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第2讲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地的时差为( )
A.10小时
B.22小时
C.24小时
D.18小时
2.②地为6月21日9点,则①地为( )
A.6月22日7点
B.6月20日11点
C.6月20日9点
D.6月21日9点
解析第1题,①地位于165°E,②地位于165°W,两地时差为(165°+165°)/15°=22小时。
第2题,②地为6月21日9点,①地位于国际日界线以西,越过日界线向西加一天,时刻向西减2小时,为6月22日7点。
答案 1.B 2.A
下图为同一日期四个地点的昼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乙、丙、甲、丁
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
D.丁、丙、甲、乙
4.图中甲地的日出时刻是( )
A.3时
B.9时
C.15时
D.21时
解析第3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作出判断。
第4题,甲地昼长为6小时,根据昼长=2×(12-日出时间)可得出日出时间为9时。
答案 3.A 4.B
我国南方某市(纬度约21.5°N)的小黄家准备在某楼盘中间位置买房,楼高42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30米,楼后有一停车场。
读图完成5~6题。
5.小黄的爷爷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黄家最好买( )
A.2楼
B.5楼
C.8楼
D.10楼
6.小黄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个停车位,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
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
解析第5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前楼影子最长时即冬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低时。
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由于南楼阻挡,北楼太阳照不到的高度约12米以下的地区,即4楼及4楼以下,因此正午可以被太阳照到的最低楼层是5楼。
第6题,车位在楼房北边,越靠近楼房且越靠近停车场中间的位置被楼房阴影覆盖的时间越长,即停车场的南边中间位置,故选B项。
答案 5.B 6.B
我国某学校在右图所示地区于北京时间9:28举行运动会。
读
图回答7~8题。
7.在长跑比赛中当某运动员位于跑道上P点且身影朝向如图所示时,
运动会已进行了( )
A.4时22分钟
B.4时12分钟
C.3时22分钟
D.3时12分钟
8.如果运动员在P点时的身影长度与身高相等,则比赛举办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4月12日
C.10月12日
D.11月12日
解析第7题,该地经度为110°E,当北京时间9:28时,该地地方时为8:48。
当影子朝向正北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由此计算出时间差为3时12分钟。
第8题,影子与身高相等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当地纬度计算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5°S,C 项符合。
答案7.D 8.C
二、非选择题
9.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北极点附近,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
(3)A、B、C、N四点中线速度为0的是________点,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
(4)L线是________(晨、昏)线,A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
(5)如果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0°,那么B点经度是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点附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2)题,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恒星日。
第(3)题,线速度在极点处为0,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
第(4)题,L线为晨线,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地方时为6时。
第(5)题,若C点经度为0°,则A点经度为60°W,B点经度为30°E,故北京时间为18时。
答案(1)略(逆时针)
(2)23时56分4秒
(3)N A
(4)晨 6
(5)30°E18时
10.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该图所示节气可能为________。
(2)若该图所示日期为3月21日,此后3个月内,①地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
②地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③地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此图表示全球昼夜平分,节气可能为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第(2)题,若该图所示日期为3月21日,此后3个月内,则表示从北半球春分日至夏至日,该时间段内赤道地区昼夜长短不变;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答案(1)赤道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春分或秋分
(2)昼变短,夜变长不变昼变长,夜变短
11.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简图(a、b、c、d为二分二至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图中b位置处绘出赤道平面,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________。
(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________,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该日过后的三个月内,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昼长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沿公转方向从c到d,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在此期间,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如何变化的?浙江省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该时段内又是如何变化的?
(4)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沿公转方向从a到c,地球公转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位置时,浙江省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怎样的?同样位于b位置时,北极圈上的昼长比赤道上(长或短)几个小时?
解析第(1)题,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且平分地球,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5°。
第(2)题,据图分析,a位置为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后的三个月内,北半球中低纬度昼长变长。
第(3)题,c点为北半球秋分日,此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后极昼由南极点向南极圈扩大,在此时段内,浙江省各地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第(4)题,沿公转方向从a到c,日地距离先由近及远,后由远及近,公转速度先由快到慢,再由慢到快。
北半球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夏至日时北极圈昼长为24小时,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北极圈上的昼长比赤道上长12小时。
答案(1)图略。
提示:在b处过地心作地轴的垂线(圆形平面) 23.5°
(2)春分赤道(0°纬度) 昼夜等长(昼夜平分) 昼渐长
(3)南从南极点向南极圈扩大。
逐渐变小(减小)(至最小)。
(4)先变慢,后变快。
昼最长,夜最短。
长12小时。
12.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P和Q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若如图中地形剖面为36.5°S纬线上某地,一房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P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S的最小距离应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等知识。
由图分析可知①为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地区,②为赤道地区,③在南回归线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四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可得到①地的确切纬度和P、Q 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住宅区开发需注意采光,特别是在冬至。
答案(1)C
(2)43°66.5°
(3)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