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科普阅读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科普阅读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

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

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

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

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

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答案】无色气体分子构成不同 N2+ O22NO 2NO2+ H2O = HNO3+ HNO2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解析】【分析】【详解】(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2+ O22NO(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 H2O = HNO3+ HNO2(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2.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

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

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

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

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

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

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

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

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

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A桥B隧道C人工岛D机场(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____材料。

(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____。

(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

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____。

【答案】ABC 合成 Cl-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3CO+Fe2O3高温2Fe+3CO2制成合金(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桥、隧道、人工岛,故选ABC。

(2)橡胶垫属于合成材料。

(3)氯离子的符号是Cl-。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5)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6)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涂漆,涂油、制成合金等(合理即可)。

【点睛】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镉(C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IIB族,原子序数是48;镉(Cd)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锡之间,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水体中的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氯化镉易溶于水,氢氧化镉、碳酸鎘均难溶于水。

镉一直稳定地存在于大自然中,与人类相安无事。

是人类的工业革命将安静的镉发掘出来,成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多面手”:塑胶、电镀金属外壳、颜料、油漆、染料、电池,都可见到镉的身影。

但是,镉并不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鎘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

目前治理被镉污染的河水或土壤方法是投入一些药剂,使镉离子形成沉淀,以降低镉离子的浓度。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镉原子的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 核外有_____个电子在绕核运转。

(2)镉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目前治理被镉污染的河水或土壤的方法是投入一些药剂,使镉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形成沉淀,而消除污染。

若土壤中主要含有氯化镉,若加入适量的一种钾肥,既能除掉镉离了还不影响肥效,这种钾肥的化学式是_____。

【答案】5 48 Cd+2HCl=CdCl2+H2↑ Cd2+ K2CO3【解析】【分析】【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根据“镉(C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IIB族”可知,镉原子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是48,镉原子核外有48个电子在绕核运转;(2)根据“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锡之间,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水体中的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可知,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镉(镉显+2价)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d+2HCl=CdCl2+H2↑;(3)根据“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可知,镉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Cd2+;根据“氯化镉易溶于水,氢氧化镉、碳酸镉均难溶于水”可知,氯化镉与碳酸钾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镉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氯化钾都含有钾元素,都是钾肥。

若土壤中主要含有氯化镉,若加入适量的一种钾肥,既能除去镉离了还不影响肥效,这种钾肥的化学式是K2CO3。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

茶多酚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解毒和抗辐射等作用。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流程为:经实验测定发现,提取液温度是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因素之一。

以绿茶为原料,在其他条件最优的情况下,测定茶多酚提取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茶多酚的提取率不断增加,在45分钟时达到最大值。

超过45分钟时,茶叶中其它成分也随之提取出来,导致提取率下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很多人喜欢饮茶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提取茶多酚,则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

(3)请你对喜欢喝茶的人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

【答案】茶叶有保健功能,具有解毒和抗辐射等作用过滤用70℃的水泡茶或泡茶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等【解析】(1)由题意可知,茶有保健功能,同时具有解毒和抗辐射等作用是很多人喜欢饮茶的原因;(2)若在实验室提取茶多酚,出去茶渣的操作应为过滤;(3)根据短文科普知识,对喜欢喝茶的人提出一条建议:泡茶时选择适合的水温、有胃病的人不要过量饮茶或饮浓茶。

5.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

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

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左)所示。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

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右)所示。

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

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1)工业上可用_________的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 2。

(2)甲烷和H 2O 高温下反应得到CO 和原料气H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科学家研究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

(5)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 200大气压、300℃b 200大气压、500℃c 400大气压、300℃d 400大气压、500℃【答案】分离液态空气 422CH +H OCO+3H 高温 混合物 提高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 c【解析】【分析】【详解】(1)由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达到78%,所以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 2,故填:分离液态空气。

(2)甲烷和H 2O 高温下能反应得到CO 和原料气H 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CH +H O CO+3H 高温,故填:422CH +H O CO+3H 高温;(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混合物,因为从流程图中可知,经冷却后除了得到液态氨外还得到氮气和氢气,故填:混合物;(4)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科学家研究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提高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填:提高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

(5)根据图像可知,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400大气压、300℃,故填:c 。

【点睛】本题要充分利用流程图提供的信息和压强、温度与合成氨含量的图像进行解答。

例:根据流程图可知从合成塔出来的有液态氨、氢气、氮气可知出来的是混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