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结核临床表现PPT课件

肺结核临床表现PPT课件


空洞
树丫征
-
30
-
31
-
32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是结核恶化、好转与稳定交替出现的后果。 [病 理]:以纤维病灶为主,伴有空洞。
-
33
X线表现
❖ 位置:一侧或两侧上肺。 ❖ 厚壁空洞:呈形状不规则的厚壁,周围
见广泛的纤维索条阴影。 ❖ 下肺见支气管播散病灶。 ❖ 继发改变:肺容积缩小、肺门上提,纵
常见疾病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 一种慢性传染病。
临床分类: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 制定结核病分类法,分五型:①原发型 (Ⅰ型);②血液播散型(Ⅱ型)③浸 润型(Ⅲ型)④慢性纤维空洞型(Ⅳ 型);⑤胸膜炎型(Ⅴ型)。1998年制 定了新5型,即原发型(Ⅰ型)、血型播 散型(Ⅱ型)、继发型(Ⅲ型)、结核 性胸膜炎(Ⅳ型)、肺外型(Ⅴ型)。
瘤型),或边缘模糊(称炎症型)
-
7
肺门淋巴结核 图片
-
8
(二)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
一、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发病机制]:结核杆菌短期大量进入血 流播散至肺部所致。 [临床表现]:发病急,寒战,高热,呼 吸困难,头痛,昏睡及脑膜刺激征。
-
9
X线表现
❖ 肺透亮度减低呈毛玻璃样 ❖ 肺内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
度相同的粟粒状病灶,边缘较 清楚或模糊 ❖ 肺纹理常不能显示
-
10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
11
-
1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13
均匀、随机分布的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
14
二、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发病机制]:结核杆菌多次少量进入血流 播散至肺部所致。 [临床表现]:症状较轻,反复发热或低热, 盗汗,乏力,消瘦等。
隔移位,肋间隙变窄,代偿性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局部胸膜肥厚、粘连。
-
34
慢]: 分干性胸膜炎和渗出胸膜炎,前者以少量 纤维素渗出,后者以渗出液为主,多为
浆液性,偶为血性。 [临床表现]:有发热、胸痛、气促等症状。
[X线表现]: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致密影 ❖ 原发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状 ❖ 原发灶较大时掩盖淋巴管炎和淋巴结,易误认
为肺炎
-
3
原发综合征
-
4
肺结核—影像表现
❖ 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综合征 ---胸内淋巴结结核
-
5
原发综合征
-
6
X线表现
二、胸内淋巴结核 •纵隔淋巴结:纵隔外缘呈半圆形或分叶状突出高密
度影 •肺门淋巴结:一侧或双侧肺门增大, 边缘清楚(称肿
-
18
X线表现
❖ 部位: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 性质:多样,可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模糊阴影或 结节、索条影,空洞形成,可以是渗出、增生、 播散、纤维和空洞等并存。
❖ 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直径较小, 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伴钙化, 可有小空洞存在,常有卫星灶。
❖ 干酪性肺炎:大叶性或片状高密度阴影,高千 伏或体层摄影显示病变中多发虫蚀样空洞,下 肺常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继发型肺结核
❖ 好发部位
❖ 多型性改变
❖ 干酪型肺炎
❖ 结核球:
直径大多为2~3cm。圆形或椭圆形,境界 清楚,密度均匀,也可见小空洞及钙化 (层状、环状或斑点状)。周围常有纤维 增殖性病灶,称卫星灶
❖ 晚期表现
-
50
-
51
-
52
-
19
增 殖 灶
-
20
浸润型肺结核 图片
-
21
纤 维 增 殖 灶
-
22
III型肺结核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
23
虫蚀样空洞
空洞表现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
24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
25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
26
肺结核空洞
厚壁空洞
薄壁空洞
-
27
结 核 球
-
28
-
29
28f/y,咳嗽、 午后低热(2)
-
15
X线表现
•病灶分布不均,上中肺野多见,下肺野少; •病灶大小不一致 •病灶密度不同,病灶新旧不一
-
16
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图片
-
17
(三)继发型肺结核
[发病机制]:继发型肺结核,多为已静止的 原发病灶的重新活动,偶发外源性再感染。 [病理]:病变区出现渗出、增生、纤维化、钙 化等多种性质病变。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咳血、盗汗。
-
36
结核性胸膜炎
-
37
结核性胸膜炎
-
38
❖ 渗出性胸膜炎是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CT 能敏感发现少量的积液。
❖ 积液可为游离性积液、包裹性积液、叶间积 液等。
-
39
❖ 游离性胸腔积液,能随着病人的体位改 变,CT检查是仰卧位,因此表现为胸腔 后部弧形或新月形的液体样密度影。
-
40
-
41
-
-
1
(一) 原发型肺结核
[发病机制]: 为初次感染所发生的结核。 [病理]: 渗出、干酪样坏死 [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有低热,轻
咳, 食欲减退,盗汗等,有时发病 急,有高热,以后转为低热。
-
2
X线表现
一、原发综合症 ❖ 原发灶:肺中部片状或类圆形实变阴影, ❖ 淋巴结:同侧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 ❖ 淋巴管炎:肺内原发病灶与肺门间见数条索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