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人是安全活动中最活跃的和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管理者实施安全调控的最重要的对象。
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我们企业的每个人,安全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客体也是人。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人、在于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人为本,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以企业全体员工为主体,围绕着怎么样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内外的相关者,从而一并实现企业目标。
电力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工作需要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所以,我们不能只有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还要有一套保障安全生产的安全保证体系作为我们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执行手段。
安全保证体系就是为实现安全生产由人员、设备、管理成为有机整体的措施和手段。
因为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优良的设备和设施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证,而科学的管理则是安全生产的措施和手段。
只有通过人员、设备、管理这三个要素在安全生产的动态过程中
不断提高和发展,而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搞好安全生产、保证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
一、针对公司的具体现状,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1.强化干部管理
干部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大事情,也是国有企业的难事情。
生产干部的管理由于有硬性的生产任务,所以相对而言管理的任务比较明确,目标也容易实现。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燃料公司的经营干部的管理。
(1).必须认真学习体会上级的安全管理要求。
我们每个干部在企业中所起的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每个干部必须学习体会上级的安全管理目标,这样才能把领导的管理目标清晰地传达给自己的下级。
(2).量化管理目标。
所谓量化就是要把一个模糊的目标用清晰的数字来表达,从而增强管理目标的可执行性。
任一制度的出台应明确拟定目的、目标和工期,明确执行流程,明确管理层次与执行层次之间、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面与安全职责,方能为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供书面依据。
(3).干部管理手段多元化。
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手段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样的。
考核不是目的,考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手段。
干部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我们的干部在执行上级指示的过程中能动性地回避安全风险。
所以企业应该有相应的沟通机制、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