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设计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理解系统的要点 1.多单元、多因素 2.单元之间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3.具有特定功能 4.有机结合 5.往下可以再分,往上可以再合 6.系统都有一个环境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物流系统概念
物流
为满足客户需要,以最 低成本,通过运输、保 管、配送等方式,实现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及相关信息由商品(或 信息)的消费地所进行 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 全过程。
400
400
400
1000
600
400
600 1200
600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我国物流标准化情况 ▪ 汽车、吊车、叉车等已全部实现标准化 ▪ 包装模数、包装尺寸、联运用平托盘、运输 包装标示方法的国家标准
• 联运用平托盘外部尺寸系列:TP2 800mmX1200mm,TP3 100mmX1200mm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2、物流模数:即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即 最小的集装尺寸) ▪ (1)物流模数尺寸:以 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 1200mm×800mm等规格 ▪ (2)缘由:集装单元基础模数是按物流基 础模数600mm×400mm倍数系列推导出来。 ▪ (3)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单元基础模 数尺寸的配合关系:
输设备、搬运装卸设备等。 ▪ 信息:包括人工或计算机处理的各种物流的统计
资料、数据、报表、帐目等。 ▪ 任务目标:是指一个企业生存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物流系统构成
作业系统 六大职能系统
运输 储存 包装 装卸 搬运 流通加工
信息系统 信息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废弃物流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准则 ▪ 经济性 ▪ 可靠性 ▪ 可维护性 ▪ 灵活性或柔性 ▪ 可扩展性 ▪ 安全性 ▪ 劳动强度 ▪ 易操作性 ▪ 服务水平 ▪ 环境保护 ▪ 敏感性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确定各项评价准则的加权值 ❖ 每一项评价准则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加权值 ❖ 赋值方法:每次取两个评价准则,互相比较
服务性目标 节约性目标 及时性目标 规模化目标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 物流系统的组成 ❖ 由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等要素组成。
▪ 人:是物流主要因素,是物流系统的主体。 ▪ 财:是物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固定和流动资金及
其有效利用。 ▪ 物:是物流中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能源、生
活用品等物质条件。 ▪ 设备:包括围绕物流活动的建筑、机电设备、运
Wh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ow
5W
Who
When
第二节 物流系统分析
❖ 物流系统分析准则 ▪ 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 ▪ 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第二节 物流系统分析
❖ 物流系统分析技术 ▪ 短期(静态)分析
• 总成本
▪ 长期(动态)分析
• 总结过去 • 把握现在 • 预测未来
▪ 3.指标体系
• 物流生产率
– 实际生产率 – 资源利用率 – 行为水平 – 成本 – 库存
• 物流质量指标
– 物料流转质量 – 物流业务质量
思考与练习
❖ 1.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有哪些? ❖ 2.简述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意义。 ❖ 3.简述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 ❖ 4.物流系统是如何分类的? ❖ 5.物流系统的特征有哪些? ❖ 6.物流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 7.物流系统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 8.物流系统分析之前需要收集的数据主要有几
6
8
34
加权值 8/34 6/34 8/34 8/34 4/34 1.0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 ▪ 物流特性:物料尺寸、形状、重量等 ▪ 物料流量:进入和流出的总物料量 ▪ 环境条件:输入、输出接口条件 ▪ 经济数据:劳务费、维护费、设备费等 ▪ 物料搬运设备数据:搬运设备能力,性能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物流系统目标任务体现在: ▪ 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要 求 ▪ 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 变化的情况 ▪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 机变化作出及时的响应,保持均衡生产 ▪ 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 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 ▪ 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 的处理提供方便条件
类? ❖ 9.物流系统评价有哪些原则?
LOGO
▪ 3、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迅速 推行物流管理的捷径
▪ 4、物流标准化也为物流系统与物流外系统 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 1、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
• (1)物流基础模数为600mm×400mm • (2)制定模数时考虑的因素:主要考虑对物流系
统影响最大而又难改变的输送设备。其次考虑现 已通行的包装模数和已使用的集装设备及人体可 能操作的最大尺寸。
第二节 物流系统分析
提出问题
❖ 确定系统分析流程图
收集资料,拟定方案
找出问题点 明确范围、确定目标
建立模型
搜集资料、分析问题
分析、对比替代方案的效果
建立模型、提出方案
综合分析与评价 NO
满意否? YES
建立可行方案
系统分析程序
综合分析与评价 NO
满意否? YES
确定可行性方案 系统分析流程图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追求整体目标最优 •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 凭借价值判断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物流系统设计的步骤
• 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 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 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的准则 • 确定各项评价准则的加权值 • 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 • 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 明确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 • 调整可控变量以求最佳结果 • 变动不可控因素以考察系统的敏感性 • 进行方案比较并作出抉择
❖ 物流系统定位及组织结构的确定 ▪ 物流系统定位
• 企业(集团)内自营型模式 • 单项业务外包型模式 • 物流业务社会化模式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组织结构的确定
• 分类标准 • 分散与集中 • 部门与功能 • 纵向与横向 • 非正式与正式 • 活动与过程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物流系统设计的程序 ▪ 物流系统设计的特点
• 托盘高度基本尺寸:100mmX70mm.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 设计方案实施与评价 ▪ 1.系统实施
• 实施过程完善物流系统
▪ 2.系统评价
• 目的:
– 技术和经济上合理 – 价值分析法
• 原则
– 客观性 – 技术适用、经济合理 – 局部服从整体 – 可操作 – 定性与定量
第三节 物流系统设计
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系统方案的设计方法与 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技术, ❖ 了解物流系统方案决策实施的办法以及控制流程。 ❖ 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形成应用系统论的方法 增加对物流系统的认识,从而具有一定的建立物流系 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构建物流系 统的能力。
第1章 物流系统设计概述
制造经理
销售经理
关注目标:供应商的选择、 采购谈判,低价大批量
关注目标: 关注目标:保证供应,
连续生产
扩大销量
结果:要求大量 结果:仓库地点选择、 结果:高额的库存费用 在制品库存支持 数量,库存量的控制。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系统 ❖我们班级就是一个系统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互相区别又互相 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为完成特定功 能的有机结合体。每个单元可以称 为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分 成更小的子系统。系统本身又处在 更大的系统之中,这个更大的系统 就是系统所处的环境。
第二节 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步骤
收集资料
流程图
工具
应用范围
产品审查 设施审查 顾客审查 竞争对手审查
确定系统 分析流程图
因果分析 排列图 相关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系统规划方案 生产力布局 工厂布置 库存管理 成本控制
第二节 物流系统分析
❖ 收集资料 ▪ 产品的审查
年销售量 季节性 包装情况 运输和仓库信息 现有制造或装配设施状况 投入的原材料状况 产品制造的畅通性 仓储地点 可利用的运输方式 区域销售量
LOGO
物流系统设计
第一讲
主讲人:殷 瑛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 初步建立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 了解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 掌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物流系统分析、优化与整合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物流系统概念
物流
系统
❖ 经典故事:田忌赛马。。。。。。。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企业物流管理有何启示?
赢的标准: 1、三个回合回回赢(每个部分均优,则系统优)
2、三个回合两回赢(各部分只要协调,整体最优也是系统优)
传统的企业管理中将企业物流分为三段:
采购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采购经理
▪ 重要程度高的:2分 ▪ 重要程度低的:1分 ▪ 同等重要程度:各2分 ❖ 如: ▪ 经济性=可靠性=劳动强度>可维护性>可扩
展性
评分矩阵表
经济性
经济性 可靠性 2
可维护 性
2
可扩展 性
2
劳动强 度
2
总分 8
可靠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