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培优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变大C.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2. 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处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3. 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阳光下人的影子B. 水中树的倒影C. 池水变“浅”了D. 日食4.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5. 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6. 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海河的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光的折射现象D. 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7.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以补充的现象是()A. 镜子中优秀的“自己”B. 湖水中青山的倒影C.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8. 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9.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选项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10. 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他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到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1. 生活中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12. 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________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3.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_____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14.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____=∠__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15. 一束平行光线与镜面成30°的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

16. 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而形成的太阳的“像”。

(2)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选填“深”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虚像。

17.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在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8. 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19.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选填“甲”或“乙”)位置。

20. (1)周末,小丽和家人去湿地公园游玩,看见平静的水里,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射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 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2 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常见的视力缺陷类型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是________,要矫正他的视力缺陷应配戴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21.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三棱镜的AB边射入,从BC边射出,请画出完整的光路图.22. 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23.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次数∠i ∠r1 70°70°2 45°45°3 30°30°(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A. 向纸板喷烟或雾B. 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 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24.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培优训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答案】C2. 【答案】A[解析]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但是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激光射向B点,也就刚好落在鱼身上了,如图所示。

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现象的辨识.阳光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水中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池水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4. 【答案】D【解析】选项解读正误A 金柳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等大的虚像C 湖面波光粼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 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的太阳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5. 【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两块平面镜都会成一个狗狗的像,且像是完整的,但由于截成两半的平面镜都在原镜面的平面内,且狗狗的位置并没有变,所以成的两个像其实在同一位置,是重合的。

7. 【答案】C【解析】根据思维导图,Ⅰ是反映光的直线传播,即8. 【答案】D[解析]柳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错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因此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9. 【答案】B【解析】确定平面镜位置时,第一步先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第二步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作出法线,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该垂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故选B.10. 【答案】B[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虚像,且与物体大小相等,故A、D错误。

人若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满足的条件是:人的头和脚射出的光,经镜子反射后都能进入人的眼睛,即人的上、下两端与眼睛的连线必须都穿过镜如上图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点表示人眼的位置。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人的像A'B'。

将A'C、B'C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

则EF就是镜子至少应具有的长度。

因为A'B'∥EF∥AB,且D为AA'的中点,所以E、F分别为A'C、B'C的中点,EF为△A'B'C的中位线,所以EF=A'B'=AB,即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故B正确。

因为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小张在平面镜中能看到小王,则小王一定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小张,故C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1. 【答案】②③【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的辨析.阳光下树的影子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水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这是利用荧光物质对光线的反射性质,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应填的序号是②③.12. 【答案】漫反射所有(各种)【解析】粗糙的白布能将一个方向射来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是漫反射,能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各种)色光.13. 【答案】红、绿、蓝红外线【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14. 【答案】同一平面βα【解析】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β总等于入射角∠α.15. 【答案】120°绿[解析]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反射角也为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