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部编版《苏州园林》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苏州园林》课件


幅完美的图
⑤角落的构图美

画。
⑥门窗的图案美
次要
概括 整体
⑦建筑的色彩美
具体 局部
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
• 画出具体语句,写出该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
• 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课文3—9节的分写部分,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作比较
以“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与“苏州园林绝 不讲究对称”相比较。


赏第

析节
阅读课文并思考
1、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标本”
2、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 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 典范性。)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这个特征?
时间
1918 1921 1921 1922 1922 1922 1922 1922 1922 1922 1923 1923 1925 1928 1931 1934 1935 1936 1936
作品简介
作品
类型
《春宴琐谭》
短篇小说
《小白船》
童话
《一粒种子》
童话
《雪朝》

《旅行家》
童话
《含羞草》
童话
《隔膜》
假山的堆 叠,是一 项艺术而 不仅是技 术。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 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 低屈曲任其自然。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着眼在画意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

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
层 次
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 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 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角 落 的 构 图 美
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讲究近景与远 景的层次”的特点。
课文3—9节的分写部分,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举例子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 薇木香。如果……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 都注意图画美”的特点。
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何特点?
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 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 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整体结构



总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
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说明顺序
②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主要
者无论站在
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哪个点上,
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眼前总是一

阶 砌 旁 栽 几 丛
美计
术和

的雕 上镂
园 里
品琢 的
窗 的
。磨 门 工和 夫窗 都,
图 案 美
是图
工案
艺设
建筑的色彩美
北京园林
苏州园林
漏方壁大少 一砖白多使 律,色漆用 苏 淡淡。广彩 州 灰灰有漆绘 园 色色些,。 林 。和室那梁 与
白内是和 北 色墙不柱 京 对壁刺子 的 称下眼以 园 。半的及 林 屋截颜门 不 瓦铺色窗 同 和水。栏 , 檐泥墙杆 极
理清结构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第一部分(1)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2-9)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
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
人回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的 特点。
课文3—9节的分写部分,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作比较
以“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与苏州园林花树作比较。
通过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 于画意”的特点。
课文3—9节的分写部分,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作比较
拿北京园林大量使用彩绘与苏州园林作比较。
通过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 特点。
课文3—9节的分写部分,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打比方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 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 不讲究对称的。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 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说明语言:
首先,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 性、科学性、严密性。
其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类词上:
1、数词(包括约数和确数)。 2、表示修饰的或者表示限制的词语。 3、表示肯定、估计、推测等语气的词语。 4、其他表示事物特性的词语。
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本文语 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


简第

介节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
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 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 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作者简介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 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童话集《稻草人》。 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 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 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 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 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 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 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 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 代表。
成河道模样,通常是安排桥梁,但不排除不安排桥梁 的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起强调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
是很少很少使用彩绘的,但不排除用彩绘的特殊情况,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小结
本文说明语言准确而又生动,严密而又精练, 表现力很强,使文章充满情趣、画意。作者为 我们介绍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给我们再现 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赞美了设计者和匠 师们的智慧和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分类别: 第2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
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 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作引用: 第4段:“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 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 形象生动的要求。
摹状貌:
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 画意的描摹等。“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 萝……可是没法说出来。”
课文3—9节的分写部分,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举例子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 一幅好画。”
通过举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 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课文3—9节的分写部分,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 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举例子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上装上一面大镜子,层 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合作探究 上述特征哪些是从整体说明的?哪些是从局部 说明的?由此可见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主要--次要)
整体结构


总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 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 画。
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说明顺序




叶 圣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 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 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来 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 林》。”
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 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叶圣陶先生 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 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2018年8月7日,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正式公布,随着端本园、 全晋会馆、墨客园等18座园林入选,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苏州由 “园林之城”正式成为“百园之城”。
写作背景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 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交 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 《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 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 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 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 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 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