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数字图书馆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

我国数字图书馆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

我国数字图书馆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现代高新技术和文献知识信息以及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为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本文拟就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化;资源建设;信息资源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继而成为国际科技文化的焦点,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份量。

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链接的电子存取服务信息资源库。

具有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提供知识化等特点。

本文拟就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比普遍的定义认为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链接的电子存取服务信息资源库。

归纳来讲,数字图书馆就是超大规模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目前国内图书情报单位都在积极建设各类型数字图书馆,其中既有国家级项目,也有地方省市级项目,还有单个数字图书馆项目。

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国家级数字图书馆计划或者项目主要包括: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CPDLP)项目、知识网络一数字图书馆系统工程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项目、国家教育部数字图书馆攻关计划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图书馆群软课题研究项目。

影响较大的地方省市级数字图书馆有:辽宁省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工程、江苏省数字图书馆计划以及台湾地区的“亚太智能信息服务中心”计划。

其中,辽宁省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工程是国内首家引进美国IBM公司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也是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首家启动数字
图书馆工程,它把对古籍文献的加工整理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头戏,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采用先进、成熟技术,组建Internet 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

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的含义、特征、组织结构与功能以及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对策等。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人们开始对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问题与技术加以讨论,主要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贮、压缩、组织、管理、检索、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等。

三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问题
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

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包括各种数字化的资料如历史资料、网上资料、媒体资料、声像、录像等,但目前各馆之间的沟通和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

各自为政的建设方式会造成大量的重复性工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二)信息资源统一标准和分类、索引、检索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各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不一,有的单位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量,有的单位则忽视自身馆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盲目引进数据库,这种毫无统筹各自为政的建设
方法,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也给今后的资源整合造成了隐患。

同时各数字图书馆在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有效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或闲置。

(三)经费短缺
我国图书馆体系较复杂,设有省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军队图书馆等,管理体制差异性很大,建设较分散,特别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资源不能共享,也不能实现图书馆共建的目标。

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

长期的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作后盾。

而近年来图书、刊物价格大幅度涨价,以至许多图书馆往往连每年的纸质文献购置、业务培训、科研等各项基本经费都难以维持,开展数字图书馆举步维艰。

(四)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现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传统图书馆是以纸质的出版物为媒介向读者传播知识,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的工作是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信息,进而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

目前的工作人员中的低学历者多,
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一)加快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应用的核心问题,也是数字图书馆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

数字图书馆产业作为信息资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重视数字资源开发与服务的质量,提高知识含量,形成符合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公众普遍要求的高质量的信息内容产品体系。

同时应加强数字图书馆在全球范围内的全方位合作。

因特网的无国界特性给这种合作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才、技术、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协作,使数字图书馆工程顺利完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加强标准化研究
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根本保障,为了实现数字图书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跨库检索,必须采用一种新的、通用的标准格式来标引文献资源,使其适用于
Internet环境,实现文献编码、目录和文献内容的一体化处理,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

(三)构建学习型图书馆,提高人员素质
人才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提高图书馆员工的整体素质:(1)根据本馆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做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规划;(2)组织在职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存储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进修,以适应数字化图书馆不断发展的要求。

(3)鼓励在这人员结合岗位工作撰写论文,在写作同时提炼工作经验,并提高学术水平。

(4)积极引进具有图书情报知识,且掌握先进的自动化,网络化技术和一定的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