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2课时)教案解析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2课时)教案解析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观察纬线,逐渐掌握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观察地球仪,学会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掌握纬线的特点和纬度的排列规律。

(重点)3.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难点)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竟学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东经
(E)
西经
(W)
20°

10°
30°
向西增加





西经20°和东经
160°组成的经
线圈是东西半
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
半球的界线
2、人们习惯将纬度0°—30°称为低
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
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衔接
与过渡
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当我们遇到危险需要向别人求救的时候,找不到可以参照的地标,怎么办?
利用经纬网,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自主探
究(二)
组织学生完成助学P8的
“学习过程”的第四大题“经
纬网”。

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助学上的要
求,做到找出重点,问题所在。

通过自主探
究,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合作竟第一、阅读课本内容,了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通过具体的
学(二)解经纬网的概念、作用和用
途。

第二、怎样才能在经纬网
上正确判断某点的经纬度?
教师提出不同形式的经纬
网的具体要求后,深入各小组
之间巡视指导。

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作用: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3、用途:军事、航海、航空、气象。

经纬度
东西
半球
南北
半球
低、中、
高纬
A
170°E
40°N
西





中纬度
B
170°E

西


低纬度
C
180°
20°S
西





低纬度
D
170°W
60°N
西





经纬网的判
读,提高学
生的做题能
力,培养学
生学以致用
的能力。


时用来评价
学生的学习
效果。

教师利用大屏幕将题目播放出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
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经纬


西






低、
中、高

A
80°
E
60°N






B
20°
E
20°N






低纬

C
40°W
20°S
西





低纬

D
100°
E
40°S






中纬

不同形式的
经纬网的判
读,提高学
生做题的能
力,有简到
难,逐步提
升学生的能
力。

巩固训练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地球仪和经纬网
纬线和纬度
纬线的概念和特点
纬度的划分,表示方法和半球的划分
经纬网的概念、作用、用途和判定方法
通过巩固训
练,在方法
和知识两方
面对本节课
进行总结与
归纳,既让
学生对所学
知识进行了
梳理
【当堂达标】
1. 关于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最小为0°,最大为180°
B、由赤道向两极纬度数越来越小
C、北纬代号为N
D、南极点纬度为90°N
2、下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B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C点所在的纬线是最长的
D.D点位于中纬度
3、在地球的表面,纬度为20和经度为20的地方(或者是点)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30°N、10°W
B、50°S、10°W
C、40°S、165°E
D、10°N、165°E
5、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线都等长
B、纬线都是半圆
N
C、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从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地理坐标是;
C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C点属于(高、中、低)纬度。

(3)B位于半球;属于(高、中、低)纬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