
NH2
弱碱性药物
pH
HO 弱酸性药物
Stomach
乙酰水杨酸、香豆 素、巴比妥、黄酮
pH
抗酸药:碳酸氢 钠、碳酸镁、三 氧化二铝
抑制胃酸胃液分 泌: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滞剂
问题
抗酸药与阿司匹林(巴比妥类)同服,对后者 的吸收有何影响?
服用酮康唑后,如服用抗酸药,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药等药,应间 隔2h,为什么?
临床药理学
药物相互作用 及配伍禁忌
yangbin, 2016.05.03
2.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理想:疗效提高,同时毒性减轻
避免:毒性加大,而疗效降低
3.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体外相互作用
体内相互作用
配伍变化
药动学
药效学
物理化学性质
ADME
靶组织敏感性
4.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 ❖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
易被人忽略;
❖盲目杂乱地并用药物越多,不良反应的
几率越高;
❖病人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
联系的医生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机 会增加
第二节 药物的相互作用——体 内相互作用
(溴丙胺太林)
药物很快到小肠 起效快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短 吸收不完全 血浓
药物到达小肠时间长 起效慢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 吸收完全 血浓增加
影响胃肠蠕动和排空的药物
延缓
阿托品及其它抗胆碱 药(普鲁本辛)
三环类抗抑郁药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抗组胺药(H1拮抗剂)
促进
胃动力药:胃复安 (甲 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吗丁林
(4)吸附作用
吸附:药用炭、活性炭 白陶土
蒙脱石散
(5)肠道菌群改变
药代动力学
肠道内菌群可分解代谢某些药物
广谱抗生素抑制菌群数量后, 增加地高辛的吸收 增加口服抗凝药的作用 减少维生素K合成 减少口服避孕药的肠肝循环
肠道菌群改变
24
(6)胃肠道环境的改变
损害肠道粘膜
❖ 药物A
新霉素 PAS 柳氮磺胺吡啶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长春碱 博莱霉素 丙卡巴肼
既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点,又取决于机 体的生理和生化因素
老年人胃酸缺乏
(1)改变胃肠道pH
应用抗酸药后,影响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抗酸药、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 减少酮康唑、伊曲康唑的溶解 进而影响这些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吸吸收收 (1)改变胃肠道pH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以简单扩散为主,解离度 小,脂溶性大的药物易经消化道吸收。 •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解离部分少、脂溶性高,较易通过膜被吸收。反 之,则不易吸收。
如安体舒通 • 饮食脂溶性成分:脂溶性药物迅速溶解,吸收增加,血浆浓度
增加。如:灰黄霉素
2 、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
• 1.药物影响血流量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改变肝血流量,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发生动力学改变。
• 2. 影响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血 游离型药物
药物
液 结合型药物
影响药物的分布
泻药:大黄、番泻叶
药代动力学
(3)药物互相结合后妨碍吸收
• 胃肠道内 , 金属离子(Ca2+、Fe2+、Mg2+、Zn2+、Al3+,) 可与药物形
成不被吸收的络合物 。 ——四环素类,氟喹酮类 • 钙盐: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 硫糖铝:减少苯妥英钠、喹诺酮类、甲状腺素的吸收 • 氢氧化镁,三硅酸镁——地高辛
(一)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1 药物吸收的相互影响
1) 胃肠道pH值的影响 2) 螯合作用 3) 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 4) 吸附作用 5) 药物间的化学反应 6) 胃肠运动的影响 • 改变肠粘膜转运功能 1) 食物对药物吸收和影响
1、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
酮康唑:
在酸性溶液中才能溶解吸收
西米替丁影响酮康唑----生物利用度下 降65%
四环素:
胃液中酸度高时,药物溶解完全,吸 收较好
药代动力学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吗丁啉加速胃排空,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抗酸药、抗胆碱药和镇静催眠药
可减慢胃排空,延迟药物的吸收
(2) 胃排空或肠蠕动的影响 ➢ 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其他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