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原理别名:元素智能//记忆、回忆、想象、运动的原理//元素生精神、意识、思维、智能、智慧//意识的诞生//神经元使人记忆、回忆、想象和运动/现代,人们已经普遍知道了,记忆与思维的器官是大脑。
更深入点,是神经元记录了各种信息。
但是,神经元是怎样精准地、有序地记忆色彩、空间、时间等信息,又如何记忆一个图案、面孔、旋律和一件事情的经过呢。
人为什么会回忆起相同、相关的记忆,而非回忆起不相干的记忆?记忆是现实的,想象基于记忆,却又狂放不羁、超脱现实,如何实现?趋利地、避害地运动是以记忆为依据,但以哪个记忆为依据,如何选择?本文将逐步解答以上问题。
一、客观的记忆1.元和素、真值与表值神经元如何记录时间、空间、色彩等信息?图1如图1,视网膜上有感光单元。
各感光单元接收一定色彩的混光,转化为信号,信号激发神经元。
被激发的神经元有一部分记录该混光的色彩,这一部分称为元,在图中用实心圆表示。
如图1、2,被激发的神经元间的连接也被激发,形成素,每一个素独立记录元间的时间、空间、色彩关系或其他关系,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
如图1,黑色箭头为基素,记录了所连两元的色彩关系,还记录了两元是相同或毗邻的感应单元在临近时间激发的元。
图 2大量的元和素各自具有一个参数值记录信息,可以用一个对应的数字来表示,这个数字就称为元或素的真值。
元和素记录一定的信息,真值也是确定的,所以,又可以用所记录的信息表述真值,称为表值。
如图1、3:一个元有一定的真值记录了700nm的红色,它的表值为700nm;一个空间素具有一定的真值记录了一个23步的距离,它的表值为23步;一个时间素具有一定的真值记录3秒的时长,它的表值为3秒。
2.排系大量的元和素各自记录信息,如何有条不紊地关联在一起?如图3:每个素有3个接点,分别为初接点、末接点在素的两端,靠近末接点处有一中接点。
这些接点与该素的真值、表值无关,而是用于与其他元和素建立连接。
直接的连接类型有3种,特定的连接关系又称为排系。
图 3●一素的两端与两元相接。
这样的素称为直连素,有基素、质素、空间素、时间素4种,在图中分别用黑色、蓝色、绿色、红色箭头表示。
描述为:直连素初排系一元、终排系另一元。
简化描述为:直连素连接两元;两元连接以直连素。
●一素的两端与两素的中接点相触,这样的素称为结构素,在图中用橙色箭头表示。
可描述为结构素初排系一素、终排系另一素;简化描述为结构素连接两素、两素连接以结构素。
●两素连接同一元或同一中接点,可描述为两素衔接排系;或两素衔接。
在初排系、末排系、衔接的基础上,元和素又有间接的多类连接关系,排系类型也多样。
所连的两素有多种类型,结构素也有多种类型。
如连接两个基素的称为基比素;连接两个质素的为质比素;连接两个空间素的为空比素;连接两个时间素的为时比素。
3.素的定量与律距离长短、明暗关系、时间长短如何得出?如何记录?相同的本质是什么?基素很短只能连接邻近的元,是相同或毗邻的感应单元在一定时限内激发的元,记录所连元有单位空间、时间距离。
空间素只能连接一定时限内激发的元,记录了所连两元有单位时间距离。
空间素的真值基于所连两元间的最小基素跨度定量,以最小基素跨度作为一个空间素的表值,单位为步,记录所连两元的空间距离。
图 4●如上图,这些元形成于一个单位时间内●空间素a、b、c 分别连接A和B;B和C;C和A●a、b、c表值分别为9步、5步、7步●A、B、C相互有距离,三者又有空间分布关系时间素的真值基于所连两元间的基素和空间素最小跨度定量,记录两元发生的先后与时间间隔,其表值为两元的发生时间间隔,单位为秒或单位时间。
图 5●如上图:随时间流逝,新的元不断发生,并临近连接以基素●A和F同时形成、E和J同时形成●连接A-E的时间素表值为4时间单位,记录E的发生晚了A4个单位时间●连接F-J的时间素表值为4时间单位,记录J的发生晚了F4个单位时间基素、质素、结构素称为律素。
律素的真值x,由末排系、初排系的两元或两素的真值y, z决定,x= f (y, z)。
图 6●y、z等值时,x=0●y比z大的越多,x越小于0●z比y大的越多,x越大于0律素所连两元或两素真值相同时,律素的真值为0。
0值的律素称为律;0值的基素称为基律;0值的质素称为质律;以此类推。
律,在图中用双虚线表示,如下图所示:双虚线看起来,像是大量的等号,正好对应了双虚线所连两个对象等值。
连接同一元或同一素的多律可以紧密衔接在一起。
多律相互紧密衔接,可看做是一律,好比多条绳子系到一起,成了一个绳子;多条导线接到一起成了一个导线。
如下图7中:图7●a-l 相互紧密衔接,t-w相互紧密衔接,记录了A-H等值、I-L等值,分别连接以律,以识别相同的色彩。
●q-s相互紧密衔接,记录了m、n、o、p等值并连接该律,如此识别一些元和另一些元有相同的色彩关系。
4.元和素的特征视觉、听觉、嗅觉等如何实现区分?如图8,不同颜色的圆圈代表了这些元各具表值记录色彩。
相邻的两元连接以基素(1-6);连接同一元的两基素可连接以基比素(7、8、12、13、17)。
两个基比素(7、8)初排系两个基律(3、6),终排系同一基素5,这两个基比素(7、8)等值、衔接,并连接以律9。
这个律与他间接连接的两个基律(3、6),又连接以律(10、11),这两个律10、11又与基比律(12、13)衔接,如图这些橙色虚线10-18相互衔接到一起,称为分类律。
这个分类律间接连接了所有的视觉的元,这些元连接以该分类律,具有相同的分类特征,它们同是视元,而区别于连接以另一分类律的听元。
就这样实现了区分各类感觉。
视听嗅味触就不多解释了,另外还有体感,是对肌肉拉伸、身体姿态的感知;力感,是对力量的感知;温度、疼痛、饥渴、疲劳等多类感觉统称内感。
图8除了具有分类特征外,元具有表值是元的另一特征。
如图8中,三个红色的元表值都是700nm,也即,三元具有700nm的特征,特征相同。
素具有一定表值,称素具有一定特征。
如三时间素都是3秒,它们的特征也都是3秒,特征相同。
相同特征的本质是连接以同一律。
元连接以基律、曲律,也分别使元具有特征。
好比一个人既是河南人,又是男人,又是中国人,又是城镇人。
各具特征的元和素特定排系到一起,称为组特征。
如图9,这些元、素特定排系在一起,组特征精准、有序地记录了:几个元各具一定色彩,相互间又有特定的色彩关系、距离关系、时间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形成的大量的元、素特定排系到一起,组特征记录了当前的状况,称为当下组特征。
至此,解释了信息如何精准有序地形成记忆。
图9二、活性5.活性的传递、活化感觉、回忆起的记忆、未回忆起的记忆有何区别?如何实现回忆?活性:所有的元和素具有一个可转移的参数,称为活性。
活性从高到低地转移,好比水从高到低地流动,称为活化。
最初激发形成的元具有高活性,是活性的唯一源头。
中高活性的元间的素,也具有中高活性,与中高活性的元排系在一起,为中高活性的组特征。
通过律转移活性,好比水从自来水主管道转移到千家万户。
如图10,一个中高活性的组特征内的一个30步的空间素,将所有连接以同一律的30步空间素及元整体活化。
图10通过直连素转移活性,好比水的漫延。
如图11:左图中部3个元及素视作组特征,具有50%的中高活性,而与之相关的一些组特征一开始都是0活性;稍后,中图中,中高活性的组特征活化所连的直连素,自身则损失部分活性;而后,右图中,元持续活化直连素,直连素又活化所连的其他元。
中部的组特征持续活化相关的组特征,结果是,中部的组特征活性降低,相关的组特征活性增加。
图116.源与汇为什么总是回忆起相同、相关的记忆?而不是回忆起不相干的记忆?高处的水是水源,多条水流交汇在同一处,交汇处的水也就越多。
同样,多个律传递活性到同一记忆可使该记忆快速具有较高活性。
一个中高活性组特征也称为源,因律和直连素传递活性,与源组特征部分相同的记忆具有较高的活性,每一个组特征记忆皆称为汇。
源活化汇的过程称为源汇反应。
源活化汇,汇的组特征与源越多相同,越多的律传递活性到汇,汇的活性越高、越为凸显。
同具中高活性的组特征互为源、汇,组特征越多相同,看起来越相似,共鸣程度也越高。
如下图12,左一红心为源,从左到右,各心形组特征与源相同部分越来越少,相似度越来越低,共鸣程度越来越低。
图127.参照与虚构想象、虚构,脑海中存在而又未曾见过的事物如何形成,存在形式又如何?源通过律活化汇,汇又通过直连素活化相关组特征,与汇排系在一起,组特征称为参照。
两种活化分别以律和直连素传递活性为主,但都有另一活化参与。
例如:看到了一个人为源,想起了我见过这个人为汇,这是通过律活化相似记忆;又想起了他叫张三为参照,这是通过直连素活化相关记忆。
●看到一个车轨为源,想起了车轨的记忆为汇,这是通过律活化相似记忆;又由车轨的记忆想起了火车、火车票,这是通过直连素活化相关的记忆。
参照中,汇排系一组特征,与汇有大小、形状、结构、色彩或节奏等关系。
参照复制到源。
源也排系一组特征,与源也有这样的大小、形状、结构、色彩或节奏等关系,该组特征与源排系在一起称为虚构。
元只能被感应单元激发产生,复制中不产生新生的元,但有新形成的素连接源与过往的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虚构的非现实部分。
虚构不像现实记忆形成于一定时期,而是大量不同时期的元组合而成。
多参照有一些相同的组特征,可相互增益,快速积累较高活性,使该组特征快速复制到源,形成虚构。
直观上,该组特征与源的部分组特征相关性高,是用过去常发生的规律指引现在,预想最有可能发生的种种,孰能生巧即是如此。
这些普遍存在于多样化的记忆中的组特征频繁活化,其间形成较多的素。
使这些共有的组特征更为稳固、紧密和凸显,这是抽象、总结规律的实质。
也有一些参照中的组特征与源相关性低,活性增加较慢,但也能形成虚构。
直观上,思考一会儿,等待冷门的记忆被想起,或许有更好的计划。
虚构具有实在性,一个想象确实存在于记忆中。
虚构与一般的记忆一样,也可作为源、汇或参照,再次虚构,这是推理、演绎、猜想等的实质。
举几个例子来说:例1:看到遥控器为源;想起了空调遥控器的记忆为汇;汇又活化遥控器的相关使用记忆,曾那样使用打开空调,这是参照;参照复制到源,我可以用这个遥控器打开空调,是对未来的想象、虚构。
例2:看到水沸腾为源;想起了水沸腾的记忆为汇;汇又活化相关的烧水到水沸腾的记忆,这是参照;参照复制到源,想象有人把水放入水壶,又烧了一会儿,这才沸腾,是对过去的想象、虚构。
例3:看到机箱为源;想起了机箱的记忆,这是汇;汇又活化机箱内的结构记忆,这是参照;参照复制到源,想象现在机箱内有主板、cpu、内存、硬盘等,也是虚构。
三、主观值8.好坏与主观值好坏在大脑中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用?元除了具有真值和活性外,还具有另一参数,称为主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