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阳楼记说课稿

岳阳楼记说课稿

《岳阳楼记》说课稿我说课的篇目是<<岳阳楼记>>,这是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五册古文单元的精读课文。

一.说教材(一).说课文内容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作者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此文是作者被贬于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的请求而写的一篇记.其文通过叙事引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由情入理,既墨蕴彩色,淋漓尽致的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巴陵胜状图,又随物赋感自然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但是作者真正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表现他在政治失意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其文语言上骈散句结合,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让读者在朗读的音乐美中览景悟情,爱不释手.总之,这是一篇融景美.情美.语言美.思想美为一体的千古名篇,是值得我们品味和探究的.(二).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2.体会写景的形象性,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会警句在文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魅力)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会警句在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会警句在文中的作用文中的作用教学工具:课件和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录像机、电视机 )二.说教法这是一篇经典的美文,其文意境博大深远,极富感染力,所以我准备借助多媒体播放课件,采用情景感染法,带学生试\'登\'岳阳楼,一览巴陵胜景.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欣赏洞庭湖的阴晴胜景,诱导学生的向往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同时新课标要求中指出“不同学段都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

”因此,我决定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文意,品味文章思想内涵,陶冶情操的作用.让学生在朗读中对文中语言进行加工再造,通过想象,体会语言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把优美的语言升华再现.对于文章字词句的理解和写作思路的把握,我准备用分组讨论,互相提问的方式来实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找资料,翻阅工具书、互相讨论等形式充分作好准备,再试作小老师向同学展开提问,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把握教学航向,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另外配合一套古文比较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把握重难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导演,而真正的主角应是学生.因此我准备用情景感染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分组讨论,互问互答的方式来解决本文的教学重点,以朗读品味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具体操作如下:1.欣赏:用四大名楼导入课题,重点欣赏岳阳楼的胜景.(多媒体播放图片)2.朗读:播放声音图象文件,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3.讨论:抓重点字词句理解含义,领会文章大意.4.提问:根据个人理解,展开互问互答活动,强化对文章思路的分析.5.归纳:教师作总结性归纳,强化文章重难点.6.拓展: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拓展思维.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首先用四大名楼的图片和相关诗句,引发学生的神往之情,激发其了解岳阳楼的愿望.然后播放朗读欣赏文件,让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魅力.(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创设一个情景感染学生,使之主动产生学习本文的愿望.尽快进入角色,为后面教学过程作好铺垫.)(二)检查预习!.抽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明确)2.给加点字词注音(出示课件请学生笔答)(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课前准备情况)(三)朗读指导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停顿.语气.感情.2.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骈句,强调骈句的读法,举例划分朗读节奏.3.全体试着朗读课文,教师对个别朗读错误给予纠正.(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对于美文,通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帮助很大,胜过抽象的分析.)(四)抓重点字词,领会全文大意.1.熟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文章语言魅力.2.结合注释,抓重点字词,领会全文大意.3.抽学生说出每段应该注意的重点字词句,并翻译全段,教师给予补充.4.采用分组挑战式提问,进一步检查掌握情况.(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从而有效的掌握文章学习的重点.)(五)思考讨论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的分析,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路,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共同完成.问题设计如下:1.文章第一段写了岳阳楼的什么背景?说明了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2.第二段如何描写岳阳楼的全景的?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3.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描绘了岳阳楼的美景?如何来表现“迁客骚人”的感情的?其目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如何运用的?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引出警句的?警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5.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表明喜欢的原因所在.(说明: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全面思考问题,解决理解课文的难点)(六)归纳总结1.学生总结本文写作方面的特点.2.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说明:这一部分是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只要言之有理,抓住重点就可以视为正确,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七)巩固拓展!.要求熟读并背诵全文.2.完成《点拨》上的强化练习题.3.完成比较阅读资料题.(八)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作记缘由记叙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洞庭湖全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写览物之情,得无乎异(过渡)巴陵胜状,览物之情阴天__悲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描写.抒情晴天___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古仁人之心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点明主旨)《岳阳楼记》说课材料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却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独特情感的体验,形成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固定化。

无疑这样的教学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更不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精髓的感悟力。

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来把握,应该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一个领会的过程,有一个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对文章对作者发表真知灼见的过程。

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去了解作品的本身,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流经验的反思过程、资料整合的合作过程。

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感悟中升华,才能真正使文言文的教学个性化、多样化,从而达到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提出的更高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的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教学理念1、倡导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选择古文《岳阳楼记》的扩展课,正是充分考虑到初三学生古文赏析的能力、评价作品的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会感兴趣于作品的文质兼美、立意高远,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这样,在老师的精心的指导下,学生在“能学”、“想学”的前提下,掌握学习古文鉴赏的策略,达到“会学”,为今后探究古文并“坚持学”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实现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构建开放课堂。

新课程强调将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力争将课堂创设成为探究、交流、合作的阵地。

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中沟通,在相互启发下补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表述自我的情感与体验。

这种自主、活泼的课堂会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对于千古咏唱的岳阳楼其资料极其丰富,不是教师所能全部掌握和了解的,充分利用学生智慧资源,鼓励和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现代媒体参与教师备课,在广度、深度上创建开阔的课堂思维空间。

3、尊重个性体验。

教师用赞许的目光和适当的鼓励,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赏的自由和发表见解的自由。

让学生把眼光集于作品的美感美质,关注作者审美意识的投射。

引导学生由课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学生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生发开去,引发学生对历史、当代社会周围事的评议,体现自己审美创造的个性。

二、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文,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不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远。

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体现其人格的魅力,仿佛一盏灯,至今仍给人以明示。

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较好载体,也是适应新课改创建古文教学多样化的典范课例。

三、学生分析: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在形象思维丰富的同时,抽象思维有了较深层次的发展。

对于文学的欣赏不仅仅停留于感性体验而且具有了理性的分析与较高层次的审美。

正是基于培养学生古文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文化品位、倡导个性分析的考虑,我选择了《岳阳楼记》这篇结构美、语言美、立意美的文章并设计了本节拓展性教学。

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充分搜集、筛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领会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

(五)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展示中国古代被誉为“四大名楼”的图片,配以古典音乐。

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文妙句,引出文人骚客对岳阳楼的吟诵。

2、合作交流::尝试以网络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

课堂上通过小组成员自主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自主探究:问题一: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范仲淹选择从那一角度为岳阳楼作记?问题二:文中哪些独到之处使《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形成思维的交锋,师生交流,达成共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