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夏仁祥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重视教师专业成长是当务之急。
教师专业水平之路: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自己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广阔的平台坚持不懈的努力
时代发展,社会推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例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怎样适应时代的要求?我认为重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是当务之路。
如果一个教师专业水平比较高,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趣;他就会有着极高的自我效能感,变得越来越自信;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中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愉悦感。
相反,则会感到力不从心、进退维谷的挫败感、沮丧感、焦虑感和压抑感。
一个自信、乐观的教师,他教出来的学生肯定是积极、向上、奋进的。
因此,对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关系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
铸就专业成长,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一个广阔的平台,铸就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领导的培养。
一个英明的学校领导必定重视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例如我们泗渡小学教师渐趋老龄化,教师们的心态渐趋平和,缺少一种钻劲,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不高。
近年来,郑校长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写论文、搞课题研究、教研组活动等校本培训活动都得到加强,他说:“学校不搞教研就过不好日子,不搞科研就不能长久地过好日子。
”他提出“勤修炼、精打造,提升师资整体水平”的目标,并且带头搞“以五名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和“2、3、1”单元整体教学课题为载体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特别是五名教育在全区都是很有影响力。
因此教师的奋发精神又被激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连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也不甘落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教师成长加速,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明显上升。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在个人愿意努力的前提下,团队协作更重要。
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团队协作。
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分为语文,数学,英语,音、体、美教研组;各组根据专业水平高低,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
例如我们学校的数学组,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数学大组长的带动下,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都很强,合作互助、探究分析、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在一次次的赛事中,任课教师因为我们的团队的支持、帮助,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
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在一个好的团队中,团队的力量会激发你不断向前向前,集体的氛围会促使你不断努力努力,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
我认为,团队协作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三、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网络的发展。
在知识爆炸的21世纪,教师的专业成长,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自我设计,而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对话的、互动的、自我不断消解与形成的动态过程。
要实现这个自觉的成长过程,网上论坛比传统意义上的交流具有更大的优势。
“教了十五来年书了,只是在上网之后,才有了明确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化追求。
”上网之前,他以为教育理论不过是纸上谈兵,做个数学教师根本不难,只要多读书,让课堂内容丰富就够了。
但网络改变了他的看法,许多优秀同行的课堂实录里渗透的新鲜理念极大地吸引了他。
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并有了正面交锋,而这种交锋又促使他读一些理论书籍来充实自己。
不知不觉中,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一年内读过的教育理论著作及文章竟然是此前十多年总和的几倍。
特别像本次远程网络培训,只需要在在学校就听各位专家对不同知识的学习.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需要每天不懈的努力
面对21世纪新的课改时代。
我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就本人的专业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我对专业水平的提高,谈几点做法:
一、每天坚持学一学。
善于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21世纪,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学习力的竞争,要把12年的教育制改为80年制的终身教育。
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名师经验、学习古今中外教育经典。
广博多览,取百家之长,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自觉读书,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觉读书更是责无旁贷,一个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
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
“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
”可见,读书是每位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每天坚持问一问、想一想。
在学习书籍、报刊与其他学校或教师的先进经验时,要严肃地问一问自己:“假如是我,又会怎样去做?有没有更好的思路?”在自己的教学备课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要诚恳地问一问别人:“你对这一问题是怎么想的?能否与我共同讨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掷地有声的警言告诉我们,读书备课,时时处处需要思考。
如果读书不思考,就如同进入宝山却空手而回。
读书是汲取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
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又是教师专业水平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
三、每天坚持写一写。
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写下教后记或教后反思,把教学过程写下来,再次完善教案,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然后定期梳理零星思考,也就是把每天记下来的点点滴滴进行逻辑梳理,最终揭示规律,深化教学认识。
笔耕不已,通过教育教学文章的撰写,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认识加以提炼与归纳总结,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用一双洞察教育问题的眼睛,用一双笔耕不已的手,用一个不断思索的头脑,每天实实在在去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反反复复去思考,勤勤恳恳去写作,我们的教学专业水平就会不断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这石破天经般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
”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是实现专业成长的立足点,我们一定要认真、执着地走下去。
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我认为:教师只要找到成长的支点,他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