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主要施工方案5、3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根据济南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期间本工程场地无地下水、地表水存在,但土质复杂,为防土壤毛细作用渗水,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
屋面防水等级按一级设计,采用两道设防,其她部位防水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防水部位:地下室、屋面、卫生间、厨房等。
防水工程施工主要部位及做法:1、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两道设防,一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另外一道为在基础底板、外墙及车库地下室顶板防水的1、5厚高分子防水卷材。
2、绿化屋面:1、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两道(外侧为耐根穿刺)。
3、上人保温屋面:1、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两道。
4、不上人保温屋面: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
5、所有卫生间、厨房加工加及水箱间等潮湿房间,均采用1、5厚高分子防水涂料。
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1、2+1、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特别指出,屋面防水保温层完成后做蓄水试验,蓄水最浅处不小于3cm,蓄水时间不小于 24小时,蓄水试验时水落口等必须封堵严密;在屋面工程全部完成后进行二次蓄水试验,蓄水最浅处不小于3cmm,蓄水时间不小于24h,在女儿墙及其它凸出屋面等不具备做试水试验的部位进行持续淋水 2h后,进行检查。
5、4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5、4、1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钢筋工程总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5、4-1图5、钢筋工程总的施工工艺流程图5、4、2 钢筋进场堆放及场内运输图13.1.1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进场钢筋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与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有标牌。
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及必要的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的钢筋与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0mm间距2m的地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严禁随意堆放,对于进场的钢筋网片必须水平放置。
各种钢筋均应做好性状标识及半成品构件编号标识,避免混淆。
钢筋加工成型后由塔吊负责垂直运输。
在塔吊运输钢筋时,对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以找准吊点,必要时可用方木或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造成钢筋产生弯曲变形。
5、4、3 钢筋加工制作1、钢筋的配料钢筋配料就是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与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与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并经专业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批量下料加工。
2、钢筋加工1) 钢筋除污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在钢筋下料前必须对受污染锈蚀的钢筋进行清理,对盘园钢筋除锈工作就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成,并装吸尘罩,以免损坏工人的身体与污染环境。
2) 钢筋调直采用钢筋自动调直机对盘园钢筋进行调直。
3) 钢筋切断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与无齿锯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与具体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机械接连接钢筋的接头部位及下料切断必须采用砂轮机。
切断工艺:将同规格钢筋根据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
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积累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档板。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钢筋的断口不能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钢筋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mm。
4) 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或手动弯曲(对于从φ8以下圆钢零星加工)来完成。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经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钢筋在弯曲成型加工时,必须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
钢筋弯曲点处不能有裂缝,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钢筋全长±10mm;箍筋的边长±3mm。
5) 钢筋接长钢筋接长就是整个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就是保证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
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就是:可靠方便、经济。
本工程钢筋接长方式如下: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框架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18的采用绑扎搭接,对直径≥18的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框架梁腰筋采用搭接;板筋HPB235钢采用搭接,HRB400钢采用机械连接为主。
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
5、4、4 钢筋的绑扎1 绑扣方法梁柱钢筋每点绑扎,板钢筋梅花型交叉绑扎。
用套扣法绑扎梁箍筋,顺扣法绑扎双层板筋。
2 底板钢筋绑扎防水底板钢筋绑扎时先绑扎底板下层钢筋,绑扎时注意相邻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扣,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并且不掉扣、不漏扣、间距均匀一致,绑完以后应将垫块安牢;然后摆放通长马凳,间距800mm,见底板钢筋马凳示意图。
后绑扎上层钢筋,上层钢筋的弯勾应朝下,下层钢筋弯勾应朝上不能倒向一边;最后按所弹墙柱线插墙柱钢筋,并保证位置准确、绑扎牢固。
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且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集水坑、电梯井内钢筋架体较高,马凳采用HRB40025钢筋焊接而成,马蹬腿间距700mm,形状见下图。
底板钢筋马凳示意图3 墙钢筋的绑扎1)、准备工作: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与数量等就是否与配料单相符。
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为了使钢筋绑扎位置准确,应先划出钢筋位置线。
2)、墙体钢筋的绑扎施工要点:(1) 根据弹好的墙、暗柱位置线,将墙、柱钢筋按比例调整到位,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保证墙体钢筋、暗柱钢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
(2) 绑扎过梁钢筋:过梁筋绑扎时,用水准尺进行调平,并考虑建筑地面做上部板筋与下部板筋净距600 200 50 φ14法,箍筋要求间距均匀,垂直于梁主筋,箍筋大小标准一致,弯钩角度135度,直线段长度为10d;起步筋第一道在柱内距外侧主筋50㎜,第二道在柱外,距主筋50㎜;封顶梁时,箍筋满绑。
(3) 绑扎墙体钢筋:先绑扎墙体竖向定位梯子筋,竖向定位梯子筋间距为1200~1500㎜一道,排列均匀,遇到暗柱间距小时,可以视情况放在两个暗柱中间;定距框间距与水平筋间距相同,顶模撑上中下各一道,刷防锈漆,比墙厚小2㎜,一侧各小1㎜;要求梯蹬筋高度一致。
墙体竖筋绑扎完毕后,绑扎墙体水平钢筋,水平钢筋间距依据竖向定位梯子筋的梯蹬距离拉通线进行绑扎,第一道起步筋距顶板面50㎜,同时保证搭接段有三根水平筋,要求扎丝长度一致,无毛刺。
扎丝绑扎时,从对面绑扎,保证丝头在墙体钢筋内。
最后在墙体顶部加水平定位框,定位框间距与墙体竖筋间距相同。
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筋,拉筋拉住竖筋与水平筋拉筋。
外侧钢筋安装塑料垫块(@1500mm)确保保护层尺寸。
4柱钢筋绑扎柱的竖向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其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大于50%。
柱子钢筋绑扎顺序按套置柱子箍---立纵筋--将箍筋从上往下调整到按规定位置,可以减少纵筋立好后再扳转扭动箍筋后套入安装方式。
箍筋的开口应交错布置,箍筋加密的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扎丝的接头要弯向砼内。
为保证柱子插筋位置准确,在浇注楼层砼时除在插筋段扎好几道柱箍外另设斜撑筋临时加固,斜撑筋直径不小于φ25,沿柱周均匀布置四道,上下分别与柱箍及板筋点焊,待下部梁板砼浇注完成后拆除临时斜撑筋。
柱根部弹线、清理:按照图纸要求弹柱子边线、控制线,沿线切割施工缝,钢筋清理干净。
绑扎柱子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连接筋上,然后立柱子主筋。
连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钢筋连接位置距地必须大于500mm,吊线垂保证柱子主筋垂直于地面。
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正反扣绑扎,扎丝丝头朝向柱子内。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按50%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的长度为10d(d为钢筋直径)。
箍筋加密的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柱筋保护层厚度要求:不小于25mm且大于主筋直径,垫块绑在柱子箍筋上,厚度最小为15mm且能保证主筋保护层,尺寸为50x50mm,间距600x600mm。
5梁、板钢筋绑扎施工要点:1)、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2)、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
3)、梁筋的搭接: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4)、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以利浇筑混凝土。
梁板钢筋绑扎时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5)、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就是否正确,特别检查支座负弯矩筋的数量。
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接头长度就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就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钢筋绑扎就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检查钢筋就是否清洁。
6)、清扫模板上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两层筋之间加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7)、板筋短向在下面,应注意板上的负筋位置,上下排筋用马凳固定,以防止被踩下。
绑扎板上层筋。
下层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钢筋下垫混凝土垫块,间距1500mm梅花形布置。
双层板之间采用通长14马镫,马镫自梁侧500mm开始布置,每1500mm布置一道,控制上下两层钢筋间距。
马镫形状见下图:图5、4-28)5、4-3。
6为保证进行拉结筋焊接;砌块墙与柱交接处,应在柱内沿柱高每500mm预埋8厚钢板(带Ф6钢筋脚),预埋钢板尺寸为150×120。
每道拉接筋为2根直径6mm的钢筋(带弯钩)与预埋件焊接,然后焊接一道14钢筋进行焊接连接,将14钢筋同墙体或柱子钢筋外侧进行绑扎固定。
7、钢筋的定位与间距控制钢筋绑扎完后,由于固定措施不到位,在浇完混凝土后往往容易出现钢筋移位等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
1)墙筋:墙钢筋绑扎时,为控制墙筋位置及钢筋间距,采用钢筋短料加工成同墙宽 ,两头伸出保护层所需长度的定型梯子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