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 PPT课件
学习内容: 一、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或背景 二、“九一八”事变 三、全国抗日亡运动 四、西安事变
一、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或背景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894—1895年 发动甲午战争侵华,占领台湾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1901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暴 1941年1月25日 行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之 二
焚
日
烧军ຫໍສະໝຸດ 杀轰害 的 潘 家
炸 后 尸 体 遍
峪
野
村
的
民
潘家峪惨案
街 头
人 头 示 众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日军惨杀的妇女
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
思考:731部队的滔天罪行 让你想起了什么?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 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 呈降书
1945年9月2日, 密苏里号战舰 上的授降仪式。
日本代表签字, 然后麦克阿瑟、 尼米兹将军、 徐永昌将军, 接着各国代表 签字。
中英《南京根条约据》签所字给仪式图片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 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辛丑条约》签订
1.这首歌名?它的时间和背景? 2.新的长城是指什么?
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1.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2.1935年12月爆发了什么运动?运动提出什么口号? 这个口号的实现与谁、与什么事有关?
四、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找出来并记住事变的名称、时间、地点和发动人物、 扣押人物。 2.为什么他们要发动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的结果? 4.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意义? 5.如何评价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
问:今年2月,全国人大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有谁知道这两个日子?你们知道 这二个日子的来历吗?
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了解“九一八” 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战争。 2知道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争的 初步建立。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理解它的意义。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3、胜利意义:
思考:抗战胜利有何意义?
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 第一次完全胜利 历
史
地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位
从世界范围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3、胜利意义:
9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1)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 (2)一·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
(3)华北事变 1935 日本欲使“华北独立”。
面对民族危机,应怎么办?
日军的侵华战争
日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这暴是行日本之军战国一争主刀:义使劈在人—屠中变华—杀成大中砍地“国杀上魔百犯训杀鬼下姓人练”的比滔赛天罪行
6前7年事前不,3忘00,000后南事京人之民师被。侵我华请日们看军强下集组调体图大片屠, 牢记历史并不是杀!要!延!续仇你的恨感,受而是什么? 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 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 历史悲剧重演。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 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 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 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2)远征缅甸(1942——1945年)
原因: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准备北上侵入我国 云南境内。
目的: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731部队用的骨锯
1)军国主义的罪恶; 2)国力不强,百姓遭殃;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背景: 指挥者:彭德怀 战线: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战果: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意义: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片面抗战路线:
⑴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⑵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
本性决定
2、全民族的抗争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2)抗战史实:
(3)抗战前期的结果:
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 的大片领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
(2)抗战史实: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全面抗战路线
(1)制订:
时间:1937年
内容:
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的人民战争路线
(2)实施: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 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国 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 侵占东北 (2)一·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 (3)建立伪满洲国 1932.3 (4)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入关,威逼平津
2、全民族的抗争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 的开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你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作用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主要任务, 较积极地抗战,粉碎了日帝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野 心,促使了相持阶段的到来;同时也为敌后战场的 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但片面抗战路线不利 于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 成抗日的前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 的防御,并有利于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抗 日。但其力量尚出于积聚时期。
★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 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 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 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 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 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 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 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 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 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一、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或背景
日本 中国
历史原因(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帝国主 义道路,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根本原因(2)日本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 机,缓和国内矛盾,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 步伐。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 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 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 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顺应了抗日形 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 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杨置 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 民族精神。
—— 胡锦涛
南京南大屠京杀大期屠间杀,中日被军杀目黑害辎的重儿兵童联队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下关京江下关边长的江尸边体尸体堆积的场面
广田弘毅在致日驻 美国大使馆电中承 认日军在南京等地 用血腥手段使“不 少于30万的中国平 民遭杀戮”
以杀人为乐的日军手提人头留念 思考: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 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战役:
①淞沪会战 1937.8—1937.11(姚子青、谢晋元)上 海失守 ②太原会战 太原失守 平型关大捷 1937.9 抗战首次胜利 ③徐州会战1937.9—1938.5 时间最长的会战 台儿庄大捷 1938.3 ④武汉会战 1937.12—1938.5
材料一:日本扶桑社2000年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称:“满洲国使 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建立现代法治国为目标的国家。……满洲国的经 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材料二:日本扶桑社2000年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又称:“日本的 战争目的在于自卫和将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建设大东 亚共荣圈。”“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战争(即日本在1937年发动 的全面侵华战争——引者 注),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 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
知识巩固:
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 时间?结果?
2、1932年日本在哪里制造了什么事变?谁领导抵抗? 3、共产党主张建立什么战线? 4、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了什么运动? 5、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结果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