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新指标-幸福指数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新指标-幸福指数

实践教学之调研讨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新指标——幸福指数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教授认为,国民幸福指数(National Happiness Index,简称NH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

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

20世纪70年代,南亚的不丹国王旺楚克最早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这一概念,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

在这种执政理念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不丹的实践引起世界瞩目,西方很多国家非常关注“幸福指数”这一软指标,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的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

“幸福指数”第一次进入中国公众视野是在2005年“两会”。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

程院士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

并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构造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

程国栋院士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民幸福指数’(GNH)与GDP一样重要,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

”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

2007年“两会”结束,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时提到“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2008年,温总理再一次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2010年3月份,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再次提到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在线交流时,将“幸福的标准”解读为“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2011年,不少地区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增加居民“幸福感”,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

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重庆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同时,一些关于幸福指数的统计体系也纷纷出台。

如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充分考虑湖北省情这一特定性要求的基础上,湖北省将影响幸福指数的要素归并为“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状况、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条件”等七个方面。

山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国际幸福指数研究组成员邢占军提出了由十个次级指标,构成我国民众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知足充裕体验指数、心理健康体验指数、成长发展体验指数、社会信心体验指数、目标价值体验指数、自我接受体验指数、人际适应体验指数、身体健康体验指数、心态平衡体验指数、家庭氛围体验指数。

由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遂宁(属四川省)绿色经济研究院院长季铸研究完成的《遂宁国民幸福指数发展报告》2011年4月30日通过了由遂宁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统计局遂宁调查队主办的专家评审会评审。

此指数被称中国首个“国民幸福指数”。

《遂宁国民幸福指数发展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等部门。

共分为国民幸福指数框架体系、国民幸福指数分析方法、国民幸福指数分析流程等14个部分,包括48个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空间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政府管理、社会安全等8个大类指数,最终形成遂宁国民幸福综合指数。

遂宁国民幸福指数0.8608(1为最高,0为最低),在绿色经济发展和幸福社会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心理学科对收入和幸福程度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显示:当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处在较低阶段时,人们的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度非常紧密,但是,一旦超过了一定水平线,这种相关性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在影响人们幸福感的所有变量中,收入水平决定其幸福感的比例不会超过2%。

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但这种正相关性存在一种界限:只有当GDP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出现对幸福指数的追求;而当GDP超过特定界限之后(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将变弱。

追踪性研究表明,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的人均GDP翻了几番,但人们的幸福感程度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相反,压力感却有所增加。

因此,GDP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程度的根本性指标,但不能作为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幸福程度的根本性指标。

据香港《文汇报》2010年7月16日报道,2005至2009年间,“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访问来自155个国家及地区数千名受访者,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活满意程度,以1至10评分,得出“人生评估”幸福指数。

指数高的人属“生活如意者”,其它则为“处身逆境者”及“饱受折磨者”。

研究人员根据每国“生活如意者”所占百分比,得出排名。

此外,受访者又被问及之前一日的幸福程度,如是否休息足够、受尊重、远离病痛及是否有益智消遣等,得出“每日体验”幸福指数。

香港位列第81。

中国大陆排名125。

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荷兰4个北欧国家,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中占头5位,原因是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富足,国民基本需要得到较大满足,所以比较幸福。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227个国家的经济数字,丹麦2009年的人均国家生产总值是3.6万美元,优于其它196国。

但盖洛普又指出,国民收入虽和幸福有密切关连,但心理和社交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也是幸福关键,这正好从“每日体验”幸福指数反映。

例如哥斯达黎加虽然国民收入不高,但在调查中排名第6,正是因为社交网络紧密,国民常常感幸福。

该国的“每日体验”幸福指数为8.1,比丹麦还要高。

2011年5月2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一项名为“幸福指数”的在线测试工具,普通人可从自身关注角度出发来测自己的幸福感,进而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可以对比各自民众的“幸福”水平。

这一指数包括11项内容——收入、就业、住房、教育、环境、卫生、社区生活、机构管理、安全、工作与家庭关系以及对生活条件的整体满意度。

每人可在经合组织网站上线测试,在11项内容中选取若干项,再根据个人关注度构建属于个人的参考指标,所得指数可体现出他本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进而经过加权计算,再对经合组织成员国民众“幸福指数”进行排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美、英、德、法、日、韩、以色列、智利等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4个,总部设在巴黎。

)据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和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的统计结果,青岛,杭州,成都,大连,金华,威海,无锡,常州,惠州,宁波,排2010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前十。

据浙江在线杭州2011年8月8日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香港浸会大学发布“2011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杭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杭州、成都、青岛、长春、重庆位列前五,而北京、上海分别排在第95、97位。

据东时新闻网2012年7月27日消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进入前十强的城市为:青岛、杭州、惠州、成都、长春、南京、哈尔滨、烟台、苏州、重庆。

身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北京、上海幸福感却不尽如人意,分别排名第94位、96位、99位,几乎在参加排名的100个城市中垫底。

有关研究指出,交通拥堵、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等“大城市病”严重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

也有不少人认为各种幸福指数排行榜华而不实,他们针对城市频发的交通事故、路面塌陷、火灾、儿童受侵害等安全问题,提出最应该评出“最安全城市排行榜”?据搜狐网2013年8月6日消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前十为:青岛、杭州、惠州、哈尔滨、南京、烟台、成都、苏州、宁波、信阳,香港位列第十六。

今年该排行榜中所说的城市幸福感,是指城市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

据人民网2013年07月26日消息,近日,和讯网推出了《全国各地幸福指数》报告,排名全国前十的省区分别为江西、湖南、内蒙古、河南、山东、吉林、河北、福建、海南和安徽,北京为第23名,而上海则为最后1名。

这次数据报告利用复杂的公式,计算出不包含任何主观感受的幸福指数。

计算公式包括五项数据——就业与价格指标、房价承担指标、税收承担指标、城乡差距指标与空气质量。

五项数据相乘得出结果,第一名的江西为0.44,最后一名的上海为0.08,吉林为0.31。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我省政府机构专家说,幸福指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因为每个地区对幸福的理解和要求不一样。

在他看来,幸福就是群众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生活没有压力,群众的精神诉求能得到满足。

“比如我想看场文艺演出,吉林就有,票价也能买得起,这就是幸福。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说,目前,人们的生活已走上富裕的物质生活道路,但在物质生活充实的阶段,人们还会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一种充实的、健康的生活,迫切需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幸福是,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对人的生理的满足,比较充实的精神生活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对人的伦理需要的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