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

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彩灯控制器系部:机电系专业班级: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年1月3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1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

必须仔细分析课题要求、性能、指标及应用环境等,广开思路,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2 .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

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成本的高低及制作的难易等方面作综合比较,并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

3 .设计各单元电路。

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

4.组成系统。

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1.有十只LED,L0……L92.显示方式①先奇数灯依次灭②再偶数灯依次灭③再由L0到L9依次灭3.显示间隔0.5S,1S可调。

掌握彩灯控制器的原理,彩灯是一束束用导线连接起来的并联灯泡,当接通电源后,彩灯就会工作,但里面可能是由编程或非编程的电路控制灯泡的运作的,譬如实现彩灯、闪烁、循环、时控等功能。

数列的产生可以通过计数器和逻辑门实现,而循环则需要用到时序电路控制,如触发器等,而最后可以用逻辑门把几个输出接到同一个数码管。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1系统概述1)系统框图从课程设计要求来看,要求实现彩灯的23种状态,所以,可以用一个23进制的计数器,从0到22来控制这23种状态。

再画出这23种状态和计数器数字对应的状态图,计算出逻辑式,便可实现彩灯的控制。

由于变量过多,逻辑式的化简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使用了译码器来得到最小项,直接用最小项进行连接。

题目要求实现时间间隔可调,所以使用了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来实现此功能。

2.电路分析与设计1. 输入调整电路设计工作电压采用+5V直流稳压电源,它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4部分构成。

图1 直流稳压电源2. 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图2:1)电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由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及工作波形如图所示将555的6号脚和7号脚接在一起,并添加一个电容 和一个电阻 ,就可以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我们简记为“七六搭一,上R 下C ”。

图3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及工作波形(1)无触发信号输入时电路工作在稳定状态当电路无触发信号时,v I 保持高电平,电路工作在稳定状态,即输出端v O 保持低电平,555内放电三极管T 饱和导通,管脚7“接地”,电容电压v C 为0V 。

(2)v I 下降沿触发当v I 下降沿到达时,555触发输入端(2脚)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电路被触发,v O 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电路由稳态转入暂稳态。

(3)暂稳态的维持时间在暂稳态期间,555内放电三极管T 截止,V CC 经R 向C 充电。

其充电回路为V CC →R →C →地,时间常数τ1=RC ,电容电压v C 由0V 开始增大,在电容电压v C 上升到阈值电压cc V 32之前,电路将保持暂稳态不变。

(4)自动返回(暂稳态结束)时间当v C 上升至阈值电压cc V 32时,输出电压v O 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555内放电三极管T 由截止转为饱和导通,管脚7“接地”,电容C 经放电三极管对地迅速放电,电压v C 由cc V 32迅速降至0V (放电三极管的饱和压降),电路由暂稳态重新转入稳态。

(5)恢复过程当暂稳态结束后,电容C 通过饱和导通的三极管 T 放电,时间常数τ2=R CES C ,式中R CES 是T 的饱和导通电阻,其阻值非常小,因此τ2之值亦非常小。

经过(3~5)τ2后,电容C 放电完毕,恢复过程结束。

2)主要参数估算 (1) 输出脉冲宽度t W输出脉冲宽度就是暂稳态维持时间,也就是定时电容的充电时间。

由图3(b)所示电容O(a)(b)2C3VCCv ttOOt t v IOv v OtIV CC01t W电压v C 的工作波形不难看出v C (0+)≈0V ,v C (∞)=V CC ,v C (t W )=cc V 32,代入RC 过渡过程计算公式,可得CR V V V t v v v v t CCCC CC W C C C C W 1.13ln 320ln )()()0()(ln111==--=-∞-∞=+τττ上式说明,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冲宽度t W 仅决定于定时元件R 、C 的取值,与输入触发信号和电源电压无关,调节R 、C 的取值,即可方便的调节t W 。

3.由两片74161构成的23进制计数器 电路图4:原理:使用2块74161扩展成为23进制计数器,采用并行进位方式、整体置数。

因为计数器需要23种状态(00000-10110),所以,我先用两片74161连接成256(16×16)进制计数器,然后在输出为10110(22)时,用与非门来控制两计数器的LDN 端清零。

同时清零信号可作为进位信号输出。

4.由两片74154构成的5-32译码器电路图5:原理:74LS154只有四位输入代码,所以第五位输入代码只能借用G1’和G2’输入端。

将片二的D端接至片一的个D输入端,同时将A,B,C接至片二的A,B.C输入端。

将片一的G1’和G2’通过非门接至片二的G1’和G2’输入端。

当输入DCBA=00000-01111时便在第一片的M0-M15依次给出高电平暑促信号;当DCBA=10000-11111时便在第二片的输出端M16-M31依次给出高电平。

5电路总图及原理电路总图:原理:由23进制计数器输入一个五位二进制数(00000-10110),输出彩灯所对应的状态(1表示灯亮,0表示灯灭)。

对应的状态图如下:L0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A B C D E 最小项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0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0 0 0 1 0 2 1 0 1 0 1 1 1 1 1 10 0 0 1 1 3 1 0 1 0 1 0 1 1 1 10 0 1 0 0 4 1 0 1 0 1 0 1 0 1 10 0 1 0 1 5 1 0 1 0 1 0 1 0 1 00 0 1 1 0 6 1 1 1 1 1 1 1 1 1 10 0 1 1 1 7 0 1 1 1 1 1 1 1 1 10 1 0 0 0 8 0 1 0 1 1 1 1 1 1 10 1 0 0 1 9 0 1 0 1 0 1 1 1 1 10 1 0 1 0 10 0 1 0 1 0 1 0 1 1 10 1 0 1 1 11 0 1 0 1 0 1 0 1 0 10 1 1 0 0 12 1 1 1 1 1 1 1 1 1 10 1 1 0 1 13 0 1 1 1 1 1 1 1 1 10 1 1 1 0 14 0 0 1 1 1 1 1 1 1 10 1 1 1 1 15 0 0 0 1 1 1 1 1 1 11 0 0 0 0 16 0 0 0 0 1 1 1 1 1 11 0 0 0 1 17 0 0 0 0 0 1 1 1 1 11 0 0 1 0 18 0 0 0 0 0 0 1 1 1 11 0 0 1 1 19 0 0 0 0 0 0 0 1 1 1由上表可得到各个输出对应输入端的逻辑表达式L0=M0+M1+M2+M3+M4+M5+M6+M12L1=M0+M6+M7+M8+M9+M10+M11+M12+M13L2= M0+M1+M2+M3+M4+M5+M6+M7+M12+M13+M14L3= M0+M1+ M6+M7+M8+M9+M10+M11+M12+M13+M14+M15L4= M0+M1+M2+M3+M4+M5+M6+M7+M8+M12+M13+M14+M15+M16L5=M0+M1+M2+M6+M7+M8+M9+M10+M11+M12+M13+M14+M15+M16+M17L6=M0+M1+M2+M3+M4+M5+M6+M7+M8+M9+M12+M13+M14+M15+M16+M17+M18L7=M0+M1+M2+M3+M6+M7+M8+M9+M10+M11+M12+M13+M14+M15+M16+M17+M18+M19L8=M0+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M13+M14+M15+M16+M17+M18+ M19+M20L9=M0+M1+M2+M3+M4+M6+M7+M8+M9+M10+M11+M12+M13+M14+M15+M16+M17+M18+M19 +M20+M21由上可知:用或门把译码器和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电路。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从中更深入的了解了数字电路这门课程。

首先,我这次设计将我们用以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当中去。

在设计的过程中,让我慢慢学会初步的运用自己在数字电路中学到的东西,增强了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对课本一级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有个更好的总结和理解。

其次,在这次设计中总会出现些问题。

一个小小的彩灯设计居然能运用这么多电路知识,这使我和伙伴们伤透脑筋,但是通力解决之后我们都有很多感悟,其中很微小的细节一不注意就会失败。

这加强了我们的排查能力,我觉得我们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次,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初步使用一定的软件,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以前学到的《电子基础知识》、《数字控制基础》、《高频电子电路》等等课程,我们都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实际意义。

经过这次我们对这些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这短暂的时间让我们很是麻烦,图书馆关闭,又是期末考试时期,使我们忙的焦头烂额。

建议以后这种设计提前一定时间来布置和完成。

最后,感谢老师让我们从设计中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电路设计很常见、很有用,对数字电路的兴趣,以后要对着方的现实中电路多多研究一下,还有和伙伴们的通力合作,从中收获了许多快乐!五、附录六、参考文献[1]、康华光、邹寿杉《电子计数基础》(数字部分)[J]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第四版;[2]、包亚萍主编《数字逻辑设计与数字电路实验技术》[M]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3;[3]、朱宝华主编《电子测试与实验》[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4;[4]、陈永甫主编《数字电路基础及快速识图》[J]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5;[5]、陈振宫主编《数字电路及制作事例》[J] 国际工业出版社 2006.8;[6]、祁存容、陈伟《电子计数基础实验》(数字部分)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 2006年2月出版;[7]、杨宝清、宋文贵主编《实用电路手册》[J] 机械工业出版社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