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常用量具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和计算,加深理解齿轮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的性质。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被测齿轮两个(偶、奇数齿各一个)。

(2)游标卡尺和公法线千分尺各一把。

(3)计算器。

三、实验原理
(1)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a d 与齿根圆直径f d 计算出全齿高h ,再用试算法确
定齿轮的m 、*a h 与*c 。

如图6-1
a 所示,偶数齿齿轮的a d 与f d 可直接用游标卡尺测量;如图6-1
b 所示,奇数齿齿轮的a d 与f d 须间接测量
12a d D H =+,22f d D H =+
则 12()/2a f h d d H H =-=-
式中,D 为齿轮内孔直径(mm );1H 为齿轮齿顶圆至内孔壁的径向距离(mm );2H 为齿轮齿根圆至内孔壁的径向距离(mm )。

a )偶数齿齿轮
b )奇数齿齿轮
图6-1 齿轮d a 与d f 的测量方法
根据**(2)a h h c m =+,分别将*1a h =、*0.25c =(正常齿)或*0.8a h =、*
0.3c =(短
齿)代入进行试算,所求得的模数
**
/(2)a m h h c =+接近标准值者即为该齿轮的实际模数(一定要圆整成标准值)。

对于变位齿轮,由于**
(2)a h h c m σ=+-,按上述方法确定m 时可能会与标准值差异较大而难以圆整。

这时可先假定一个m 的标准值,再根据cos b p m πα=与后述确定压力角α值结合起来验证。

若试算出来的α接近标准值,即可判断该m 值是正确的。

(2)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求出b p ,进而确定齿轮的压力角α。

按(/9)0.5k z =+,确定被测齿轮的跨齿数k 。

如图6-2所示测出跨k 个齿的公法线长度k W ',然后再测出跨k +1个齿的公法线长度1k W +'。

图6-2 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于是 1c o s b k k p W W
m πα+''=-= 则
1
c o s b k k p W W m m αππ+''-=
= 1arccos()
k k W W m απ+''
-=
所求得的α值应圆整到标准值,如α=20º,α=15º等。

(3)计算出变位系数x 。

因为 c o s [(0.5)k W m k z i n v απα=-+
cos [(0.5)]2sin k W m k zinv xm απαα'=-++
若测得的k W '与计算出来的k W 相等,则说明0x =,该齿轮为标准齿轮;若 k k W W '≠,则
2sin k k W W xm α'-=
2sin k k W W x m α'-=
即可求出被测齿轮的变位系数x 。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游标卡尺与公法线千分尺的使用和正确读数方法。

(2)数出被测齿轮的齿数并作好记录。

(3)测量各齿轮的a d 、f d 、k W '和1k W +'。

(4)确定各被测齿轮的基本参数:m 、α、*
a h 、*
c 及变位系数x 。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检查游标卡尺与公法线千分尺的初读数是否为零,若不为零应设法修正。

(2)齿轮被测量的部位应选择在光整无缺陷之处,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在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必须保证卡尺与齿廓渐开线相切,若卡入1k +齿时不能保证这一点,需调整卡入齿数为1k -,而1b k k p W W -''=-。

(3)测量齿轮的几何尺寸时,应选择不同位置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4)通过实验求出的基本参数m 、α、*
a h 、*
c 必须圆整为标准值。

(5)测量的尺寸精确到小数点后第2位。

计算x 时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零件必须进行动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