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造字的“六书”与英语构词中的“形声词”“会意词”外国人感觉学汉语特别难,主要是难在记住汉字。
中国人感觉学英语特别难学,主要也是难在记住英语单词。
事实上学习汉语比学习英语简单的多。
其一,汉语的读音非常简洁,一字一音,即使发音不准,也能听懂。
其二,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帮助理解字意。
如“吃”“喝”“喊”都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都带口字旁,与嘴的动作有关,看字形就能帮助判断意思。
如“绑”“?”“缠”,“河”“渴”“汗”都是这样。
口子旁的汉字必定和嘴有关,绞丝旁的汉字必定和绳索有关,三滴水的汉字必定和水分有关,等等。
可是英语单词就没有这种用会意去理解意思的优势。
其三,汉语的汉字少,掌握3000个汉字,可以讲出任何汉语句子。
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却解决不了多少语言应运问题。
英语的词汇量大出汉语好多倍。
学习英语的最大难处是认不完的单词。
其四,英语单词的词性不确定,一个单词兼有几个词性。
汉语的词性除少量兼有两个词性外,大都只有一个词性,名词就是名词,动词就是动词,表达的意思非常确定。
其五,汉语语法结构简洁,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特明快。
“我吃饭”,“他看书”,主体的动作、动作的对象,连贯而且十分的简约明晰清楚。
而英语构词罗嗦、发音罗嗦、造句也罗嗦,有颠三倒四的感觉。
所以比较而言,学习汉语比学习英语容易的多。
有多少外国人,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就把汉语讲得油腔滑调。
而多少中国人苦苦学了几十年英语却开口讲不了英语。
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了二十多年的英语,不仅开口讲不了英语,即使阅读英语也非常困难。
中国学生差不多一半的精力耗费在学习英语上却学不会英语。
所以有人主张除培养专业英语人才外,一般人废除学习英语和考试英语,认为白白浪费了中国人的精力。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不在本文的论述之列,但英语难学确实事实。
现在对汉语造字的“六书”做一最简单的说明。
因为有些文化的中国人都知道汉字是图画字,象形字。
这些字可以“会意”。
汉语造字的“六书”是汉字的造字规律。
“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种造字方法。
象形字,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指事字,例如“刃”字是在“刀口”上加一点,会意其锋利处。
“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会意其危险性。
形声字由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两部份组成。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用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鸣”指鸟的叫声,用“口”和“鸟”组成而成会意其鸟叫。
转注是两字的互训,如“考”“老”。
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难”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
英语是拼音文字,不可能有象形词、指事词、转注词和假借词。
但英语中确实存在大量的“形声词”和在形声词基础上构成的“会意词”。
现在我们来研究英语中的“形声词”和“会意词”,以此来破解造词规律和记词规律。
一、关于英语中的“形声词”讲英语的“形声词”显得有些多余。
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的字形和读音是一致的,天生就属于“形声词”――有形即有声,有声即成词。
但因为我们要和汉语的“形声字”作比较,所以,“多余”的分析也就显得必要,其实质就是通过汉语的“形声字”做比较,理解英语的“形声词”,从而降低和减缓对记住英语单词的畏惧感和艰难感,激发对英语单词记忆的兴趣,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
汉字有“识字不识字,先识半个字”,就是说可以通过“声旁”猜出这个字的读音,虽然不准,也接近其发音。
而英语就没有必要“识字不识字,先识半个字”,只要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律,就可以读出单词的发音。
汉语和英语“形声字”的最大区别有两个特点:(1)汉语的“形声字”并不能完全读准声音,有时会完全读错音;(2)汉语的“形声字”在发错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边旁部首推断其意思,如果带三点水,必定和水有关,如果带木字旁,必定和树木有关。
汉语不知其音而可猜其意。
英语虽知其音却不可猜其意。
这就是汉语“形声字”和英语“形声词”的本质区别。
我们选择两句话做对比:汉语说:“旧制度束缚人的思想”。
中国的半文盲把“shu fu”读成“ shubo”,源于“bo xue(博学)”的“博bo”的发音推及到对“缚fu”的发音影响。
但知道“缚”和绳索有关,意思是?住思想。
汉语说:“那个人不仅刚愎自用,而且心胸狭隘”。
中国的文盲把“bi愎”读成“fu”,把“狭隘ai”读成“狭yi”。
但通过造字知道“愎”和心理活动有关,“隘”关隘的狭窄性有关。
类似的错读还有好多。
但汉语不论怎样读错音,中国人都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理解其含义是没有问题的。
仅仅说他读错了字。
但英语刚好相反。
完全读错音的可能性较少,但读音正确,学习英语的中国人也不懂其意思(当然不包括母语为英语的人,他们知其声便懂其意)。
如下面这段话,只要掌握读音规律,就能确切发出读音,不会出错,但中国人如不认识其中任何一个单词,理解就出现障碍。
BEIJING - China's religious affairs administration denounced the Vatican's excommunication of two Chinese Catholic bishops, saying the decision was "extremely unreasonable and rude".(两个中国天主教主教被驱逐出教会,梵蒂冈公然抨击中国宗教事务XX局,XX局,说这个决定是不讲道理的和粗鲁的。
)这段话,其中任何一个单词都不能像汉字一样猜出意思。
但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体会它的最大好处:读音规则和书写规则完全一致。
只要会发声,就会书写,也就记住了这个单词。
从易读易记这个特点看,英语中的“形声词”是比汉语中的“形声字”更优化更容易记住的“形声词”。
汉语的“形声字”缺少英语的“形声词”的声音和字形“一致性”的优点。
二、关于英语中的“会意词”英语中的“会意词”是在形声词的基础上由两词合成的。
看一个词的前后两部分,就可会意其含义。
这和汉语中的“会意字”惊人的相同。
这种词,不用提前学习,只要碰到这个词,凭借它的模样,就能准确知道它的意思。
例如:China issues heavy rainfall alertThe observatory said thunderstorms will hit most of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The ea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well as parts of the provinces of Hebei and Shandong and the citi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will experience heavy downpours from Sunday to Monday.China has a four-color rainstorm warning system, with red being the most serious type of alert, followed by orange, yellow and blue Sunday.(气象台通知,从星期天到星期一,雷暴雨将击打中国的北方和东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内蒙古地区东部的一部分,以及河北省和山东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将经历特大暴雨。
) (中国有四色的暴风雨警报系统,用红色做最严重的警报类型,接下来是橘色、黄色和蓝色)以上一段话中有六个词,可以看作是纯粹的“会意词”,即Rainfall thunderstorms Northeastdownpoursfour-colorrainstorm稍有英语基础的人,看到这六个词就知道其意思。
它们是“雨和落Rainfall”、“打雷和风暴thunderstorms”、“北和东Northeast”、“下和倾倒downpours”,“四色four-color”,“雨和暴风rainstorm”的组合,意思就是“下大雨”、“带着雷声的暴风雨”、“东北方向”,“倾盆大雨”,“四色的”和“暴风雨”。
这些词具有汉语会意词的全部特性,是可以用会意的方式理解和记忆的。
“会意词”有四个特点。
一是一个词内包含的会意。
这个词通常有两个词合并为一个词,前后合起来就可会意。
如上文提到的Rainfallbloodbath,不用查词典就就能会意。
二是两个词用连接号连起来包含的会意。
如hard-landing(硬着陆),right-wing(右翼)。
三是词根上的“家族词”包含的会意。
如ear耳朵,earcap 耳套earlode耳垂这类词表示的会意。
四是词头即前缀、词尾即后缀表示的会意。
前缀如antisocial (反社会主义的)antislavery(反奴隶制度的);后缀如marxism(马克思主义)Islamism(伊斯兰教)。
这类词只要认识缀后或缀前的就可会意其完整意思。
这类词类型很多,不再赘述。
从以上例举说明,学习英语者根据汉语造字的“会意字”掌握英语构词的“会意词”,有助于减轻对英语学习中认单词的恐惧感,并轻松掌握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