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我认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没有缺点。

但关键是我们怎样定义社会主义。

如果硬要把过去的单一公有制定义成社会主义,那么当然它有许多缺点——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或者说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是这个样子的,邓小平就针对这一点强调过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我认为社会主义就应该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当然在初级阶段它显得不那么完善,有许多问题和缺点,这些都是正常的。

因为它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对于我们中国,则是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脱胎出来),它必然带有许多旧社会的缺点和弊病,如果没有倒是很奇怪的事情了。

到了社会主义的中级或者是高级阶段,这些缺点或弊病才会大大减少或降低。

其实,社会主义并不等于单一公有制。

我们看一看邓小平先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这里他并没有提到公有制,这不会是他的疏忽,应该是他认为社会主义并不等同于公有制。

借用他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公有制;私有制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制。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按照小平同志的论述,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所有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任务,自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且是首要任务,即“发展是硬道理”;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一个任务,但它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需要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逐步地消灭剥削,逐步消除两极分化;
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目标。

这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最终”二字。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目标不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或者中级阶段能够达到的,而是要经过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够达到的。

等我们达到这个目标,实现了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开始进入我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

从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指望刚一进入社会主义就能够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初期,不能采取单一的公有制体系。

根据对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存在着剥削和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社会,但它也是一个逐步消灭剥削、逐渐减小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既存在着按劳分配,也存在着按资分配的社会,但它还是一个按劳分配逐步增加、按资分配逐步减少的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也在不断发展,直至最终彻底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也就彻底消除了按资分配(或者说私有制)。

这时,也就开始进入我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讲,把单一的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世界是复杂的,它充满着变化,一个社会的所有制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从历史上看,现实的社会都很复杂,它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这些生产关系的变迁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和单纯。

例如:在奴隶社会末期,诞生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它在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但即使到了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在地主与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这种最主要的生产关系的主导下,也还残存着仆人、丫鬟与购买他们的主人这种接近于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在鸦片战争后,我们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程度也并不相同,在它的前期,封建的程度多一些,后期则是殖民地的程度更多一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英国的“光荣革命”也只是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是在与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的。

在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它的黑奴制度也还残存了很长时间。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总是会包含很多种生产关系,有比较低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残余,也有比较高级阶段生产关系的萌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生产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旧的生产关系并不情愿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生产关系也不会那么轻易就能确立自己的地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引领这个社会向前的生产关系一定会逐渐发展、壮大,而落后的生产关系残余则不可避免地会逐渐萎缩,直至消亡。

当这个社会经济形态进入到它的晚期,又会产生出新的生产关系,而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也会逐渐发展、壮大,并导致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诞生,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社会不断前进。

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应该例外,当它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时候,自然也会带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来的许多不良现象。

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自然还存在相当多的资本主义甚至是封建主义的残余,看上去也就更像资本主义了。

如果我们违背客观规律,人为地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试图在短时间内把私有制完全消除,就一定会抑制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和前苏联、东欧等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我想最大区别就在于我们的目标或者发展的方向不同。

以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为例,美国认为现在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是最终的制度,最完善的制度,它不打算对它进行任何改变,自然也不打算消灭剥削,也不打算改变它现在的在相同金钱条件下的平等及民主制度,而是要保护这些对于穷人来说并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因为它认为它的制度是最优秀的,因此它也极力在全世界推行它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而我们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制度是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的,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并且最终要过渡到我们的目标——共产主义去的。

现在确实存在阶级,也存在不平等和剥削的现象,但我们在努力减小不平等和剥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这个努力是不容易实现的,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