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2、消防器材和防火部位均应设置明显消防标志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设备设施布局 1、设备设施与墙、柱间以及设备设施之间应 留有足够的距离,或安全隔离 2、各种操作部位、观察部位应符合人机工程 的距离要求
职业危害作业点治理率为100%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3 考评要点
表3.1室内一般照明器距地面的最低悬挂高度
8 ~9 4
8 ~10 8 ~11 5
最小转 40 ~0吨平板车:15 ~18m;15 ~5吨平板车:12 ~15m;汽车带一辆挂车:9 ~12m; 弯半径 二轴载重汽车:8 ~9m;三轮汽车、电瓶车:3 ~4m。
行驶 限速
交叉路口、装卸作业区、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转弯时
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生产现场、倒车时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安全生产、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工作面, 既不能将各项工作混为一团,又不能顾此失彼。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应从效果出发,注重考评项目的联 系。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第二章 厂区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1 设置目的
厂区环境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厂 区环境中的道路、照明、消防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事故 的发生和事故损失的降低,而厂区环境中的厂容和厂 貌等因素直接影响到职业健康和职业病的发生。为此, 特设置本项目。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15km 15km
§3 考评要点
厂区主干道占道率
1、厂区通道的一般要求 ⑴ 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 ⑵ 利用主干道一边堆放产品或停置车辆的应有划线标志,通
行部分宽度必须保持≥5m。 ⑶ 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2、厂区主干道占道率小于5%。 3、各类主干道的通道线内不得存放任何物资、生产(生活)垃圾、 车辆等。 4、通道内存放物件或车辆,按实际长度计算占道长度。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厂区照明 1、照明灯布局合理,无照明盲区,厂区主
干道和安全通道的照度不低于30勒克斯。厂区 露天作业场所和交通运输的照度标准值见表 2.2。
2、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3 考评要点
作业区域地面状况 1、地面平整,无障碍物和绊脚物,坑、壕、池应
设置盖板和护栏。
坑:置身0.5m、凡脚能踩入坑内的均称坑,无规定面积的要求。 壕:深≥0.2m,宽≥0.1m。 池:指深0.8m或地上边沿高0.8m,存放液体的。
2、地面无积水、积油或垃圾杂物。 3、 脚踏板应完好,牢固且防滑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3 考评要点
表2.1厂区道路要求一览表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路面 宽度 汽车 (m)
大型 中型 小型
7~9 6 ~8
6
6 ~7 3.5 ~6
3.5
3.5 ~6 3.5 3
与车间大 门宽度相 适
最大 汽车 平原地区 6
纵波
山区
8
(%) 蓄电池搬运车
表2.2 厂区露天作业场所和交通运输的照度标准值
露天 作业
道路和 广场 站台


规定照度的平面
视觉要求较高的工作
作业面
用眼睛检查质量Βιβλιοθήκη 金属焊接 作业面用仪器检查质量的金属焊接 作业面
间断地检查仪表
作业面
装卸工作
地面
露天堆场
地面
主干道
地面
次干道
地面
厂前区
地面
视觉要求较高的站台
地面
一般站台
地面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2.不足1个灭火器数时,按 1个计
3.灭火器按计算少于2个时, 仍应按2个计
易燃、可然液体装卸站台 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灌区
按站台长度每隔10-15m设1 设置干粉灭火器

按储罐数,每罐设2个 设置干粉灭火器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3 考评要点
2、所有消防器材完好,且灵敏可靠
3、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均应有明显的消防 安全标志。各种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符合表2.4的规 定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2 适用范围
本项目适用于直接生产或辅助生产的作业 场所,按照企业实际划分的生产车间、分厂等 (含露天作业场所,不包括仓库、危险化学品 作业点)。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3 考评要点
定置摆放
1、车间实行定置摆放
⑴ 定置管理工作的原则是:
① 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② 要有利于促进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③ 要有利于安全生产; ④ 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⑤ 要有利于充分使用生产场地,发挥生产能力; ⑥ 要有利于定置物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2 现场管理对安全生产的意义
现场是各种生产的集合,是各项管理功能的“聚焦 点”,现场管理也是对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管理和各 项管理功能的验证。
在实际意义方面,加强现场管理,能够减少事故的发 生。因为事故发生最重要的间接因素就是现场管理因 素(环境),由于现场管理存在缺陷,才造成人的行 为失控和现场的隐患,从而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或火灾事故的发生。
100及以下 2.0
150—200 2.5
300—500 3.0
250及以下 5.0
400及以上 6.0
500
6.0
1000--2000 7.0
40及以下 2.0
第四章 仓 库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标准化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是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通过对生产作业现场“脏、乱、 差”的治理,对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必然极大地优化企业 安全生产的大环境。
现场管理是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通过对生产作业现场“脏、乱、 差”的治理,对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必然极大地优化企业 安全生产的大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3 考评要点
⑵ 手提式灭火器的设置数量见表2.3。 表2.3手提式灭火器的设置数量
场所
设置数量,个/m2
甲、乙类露天生产装置 1/50—1/100
丙类露天生产装置
1/150—1/200
甲、乙类生产建筑物 1/50
丙类生产建筑物
1/80
甲、乙类仓库
1/80
丙类仓库
1/100
备注
1.装置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时选用小值,小于1000 m2时选用大值
序号 光源种类 照明器型式
1 白织灯
带反射罩
乳白玻璃漫 反射
2 荧光高压 带反射罩 汞灯
3 卤钨灯 带反射罩
4 荧光灯 无罩
照明器保护角
100—300
—— 100—300 300及以上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灯泡功率瓦 最低悬挂高度
100及以下 2.5
150—200 3.0
300—500 3.5
500以上 4.0
有毒作业:如油漆涂覆中的苯作业;温度计、气压计等仪器 仪表的汞作业等。
物理因素作业:如工业炉窑的高温作业;压缩机、鼓风机、 柴油机、风动工具、吹扫喷咀等空气动力噪声源作业。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5 作业环境和职业健康考评要点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既有环境改善、设备设施完好等 “硬件”内容,又有制度文本、员工行为控制等管理效果的 “软件”体现。
照度范围(lx)
30 50 75
15 20 30
10 15 20
10 15 20
5 10 15
0.5 1
2
23
5
13 2
3
3 5 10
3 5 10
12
3
§3 考评要点
厂区消防 1、室外消火栓应合理配置,且有明显的漆色标志,其 1m范围内无障碍物 ⑴ 室外消火栓的配置要点: ① 保护半径: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150m。 ② 布置间距:低压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m。 ③ 布置要求:室外消火栓应沿着道路两侧和十字 路口设置;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建筑物外墙不 宜小于5m;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 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3 考评要点
车间采光 1、生产作业点、工作台面和安全通道普通才光照
度符合标准 2、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为限制直接眩光的作
用,室内一般照明器距地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宜低 于表3.1所规定的数值。 车间消防设施
1、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且灵敏可靠,并在有效 期内使用;应保持车间消防通道畅通,无封死和堵塞 现象。
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如布民杆菌、炭疽杆菌、森 林脑炎病毒等。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4 常见的有害作业工种
矽尘作业:如铸造生产中的配砂、造型、浇注、修炉、清砂、 浇口打磨、吹扫;电瓷生产的原料制作;磨具磨料生产的粉 碎、筛分、成行。
非矽粉尘作业:如铸件高速粗车、粗洗、砂轮切割钢材、砂 轮打磨、工具磨、平面干磨、板材磨锈、焊缝打磨、粉末冶 金制粉等。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物理性因素:高频电磁场和短波电磁场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失调; 强烈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眼病;噪声对人体 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听觉,可引起职业性耳聋;振动也影 响人体健康,可引起振动病,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大小是决定振动 对人身健康危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噪声和震动还可以引起头痛、 头晕、失眠、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神经衰弱症状。
厂区道路 1、厂区双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5m,单向主干道宽度不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