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困惑与应对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鉴证及管理咨询的重要中介机构,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监督评价及民间智库作用。
在当前的相关行业市场中,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对接金融资本市场,协同政府监管部门,确保国家金融秩序和安全。
而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因本身实力不够、资质不全,无法承接大型项目,例如:上市公司审计、集团并购咨询、IPO 审计等。
而整个行业市场的收入与利润份额也相对集中在大型项目市场中,数量为5%的大型事务所的收入占全行业收入85%以上份额,行业利润份额占比会更高。
所以会计师事务所这个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十分明显,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由此以致中小事务所在低收入份额及竞争对手众多的残酷环境下摸爬滚打、风雨兼程。
如何才能使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增强实力、提升层次,在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走向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是所有中小事务所的当务之急,而此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真正看清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结合自身条件,找出应对策略,勇于修正并创新,形成一套适合中小事务所发展的解决方案。
1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困惑1.1市场竞争力弱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因自身资金不多、人才匮乏、业务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不能承接高收入高利润的大型项目,有时参与竞标也因品牌认可度低而落败,即使有幸承接下来,也可能因为人才团队专业度不够无法顺利完成项目,从而导致客户起诉至法院索赔违约金。
而一些小型项目又因收费低、竞争者众多等原因,使项目利润很低甚至是亏损。
所以小事务所现处在行业里“大活儿”“甜活儿”吃不了,“小活儿”“苦活儿”吃不饱的尴尬境地。
1.2内部管理能力不足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因行业压力所致,首先考虑自身生存问题,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承接项目上,而往往忽视业务管理方面。
对于有重大审计风险的客户评估不够;对于已识别出的重大审计风险在与客户沟通时迫于经营压力,不能很好地保持独立性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于客户的利益诱惑无法坚持职业操守;?τ谏蠹葡钅棵挥兄苊艿墓ぷ骷苹?及事前培训,也缺少严格的监控复核,以及不做事后总结;对于审计档案的收集和归档没有统一的清单标准和质量要求。
1.3人才团队建设缺失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因盈利能力有限,员工待遇不高,在用工招聘时门槛较低,新员工多是应届毕业生,没有财务相关工作经验,做项目时对财税知识点理解不够,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判断,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客户反馈不佳。
因中小事务所资深会计师人手有限,又造成了培训时间不足,只能让新员工边干边学,自己适应,坚持不住的人员离职,能熬过来的优秀人员又因为待遇不能及时跟上,导致刚学会就离职,人才流失严重,事务所成了“会计培训学校”。
所以一到审计旺季,发现项目组大多是新面孔,往年的培训工作大部分白做了,又要从头来过,无法形成一支阵容完整、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1.4行业监管从严,审计风险加大近几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地方注协对本辖区内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监督检查明显增加。
各事务所无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尤其是广大中小事务所,本来盈利能力不佳,还要应对高强度的审计风险从而投入更多的审计成本,经营压力骤然来临。
一方面是国家行业强化监管,一方面是业内竞争加剧,中小事务所在承接业务的选择上以及与客户沟通审计结论时,既要规避风险,又要不丢客户保住利润,事务所有时无所适从,处于左右为难的困惑之中。
1.5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的科技浪潮来袭,行业是否被颠覆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引领未来的科技趋势,很多行业将被机器人所取代,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到时中低端财务和审计职位可能将不复存在,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将首次面临未来科技变革的严峻挑战。
2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困惑的应对策略2.1做好事务所业务的标准化工作会计师事务所面对客户的类型、规模、行业、工作难度、周期长短千差万别,给事务所准确及时安排人员和时间带来较大困难,因而项目组成员时常不固定,带队领导及质检复核人员也常有变化,以至于审计的时间质量标准达不到统一,签字注册会计师频繁变化,复核要求也不尽相同,下级员工为了适应每一个领导的不同要求,不断变换工作习惯和方法,导致质量参差不齐,效率低下,甚至使团队内部人际关系不和谐。
中小事务所人员流动性大,特别是在旺季存在员工大规模入离职的情况。
有很多项目组甚至连带队领导和助理全是新人,以致在下户过程中往往只能参照事务所提供的审计工作底稿和报告模板对应客户的财务数据填表,但又因中小事务所对审计流程、审计重点难点、审计风险界定、审计资料收集范围等事项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标准,致使新员工在下户工作时手忙脚乱、一头雾水,回所写报告时又感觉很多问题和资料没有在下户时与客户沟通解决和收齐,不但在复核质检环节耽误时间,而且又要向客户重复问讯索要资料。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制度不全、标准不统一,不设立制定标准的部门,缺少审计工作指南手册和资料收集清单、客户信息登记清单、审计工作总结、审计质量复核标准表等。
审计底稿和报告是审计工作最基本的工具和产品,但仅有它们还不够,因为它们只是静态表格,与审计的程序、方法、质量标准、经验总结、商业信息获取无关,而后者往往更有价值。
审计工作指南手册,是审计人员工作规范。
审计工作的程序:指导审计人员如何分工、查什么,怎么查,例如可以按内控和会计核算两条主线开展工作等,注重审计方法。
审计工作要点难点:主要涉及对会计准则制度、财税政策、审计准则的精准把握,是审计技巧传授。
审计认定和结论:根据审计准则和相关财税准则制度,认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错报和舞弊,认定的理由和证据,认定后会形成的结论和意见。
与客户沟通及交换意见:包括初步接洽客户时如何评估风险、工作量和审计收费,如何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查出问题如何与客户交换意见、客户不接受审计结论如何处理等方面。
保持审计独立性,遵守职业道德:在注册会计师这个高度自律的特殊行业中,审计人员如何自觉不接受客户的利益诱惑,在拒绝客户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下如何说服客户并仍能保持良好关系,以及在客户不配合审计工作或拒不接受审计人员合理合法意见时达到何种程度可以解除业务约定等等方面给出指导方法。
资料收集清单是审计工作原始凭证清单,也是审计认定的证据,更是应对中注协行业检查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如下户时收集资料不全,不但事务所内部复核质检通过不了,如日后中注协检查必将受到严厉处罚。
而中小事务所不是没有制定清单就是清单制定的太笼统不细化,下户审计人员往往凭经验自行收集,丢三落四,回到事务所在复核质检环节通不过,又要再三向客户索要资料,效率低下。
所以在制定资料清单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审计证据:如内控类的证照资质、章程制度等;会计核算类的合同协议、证账表单等。
客户信息登记清单是审计报告所披露必要信息及事务所商业信息的获取工具,客户信息往往独立于审计资料存在,仅是进行审计资料的收集往往仍有缺失。
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实际经营地址及联系人,行业主管单位、股东及举办者、员工情况、成立及变更情况、主要经营活动开展情况、会计报表编制基础以及一些便于保持客户业务的商业信息等等,而一般的审计资料只是收集审计所属期间的信息和证照制度等常备资料,但审计报告中会披露上述宏观基础信息,如不单独加以归集会造成审计环节缺失,影响报告最终出具。
客户商业信息包括客户领导及财务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及客户的行业类型、资产规模、收入总额、盈利情况等,这些信息方便日后维护客户长期合作,也能评估项目接洽时如何安排审计人员配备和时间。
中注协近几年倡导事务所按工时向客户收费,客户商业信息正好一并解决些问题,因为单位工时的价格标准是事务所自行制定的,制定应考虑的诸多要素是需要综合参考客户基本信息的,如客户的单位类型、资产和收入规模、会计凭证数量、使用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财务核算信息化程度、出具审计报告的用途等信息,收集好这些信息后,赋予每个要素一定的权重和变化范围,综合计算出单位工时价格,再向客户报价,才能被认可。
审计工作总结是完成审计项目全部工作后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包括:客户财务账目的重点难点;涉及特殊的会计准则制度条款及财税政策;客户内控的重大缺陷;财务核算的重大错误和舞弊;项目小组的工作分配是否合理、工作程序和方法是否得当、事务所内复核质检提出的审计工作错误等内容。
审计旺季结束后每个项目组应全面汇总承接的所有项目的工作总结,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理念方法,抽象列示出客户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事务所工作应改善的环节,并坚持逐年汇总,以此完善事务所制度标准化、业务管理系统化、人员培训全面化。
审计质量复核标准表是规范事务所内所有复核质检人员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审计项目的质量的表格,做到事务所质控管理的“法治”,而不是每个复核人员的“人治”。
拥有质量复核表,所有审计人员下户后有的放矢的工作,知道要关注的问题、要审计的范围、要收集的资料、要沟通的内容、要认定结果的标准。
标准制定好才能使审计复核质检效率加快,避免向客户反复索要资料和问讯而带来的企业声誉受损;避免“人治”带来的效率低下、人际关系不和谐。
2.2形成正确的人才观,才能实行闭环管理,进而建立过硬的审计团队,形成朝气蓬勃的企业文化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基本上还是从上至下发布命令的机械式架构,上层领导下达命令,基层员工无条件执行,不事先预估效果,也不事中监控,更不做事后反馈和总结,成功同喜同贺,失败怨天尤人,周而复始、不思改变。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也是雷同,所以管理架构的关键是上级与下级的相互协同配合,而不是单方面发号施令,不但要有自上到下的命令,还要有自下而上的反应,整个流程除了要下发还要有折返,行成回路,进而达到循环效应,也即决策-控制-反馈-解决-再决策-……的闭环管理。
但闭环管理的前提是上级领导对下级员工和其反馈信息的充分重视、信任、尊重,领导对员工不仅是指挥,更重要的是传教、解惑、协调、榜样、服务,与基层年轻人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不轻易给某些年轻人主观定性,让年轻人知道在一个团队里除了薪金待遇外,和谐的氛围、学术的气息、相互帮助的习惯、平等的为人处事态度更加重要,员工的去留取决于优良的企业文化。
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培训,集中授课式培训固然必要,但仍属被动式学习,会计师事务所是民间智库机构,和财经学院相比是临床研究机构,要产学研用相结合,要定期开展内部业务座谈会,和其他兄弟事务所联合开展学术交流论坛,事务所内部的各项目小组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若干所里委派的科研课题。
每位员工不仅要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审计工作者,更要定位于一个财务审计研究者,要有做专家学者的志向和信心。
2.3“审工结合”,走信息化审计道路未来人类将迎来第四次科技革命,进入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某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斥巨资研制财务审计机器人,试图彻底终结人工会计时代,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