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4调节 ppt课件
循环系统-4调节 ppt课件
整体整合--心迷走神经作用较交感神经作用占 较大优势。 同时给于刺激,心率减慢。
2020/10/13
12
1.3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
神经肽Y, 血管活性肠肽, 降Ca素基因相关肽, 阿片肽。
2020/10/13
13
2 血管神经支配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局部组织代谢产物影 响。 其余绝大多数受神经调节。
血管运动神经纤维---2.1缩血管神经纤维, 2.2舒血管神经纤维。
2020/10/13
30
总结
一、神经调节 1心脏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2 血管 3 肽能神经元 缩血管神经---交感神经 舒血管神经---交感、副交感、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 二、心血管中枢--延髓及其以上部分。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3 心肺(牵张、化学)感受器
23
动脉血压升高 颈动脉窦 主A弓
舌咽神经 迷下神经
延髓
孤束核
1 延髓头端腹外侧 C1区血管运动神 经元抑制。
2 脑干其它神经核团 ---脑桥,下丘脑联系, 交感神经紧张性下降。
3 与迷走神经背核、 疑核联系,迷走 神经活动增强。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动脉血压下降
2020/10/13
24
压力感受器的生理学意义:
在心输量、外周阻力和血量突然变化下,对 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起重要作用---使动脉血 压不致过分波动。
2020/10/13
25
压力感受器反射的生理意义
150mmHg
动 脉 100 血 压
50
0
50
2020/10/13
Resetting Hypertension
2020/10/13
31
二、体液调节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2 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 3 血管升压素 4 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5 激肽释放酶-激 肽系统 6 心钠素 7 前列腺素 8 阿片肽 9 组胺
2020/10/13
32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肝合成) 肾素(酶,肾近球细胞合成)
21
1 降压反射 ----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心率 减慢,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020/10/13
22
大体解剖: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装置位于颈动脉窦 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2020/10/13
血液循环 (4)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Regulation of cardiac activity
2020/10/13
1
思考
1 当血压85/56mmHg时,临床可能 出现哪些症状?从心血管生理学角度看, 反应了什么?
2020/10/13
2
2 休克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全身的微循环障碍、 心脏收缩功能下降、血压下降---循环衰竭,从血 管生理学角度如何认识,如何治疗?
心率加快
8
2020/10/13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 细胞内 cAMP 激活--蛋白激酶、蛋白质磷酸化
Ca2+通道激活(膜) Ca2+内流增加 胞内肌浆网Ca 2+增加, 兴奋传导时Ca 2+大量释放
1 心肌收缩力增强 2 每搏作功增加 3 心肌收缩同步化
9
1.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迷走神经内) 位于延 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
2020/10/13
7
交感神经 儿茶酚氨
2020/10/13
1增加Ca通道开放概率
* 增加4期自律细胞内向 电流,自动除极速度加快
* 慢反应细胞0期Ca内流 ,动作电位速度及上升 幅度均增加,房室传导快
*使复极期K内流增快, 复极加快,不应期缩短
*促进肌Ca蛋白与Ca解 离,提高肌浆网重摄取 Ca速度。有利于肌丝和肌 凝蛋白的解离,使心肌 完成舒张快
(舒血管---扩血管---脏器灌流---血压)。
治疗原则---对因、补充血容量、纠正代谢紊乱、治疗心衰休克肺 DIC、调节心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环。 ---扩血管:阿托品(atropine)、多巴胺类(dopamine)、isoadr. ---缩血管:Nadr. Adr. ---降低心肌耗氧量:心得安。强心药:强心甙类。 ---防止DIC:低分子肝素。
---小脑的顶核与体位姿势伴随的心血管活动的配合。
2020/10/13
18
(三) 心血管反射
2020/10/13
19
颈内A 颈外A 颈总A
示意图 2020/10/13
舌咽神经 窦神经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迷走神经
主动脉弓 主动脉体
20
2020/10/13
Fig Sensor of both pressure and chemistry in arcus aortae and sinus caroticus
100
150
窦内压
200mmHg
26
机体对长期动脉压力升高的代偿:
重调定(Resetting)---
对某个工作水平的重新设定。
长期高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工作范围发生改 变,在一个较正常高的血压水平上进行对血压进 行调整。 表现在压力感受功能反射曲线右移。
2020/10/13
27
2 容量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2020/10/13
15
3 延髓心血管中枢 指位于延髓内的心迷走神经元、控制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的神经 元。
2020/10/13
16
部位:
3.1 缩血管区 3.2 舒血管区 3.3 传入神经接替站 3.4 心抑制区
2020/10/13
17
4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脑干部分,大脑(下丘脑),小脑 ---表现为对心血管活动调节和机体其他功能之间的复杂整合。 ---这些功能的整合是精细的,相互协调的,必要的。 ---例如,下丘脑的防御反应区的警觉状态,伴随心血管反应。 动物实验中的应激反应,并不仅仅考察其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也考 察其心血管系统。
*最大复极电位绝对 值加大,窦房结自律 性降低
窦房结自律性下降 心率变慢 心肌收缩力下降
*复极过程中K外流,复 极加速,动作电位时程 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 Ca进入胞少
腺苷酸环化酶抑制 ---胞内cAMP浓度降低 ---肌浆网释放Ca++减少
11
心血管中枢---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 中部位。
节后神经元 (胆碱能神经元)
心肌细胞膜M胆碱能受体
心率减慢 心房肌收缩力减弱 心房肌不应期缩短 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窦房结 心房肌 房室交界 房室束
2020/10/13
10
作用机制:
1 提高K通道开放率
2乙酰胆碱直接抑制 Ca通道,减少Ca内流
2020/10/13
*静息电位绝对值大, 与阈电位差距扩大, 心肌兴奋性下降
2020/10/13
3
1.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节前神经元(脊髓第1-5胸段外侧) 乙酰胆碱
N-胆碱能受体(节后神经元膜)
节后神经元 (位于星状神经节 颈交感神经节内)
窦房结 房室交界 房室束 心房肌 心室肌
去甲肾上腺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2020/10/13
6
生理功能: 1) 心率加快, 2)房室交界传导加快, 3) 心房肌、心室肌收缩力加强
血管 紧张素I(十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肺血管) (captopril)
血管紧张素II(八肽) 血管紧张素酶A
血管紧张素III(七肽)。
2020/10/13
33
生理作用:
1) II 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2) 释放醛固酮(III作用较强),促进肾小 球对Na+重吸收。
3) 增强渴觉。饮水。
2020/10/13
颈动脉窦神经---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延髓内 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神经元兴奋。-----呼吸加深 加快。
3 其它
1 躯体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2 脑缺血反应---交感 神经兴奋
2020/10/13
29
(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防御反应
----瞳孔扩大,竖毛, 耳廓平展,弓背,伸爪, 呼吸加深,怒叫,搏斗或逃跑 ---心血管整合 ---骨骼肌血管舒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内脏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020/10/13
35
2020/10/13
14
舒血管神经纤维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3)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
轴突反射---通过轴突外周部位完成的反应。刺激皮肤--中枢---另一部分末梢分叉沿其它分支---受刺激附近微动 脉---血管扩张---局部红晕。P物质,ATP,降Ca素基因 相关肽。
4)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34
3 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合成---在肾集合管促进水重吸收。---调节 体内细胞外液。
4 血管内皮的舒、缩血管因子。
6 心钠素(Cardionatrin)作用于肾脏的相应受 体---排纳排水增多。心房肌细胞合成释放的28个 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心房利尿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存在许多感受器, 称为心肺感受器。 心房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生理意义: 1)心交感神经紧张下降,迷走神经紧张增强。 2) 心肺感受器兴奋,肾交感神经抑制---肾血流 量增加,排水排钠增多---调节血量和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