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法概论XX

税法概论XX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7.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 象给予的一种免除规定,它包括减免税、税收抵 免等多种形式。
起征点是指开始征税的起点,即未达起征点的不
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征。
免征额是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
只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计税。
➢ 3.在课税对象级距的分界点附近,税负不合理, 会出现税收增加额超过课税对象增加额的不合理 现象。目前,全额累进税率一般已不采用。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超额累进税率
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 税率依次提高,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 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累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 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目 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有个人所得税。
6月份应纳的税额=2010 × 15%=301.5 ,实际收入=2010- 301.5=1708.5
比较:收入增加额10元,税负增加额101.5,实际收入减少91.5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全额累进税率的特点
➢ 1.计算简便,在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确定税 率后,实际上等于按比例税率计税;
➢ 2累进急剧,即全部课税对象都适用相应的最高 税率;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
➢ 1.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越大,包括等级越来 越多,计算就越复杂。
➢ 2.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特别是征 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只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 算,一般不会发生增加部分的税率超过增加的征税对 象数额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增收。
以税款计算、纳税申 报及会计核算为任务 ,引入案例、情景等 ,将本课程理论知识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 养目标寓于其中。
税法概论XX
五、课程设计——内容设计
•税法概论
•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 •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其他税种
PPT文档演模板
•课程具体内容 • 设计
税法概论XX
应纳税额 =(2500-2000)×5%=25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例题:乙为某公司进行装潢设计,取得劳务报酬 50000元,税法规定:劳务报酬在4000元以下的,免 征额为800元,劳务报酬在4000元以上的,免征额为 20%,劳务报酬的所得税率为20%,但对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加征5成,对超过50000以上的部分加征 10成,计算乙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加成征收则是在税率基础上对特定纳税人或征税
对象加征一定比例的税额。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例题:某个人3月分营业额为3000元,假定税法规 定营业税的起征点为800元,税率为5%,则其应 该缴纳的营业税为多少?
应纳税额 =3000×5%=150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例题:甲的工资收入为2500元,假定税法规定个 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为2000元,对应税率为5%,则 其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1.纳税人 2.征税对象 3.税率 4.纳税环节 5.纳税期限 6.纳税地点 7.税收优惠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1.纳税人
纳税人,即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及 其他组织;
注意:
(1)扣缴义务人 (2)负税人。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2.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目的物,它 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期末考试
总评
占总评比例: 30%; 具体分为平时 作业、课堂表 现及出勤三个 方面;
占总评比例: 70%; 采用闭卷形式; 题型:单项、 多项选择、判 断题及计算题;
总评: 100分总;评 二项成绩按
权重计得。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第一章 税法总论
一、 税法的概念(熟悉) 二、 税法的要素(熟悉) 三、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熟悉) 四、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熟悉)
20
300
5
PPT文档演模板
所得额在4①010000一0元5适00用0元税率部5分%:
25
500
税额= 1000元×5%= 50元
②1000~2000元部分适用税率10%
税额=(2000-1000)×10%=100元
③2000-3000元部分适用税率15%,2500元处于本级:
税额=(2500-2000)×15%=75元
1 所得额在1000元以下(含1000元) 5
2 所得额在1000一2000元部分
10
3 所得额在2000一3000元部分
15
4 所得额在3000一4000元部分
20
5 所得额在4000 一5000元部分
25
速算扣除 数
0 50 150 300 500
①全额累进税率方法下,应纳税额=2500×15%=375(元) ②2500元对应的速算扣除数=150 ③超额累进税率下应纳税额=375-150=225
2 所得额在1000一2000元部分
10
50
3 所得额在2000一3000元部分
15
150
4 所得额在3000一4000元部分
20
300
5 所得额在4000 一5000元部分
25
500
假设某人5月份的收入为2000元,6月份的收入为2010元,则
5月份应纳的税额=2000 × 10%=200,实际收入=2000-200=1800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三、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 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 律规范,而不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税 务机关只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四、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全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 征税款的一种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的“全” 字的含义就是全部课税对象按一个达到级距的相 应税率征税。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级数 所得额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


1 所得额在1000元以下(含1000元) 5
0
PPT文档演模板
培养依法纳税意识 正确计算主要税种税款
正确纳税申报 正确会计核算
税法概论XX
四、课程设计——设计理念
教学课程 综合化
以技能操作 为主设计
课程
以任务驱动 设计课程
将税法与财务、 会计、法律等专 业知识结合设计 本课程;
PPT文档演模板
改税法以法律条 文记忆为税额计 算、会计核算、 纳税申报表填制 等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本课程;
(2)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即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 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目前采用定额税率的有资 源税、车船使用税等 。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3)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 等级,随着课税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累 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 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 不征的税收原则。累进税率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 和超额累进税率以及超率累进税率。 。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二、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
会计专业 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在课程体系中承前启后 的专业必修课
会计从业资格证 初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PPT文档演模板
前置课程: 会计
后续课程: 网上报税模拟实训
纳税筹划等
税法概论XX
三、教学目标
1
•课程教学目标: •一项基本素质 •三项专业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应纳税额=500×5%+(2000-500)×10% +(3800-2000)×15%=445(元)
假定计税依据为3800元(可以理解为个人所得税中 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采用超额累进税 率, 500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5%。500~2000元 的,适用税率为10%, 2000~5000元的,适用税率 为15%,则应纳税额为( C )。 A.125元 B.220元 C.445元 D.570元
注意:
(1)计税依据——又称征税基数或税基,是指 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可以分为从价计征和 从量计征。
(2)税目——是指税法规定的某种税的征税对 象的具体范围。凡列入税目的就要征税,凡 没有列入税目的就不征税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3.税率
税率,反映征税额与征税对象(量)之间的比例, 它是计算应征税额的尺度。我国目前税率形式有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3)超额累进税率 (4)超率累元+75元=225元
税法概论XX
速算扣除数法
公式: 超额累进税率下的税额
=全额累进税率下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第一级速算扣除数=0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
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速算扣除数法
级数 所得额级距
税率 %
PPT文档演模板
税法概论XX
(1)比例税率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管数额大小,均采取同一 比例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流转额等征税对象课 税。采用比例税率的有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 具体又可分为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产 品、行业和地区)和幅度比例税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