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青年党员发展工作报告(多篇范文)

农村青年党员发展工作报告(多篇范文)

农村青年党员发展工作报告关于发展农村青年党员工作的调研近年来,农村青年党员数量出现严重滑坡的问题,在各地比较突出带有普遍性。

分析农村青年党员数量偏少的原因,有诸多方面,既有农村青年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基层党组织客观方面的因素。

从主观上看:一是部分青年农民缺乏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愿入党。

如有的价值观念偏差,共产主义信念淡薄,认为讲理想,讲奉献,不如面对现实讲实惠;有的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

二是对党认识片面,不想入党。

一些青年农民,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对部分困难党员作比较,片面的看我们部分农村党员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没有把党的宗旨理解深、理解透,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从思想上不愿入党。

三是缺乏党的基本知识,不敢要求入党;有的青年虽有入党愿望,但他们不了解党员应具备的条件,总认为党员标准高不可攀,怕自己入党条件难以具备,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有的对党组织的一些制度规定、组织纪律和接纳党员的程序不大清楚,靠近组织不知从何做起,担心个人的努力归于徒劳。

从客观上讲:一是我们有些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忽视发展青年农民入党这个重要问题,存在重要求入党时间长短、轻现实思想表现,重视个人资历、轻视工作能力的倾向;在工作抓法上,重经济、轻党建,忽视发展党员的倾向仍然存在。

二是忽视政治思想工作,放松了对青年农民的教育。

当前,仍有部分村、组,存在着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学习无资料,思想教育无人抓的现象,放松了对青年农民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农村思想教育出现了断层,使一些青年农民思想混乱,精神空虚。

三是确有极个别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差,缺乏凝聚力。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公仆形象差,不为群众办实事,影响了党在青年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

四是一些基层干部和老党员思想不够解放,对青年存有偏见。

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新一代青年农民,对他们穿戴讲究看不惯,能说会道听不惯;有的认为青年不成熟,难委以重任,是“嘴上无毛做事不牢”。

因此,对发展青年农民入党不放心,信不过。

还有目前,由于劳务输出过盛,青年农民基本上都外出打工,没有固定的地点,对搞好培养教育增加了难度,这也是青年农民入党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为尽快扭转农村青年党员少,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的局面,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后劲和活力,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加强领导,制定目标,把发展农民党员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大事,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把做好这项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组织建设目标管理。

二、抓住关键,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关键。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发展党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从谈起。

针对近些年来申请入党人员数量下降,特别是青年农民入党热情不高等情况。

各乡镇党委要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不断扩大党的影响,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优秀青年农民的政治热情,积极向组织靠拢。

三、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性,解决当前党员信念动摇,意志衰退问题。

要以党的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党员,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党员观念。

二是全力抓好党员培训,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抓好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让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解决党员致富无门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在扶贫项目开发、资金、技术、政策扶持等方面向党员倾斜,让党员“红”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党员的社会地位,同时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群致富联合体”深化“一体两会”联动运行机制和“我为新农村建设添光彩”等活动,完善党员活动日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参与制度,将党员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力结合起来,提高党员的政治地位,从而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将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组织周围。

四、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明显减少,有限的转移支付,连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加上各乡镇绝大多数村负债较重,财政又十分困难,基本上没有多少财力用于党建工作,部分村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学习无资料。

因此村级党组织毫无活力可言。

没有活力,就没有威信,没有威信,就没有号召力,因而严重制约着发展党员工作的开展。

因此,将党建经费投入纳入转移支付范围,并专款专用,是搞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疏通“出口”,纯洁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把“入口”的同时,还要加大疏通农村党员队伍“出口”力度,要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把那些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的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清除出去,不断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第二篇:大力发展农村青年积极入党的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大邢庄乡党委对乡21个农村党支部5年来的党员发展特别是农村青年培养及入党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 xx年至XX年每年党员、新发展党员、培养党员积极性分子年龄结构及XX年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情况。

(一)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28名,35岁及以下48名,36至59岁244名,60岁及以上136名;新发展党员7名,25岁及以下3 名,占43%,36岁至59岁4名,占57%;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36至55岁4名,占13.3%。

(二)xx 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62名,35岁及以下68名,36至59岁258名,60岁及以上136名;新发展党员34 名,25岁及以下3名,占8.8%,26岁至35岁8名,占23.5%;36岁至59岁23名,占68.7%;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36至55岁4名,占13.3%。

(三)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37名,35岁及以下 50名,36至59岁231名,60岁及以上156名;新发展党员12名,25岁及以下7名,占58.3%,26岁至35岁1名,占8.4%;36岁至 59岁4名,占33.3%;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74.3%。

(四)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

xx年农村党员444名,35岁及以下51名,36至59岁283名,60岁及以上156名;新发展党员25岁及以下1名,占50%, 36岁至59岁1名,占50%;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

(五)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

XX年农村党员485名,35岁及以下82名,36至59岁255名,60岁及以上148名;新发展党员35岁及以下23名,占65.7%, 36岁至59岁12名,占34.3%;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

(六)XX年农村支部书记年龄结构:21名支部书记,35岁及以下2名,占9.5%;36至45岁6名,占28.6%;46至59岁12名,占57%;60岁及以上1名,占4.8%。

二、有效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近几年来,乡党委对农村党员发展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各村支部注重培养那些品性好、素质高、有知识、拥有一技之长、有致富门路的青年农民入党,各基层支部吸收了一批年轻的农村青年入党,但我乡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党员占比例较少,35岁及以下只占17%,党员队伍存在老龄化问题,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也不合理,老龄比例偏大,35岁及以下只占9.5%。

主要原因是:(一)青年外出打工人员多,绝大多数青年长年外出,在家的时间非常短,给培养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有些青年人缺乏学习,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积极性不高;(三)个别支部对培养农村青年入党不够重视;(四)青年党员流动较多,务工经商的多,年轻有为思想上进的党员留家务农的很少,给培养年轻支部书记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意见与建议(一)提高党员的致富能力,使大多数党员先富起来,带领群众致富,跟上时代节拍,增强作为一个党员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注重从务工返乡人员及在家乡有致富项目的青年人中培养发展党员,从中选拔培养年轻支部书记。

(三)在条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村主要干部的待遇,从而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第三篇:xx镇党委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自查报告西港镇党委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自查报告根据市区委组织部的文件精神,我镇党委对二〇一四年度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党员情况XX年度,全镇建制村新发展党员30名。

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占70%,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2名。

XX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6名,入党积极分子累计达到64名。

截止XX年,不存在两年和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建制村。

二、主要工作措施1、明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年初,镇党委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内容,量化到村,细化到人。

在参考全区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对各村的人口、经济以及党员队伍等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挖掘内在潜力,结合全镇基层组织工作要点,确定各村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作为指导性任务下发各村。

同时明确各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与评优评先、年终补贴直接挂钩。

2、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为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实现数量与质量并举,指导与监督并重,镇党委坚持专项督查和专题例会制度。

即每季度结合党建工作检查对全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每半年召开一次发展党员专题例会。

及时了解各村的工作进度、操作规程,全面掌握每个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3、规范程序,严把“入口关”。

镇党委在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实行公推公示制的基础上,把好“五个关口”,做到“五不发展”。

即: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关、发展对象确定关、预备党员接收关和预备党员培养考察关;本人不提出入党申请的不发展,党的基础知识培训不合格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到一年的不发展,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入党手续不全、材料不齐的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