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6 大专题易混易错点整理 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 这一时期
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 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 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6. 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 1. 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
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 在 19 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 “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 1850 年一部中 国人
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 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 义,政治
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 日本人将“ science ”翻译成“科学”,后于 1915 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 传播相
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 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 命主张“三
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 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 《马关条约》 的签订。 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 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 北伐战争最主要的 成果是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 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 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 在二十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 国共产党
的成立; 向井冈山进军, 建立革命根据地, 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 命道路。
9. 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 1949 年。
10. 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中国现代史 1. 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1952 年土地
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文革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 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 得解放,
人民当家作主;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 走向富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指引中国人民向 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 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 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 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 结和共同繁荣;
“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 大步。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制度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的创立; 国有企业的改革; 教育体制的改革等, 这些制度创新都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表明了改革是社 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是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标志
是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适用台湾问题。
8. 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 民群众的
辛勤劳动;科技的推动;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9.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有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籼 型杂交水
稻技术等。
世界古代史 1. 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
2.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亚非文明古国最主要的原因是最先 由原始社
会进入奴隶社会。
3. 历史上曾在伊拉克这一地区创造高度文明的国家是古巴比伦王国, 它是生活在 两河流
域的苏美尔人建立的, 在两河流域还诞生了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4. 从发源地来看,古代希腊文明不同于亚非文明,它是以海洋为中心的。希腊文 明是西方
文明之源。 曾经在公元前 6 世纪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国家有雅典和古罗 马,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就是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 西欧奴隶制度崩溃的标志 是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5. 史学界将封建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统治的时期称之为中世纪, 巴黎和伦敦都是 中世纪兴起的名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6. 与“真主”、“穆斯林”、“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中它 是对统一
起到促进作用的宗教。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 622 年穆罕默德建 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点是麦地那。 基督教、伊斯兰教、 犹太教三教圣地之所在是 耶路撒冷。
7.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最先形成于法兰克王国, 是通过查理·马特改革形成的,在这 种制度
里, 上下级是封建主与附庸的关系, 是以土地为纽带的。 从西欧主要封建 国家形成的历史来看,英吉利王国的形成途径不同于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 后三个国家是由法兰克国家分裂而来的。 8. 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公元前 4 世纪,率军打败希腊联军的国家是:马其 顿。
9. 罗马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汉朝,当时中国称该国为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 直接往来
的最早记载是 166 年,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来到东汉。
10. 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它使用的范围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有直接关 系。为
后世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欧洲字母文字的渊 源是腓尼基字母 11.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它访华时中国处于元朝时期,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刺激
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
12. 我们今天使用的纪年方式是从耶稣出生这年算起的。
13.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印度人。
14.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人的文学作品,属于东方文化。 世界近代史 1. 首先直接实现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基本目标的是达·伽马。
2.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只能借用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来宣传兴起的资产阶级 的思想主
张, 主要是由于当时天主教会势力的强大。 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 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有人说西欧封 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 3. 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英国新贵族和旧贵族是主要区别是采用的生产 方式不
同。英国《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1688 年宫廷政变成功。 在这次政变中被赶下台 的国王是詹姆士二世。
4. 北美独立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 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 独立战
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 最大的特点是革命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 美 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英属北美 13 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 18 世纪末转变 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 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 成。规定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会写在《 1787 年宪法》中。
5.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统治的革命行动是 1792 年 8 月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 1792 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 1649 年成立的英吉利共和国,其相似之处 有: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都曾处死过国王。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和法国的要求”共同点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发展资本主义,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 权。 法国《人权宣言》 所体现的进步精神是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它的核心 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 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进行。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中最能体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是解决农民土 地问题。拿破仑帝国覆亡的主要原因是对外战争损害了许多国家人们的利益。 在 人类由人治到法治转变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有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等。
6. 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 求。工业革
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工业革命的大 致顺序:欧洲大陆、北美、日本。近代英国发展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 素是:掠夺殖民地财富。 18 世纪英国在殖民战争中能够战胜法国的主要因素是 社会制度的优势。 在英国,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工 业革命的完成。
7.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因为它是第一次打碎旧 的国家机
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