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一、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1)平遥古城的历史①周宣王时期,周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②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③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④明清时期,城墙外边还有护城河,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2)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①结构: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②布局特点:按照传统礼制布局,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③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1)背景:明清是平遥商业最繁盛的时期。
当时的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商业繁盛;平遥商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及海外。
(2)文化内涵①日升昌票号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
②是平遥票号甚至晋商的代表。
③是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易错提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都市建设不矛盾。
平遥古城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在体现城市的核心文化和建筑特色等方面,更是现代化都市建设所要学习的,这也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所在。
二、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1)西递村①历史: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北宋时,胡氏五世祖胡士良始建,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②特点: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宏村①历史:始祖汪彦济,南宋时定居于此,明代汪氏族人积累大量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立祠堂、建宅院等;清代建成许多形制不同的古建筑。
②特点:整个村落仿牛形而建,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环境幽美“枕山、环水、面屏”;街巷系统形似方格网;民居大门均建有八字形门楼。
2.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1)西递整体轮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仿船形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宗法制的体现:胡氏家族村落、祠堂(敬爱堂)、书院,体现了在重农抑商背景下,顶住社会和世俗压力的可贵勇气,富裕后尊重知识、重视知识的重学精神。
(3)宏村的水系按古代风水理论而规划,借“牛卧马驰、莺舞凤飞、牛富凤贵”之吉意。
思维点拨西递、宏村依山傍水的选址和村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布局,尤其是宏村的牛形人工水系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人居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协调一致,融合为一。
明清时期商邦的区域特色明清时期,平遥的繁荣与商帮——晋商的崛起与兴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平遥商帮就是晋商之中的一支劲旅,他们不仅在平遥开设许多店铺商号,兴建许多深宅大院,而且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票号,带动了其他票号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平遥商业的繁盛。
15~19世纪,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的村落才大兴土木,涌现大批豪宅,并将江南建筑艺术的精华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由此可见,皖南古村落的兴起一方面体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1.印证教材观点史料(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
应用平遥民宅多是四合院,史料体现出四合院的建筑特征是外观规矩,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
在居住的分配上体现了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体现古代的宗法制度。
2.获取材料信息史料徽州民居的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
整个民宅以天井为中心,徽州民居的天井营造有“四水归堂”之说,即言四方之财如屋檐的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宅院中来。
天井的设置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天井使入住者可以足不出户地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一览无余,而且,从徽州人以营商为“第一等生业”的传统观念出发,寓意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应用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徽州民居与平遥古城民居有何异同?答案都属于汉族民居,体现共同的儒家文化思想;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呈现的特点不一样。
西递、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1)历史价值西递、宏村堪称一部“活着的历史”,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
西递和宏村浓缩了徽商鼎盛时期的那段历史,凝结了徽州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将大好山水装点得古色古香、风格独特,因此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绝唱。
(2)科学与艺术价值皖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在宏村穿巷走弄总是与水相伴,宏村的牛形人工水系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3)文化价值“徽商”号称“儒商”,秉承先读书后经商、边经商边读书的耕读传家祖训,这也使得徽商比一般的商人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和经营策略。
他们对读书、做官念念不忘,对儒家文化倍加追求,因此说徽州人“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毫不为过。
徽州民居建筑向后人展示着曾经富甲天下的徽商有着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彰显了当年积极倡导学习文化、亦儒亦商的风气。
(4)观光旅游价值当年陶行知先生曾高度评价徽州建筑,说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以与它相比,那就是瑞士。
各地务必坚持充分保护,适度利用,严格遵循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
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 )①神人共治②儒道佛“三教合一”③天人合一④万有引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平遥古城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2018·台州高二期末)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有六道城门,南北门为龟首尾,东西四门象征四足,建筑布局遵从八卦的方位。
这主要体现的是( )A.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思想B.“神人共治”的思想C.“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答案 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乌龟、四足、八卦等,体现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故选D项。
3.(2019·温州高二检测)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是( )A.明清故宫B.颐和园C.黟县西递D.黟县宏村答案 C解析在皖南古村落中,西递村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故选C。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特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材料二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
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
明清学者评价徽商,称其为亦贾亦儒,贾而好儒,咸近士风。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1)据材料一,概括出皖南古村落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州古民居的布局特点。
答案(1)价值:独特的文化遗存;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特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任意3点)(2)特点: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封建礼制;民宅与园林结合;体现徽州文化特色。
(任意2点)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平遥古城城墙上有垛口3000个,观敌楼71处和一座魁星阁,在城东南墙顶,建有祭祀孔子的文庙,这体现了( )A.地域的重视B.对文化感召力的信心C.以上驭下的传统D.古人的迷信无知答案 B解析平遥古城讲究对称,建有文庙及3000个垛口,71处观敌楼和一座魁星阁,分别对应孔子收徒3000和72贤人,体现了平遥古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崇。
2.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它是( )A.唐代飞钱B.四川交子C.山西日升昌D.民国洋行答案 C解析山西票号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其中以日升昌为代表。
3.下图是西递村口的标志性建筑,过去有十多座,而今仅存此一座,此建筑是( )A.西递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B.举行宗法礼仪的场所C.胡氏家族的大门D.徽州商人所建的私家宅院答案 A解析先判断出该建筑是牌坊,它是用来表彰某家族或某个人的功绩的。
故选A。
4.(2019·宁波高二检测)安徽西递慈善堂有一刻于明朝初年的“孝”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会由人变猴的意蕴。
这说明孝敬父母( ) A.只是公民的道德义务B.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一定要付出代价D.就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愿答案 B解析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选B;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故A表述错误;孝敬父母虽是我们的义务,但不一定都要付出代价,故排除C;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如果父母是错误的,我们要指出,故排除D。
5.对比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其在建筑布局、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相似之处,这其中不包括( )A.商帮故里B.传统民居C.精致雕饰D.中轴对称答案 D解析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分别是晋商和徽商的故里,都有传统民居和精致雕饰,故A、B、C都是它们的相似之处;平遥古城体现中轴对称,但皖南古村落并非中轴对称。
6.(2018·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模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形式丰富多彩,在建造布局上或象天法地、或遵循礼制、或模仿动物形状,下列中国的建筑文化遗产中模仿动物形状建造的是( ) ①颐和园②明清故宫③平遥古城④黟县宏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颐和园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的组合在一起,主要体现了象天法地,故①错误;明清故宫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故②错误;平遥古城建成灵龟的形状,故③正确;黟县宏村仿牛形而建,故④正确;综上,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7.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在位),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作为“县治”的所在地,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