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

01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

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人民日报》2011年9月22日盛若蔚他就是英雄。

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他像一颗流星,一划而过,却刺破苍穹,发出最耀眼的光;他似一束焰火,转瞬即逝,却留下永恒,放射最壮丽的美。

20年前,他怀揣梦想,迈着大步,从巍巍巴山走来;20年后,他魂归故里,重将自己托付绵绵巴山。

2011年7月31日12时25分,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

一阵紧张全力的抢救,仍然没能把他留住。

42岁,正值壮年。

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旅程,留下万般不舍。

巴山没了季节,只有被泪水打湿的8月……热血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川东多山,豪杰辈出。

70多年前,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就曾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激昂奋战,血染巴山。

11969年,李林森出生在达州市宣汉县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农家。

作为长子,家人寄予厚望,为其取名林森,属意日后能成栋梁之才。

大学毕业,风华正茂。

本可留在城市,李林森却选择回家乡做一名‚教书匠‛。

敬业、严谨、坚韧……这份为人师表的职业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人生基础。

3年磨砺,李林森推开县检察院的大门,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检察官。

如果人生的轨迹照此演进,也许李林森后来不会经历那么多的人间悲喜。

1997年,在检察院顺风顺水的李林森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申请下派当村官!‚那个时候,大学生干部申请到乡镇都少,何况村?‛宣汉县委副书记张宗昭清楚地记得,‚他是全县头一个,而且还申请到最贫困落后的村子去,一大新闻呢!‛就这样,五宝镇梨耳村迎来一个年轻的党支书。

梨耳,穷得出名。

别说县城,离五宝镇也有20多公里山路。

‚来了,就干出个样!‛山里娃不信邪,他想看看自己行不行。

建广播站、修渠筑道、发展党员……一年下来,李林森干得风生水起。

及至任职乡镇,这段经历成了他攻坚破难的宝贵2财富。

‚我是洪水冲出来的干部!‛多年以后,李林森如此自嘲。

但在五宝镇2万多名乡亲眼中,这个年轻的镇党委书记就是他们不折不扣的‚救命书记‛!2004年9月5日深夜,前河边的五宝镇早已沉入梦乡。

谁也想不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逼近。

下游突发超大规模山体滑坡,河床瞬间被堵,洪水不泄反上,生生圈出一个宽1300米、库容2亿立方米的巨型堰塞湖——地势低洼的五宝,不幸坠入‚湖底‛。

黑暗中,人们急切的呼救声和牲畜水中挣扎的惨叫声,一浪高过一浪。

五宝人哪见过这般场面:洪水漫过山庄、漫过田地、漫过河堤、漫过街区……不到两小时,平日繁华热闹的小镇,就噩梦般地化为‚水中孤城‛,停水停电断联。

时间就是一切!李林森紧急召开只有3分钟的动员会:‚现在没法详细安排,也没有救援设备,只有一条请记住:老百姓的命就是我们的命!‛9个火线组建的应急分队迅速撒出去,通知村民紧急转移。

一场与洪魔夺人、同时间赛跑、跟死亡抗争的生命大营救,在如漆的夜色中展开。

‚一个不能死、一个不能伤!‛这是上级下达的死命令,3李林森掂得出分量。

‚救命啦!‛‚救命啦!‛扎起简易木筏,循着呼救方向,一道微弱的手电光柱,在惊慌失措的村落里上下穿梭。

一次、两次、三次,背出80多岁的覃宗秀老人,疏散出被困教室的50余名师生……李林森嗓子喊哑了,就用手比划,实在背不动了,搀扶着也要让群众脱离危险。

翻过百道墙,越过千户窗,衣服不知被扯破多少口子,身上不知被划出多少血痕,更记不清往返跑了多少趟……李林森先后9次把鞋脱给逃命的灾民,给他再找来一双,不久他又光着脚丫……三天三夜奋战,两万多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创造了当地救灾史上的奇迹。

洪水未退,公路被淹。

除了一身衣服,很多群众什么都没带出来。

‚不能让一个人饿倒、病倒!‛在史无前例的大灾面前,李林森深知:现在全镇老小都看着他,自己代表党组织,自己就是主心骨!‚把红旗高高地竖起来,必须老远就能看到它!‛关键时候,李林森想到红旗。

很快,临时安臵点上,各式各样的红布剪成‚红旗‛,次第飘扬,五宝升腾起红色的希望!4严重缺觉,脸色蜡黄,身影憔悴。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李林森一直在透支。

终于,在去救灾物资发放点途中,他两眼发黑,一头栽了下去——这已是几天内第三次晕倒。

可一醒过来,他又一手打着吊针,一手掏出手机询问灾情。

现场一位副县长看见,责备他‚太不爱惜身体‛,强行夺下手机。

他火了,‚还有那么多事等着我干!我躺下了,老百姓怎么办?‛洪水消退,满目疮痍,重建重任又扑面而来。

一身迷彩服,一双黄胶鞋,一个扩音器,这是李林森每天不变的行头。

白天,去安臵点巡查;晚上,到建房点督工。

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每天高强度运转20小时以上,天天如此。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

一幢幢灾民新居拔地而起,一副副‚共产党好‛的春联透出喜悦……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重建一个新五宝!‛的艰巨任务提前圆满完成。

巨灾之下,未死伤一人,未发生疫情,未挨饿病倒一人;更难得的是,泡在洪水里3个月,无一人上访……一场天灾,让五宝人领略了李林森的‚拼命三郎‛精神。

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即便不眠不休,即便频频吐血,还是这个劲儿!‚他从来不对组织说‘不’,更不讨价还价。

‛张宗昭说,5任务交给李林森,俩字——放心!‚共产党的干部,得豁得出去,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群众,要懂得报恩。

‛李林森的血管里,始终奔淌着一股股忠诚热血。

公道‚组织部是个渡人的梯!就是要树立重基层重边远的用人导向!‛抗洪得力,火线提拔,李林森擢升宣汉县副县长。

2006年2月,他交流至更偏远的万源市,9个月后改任组织部长。

组织部长,要害岗位。

万源的组织部长,更不好当。

三省结合部、七县交汇处,这个‚万水之源‛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矛盾亦多。

‚组织部是个渡人的梯,导向至关重要。

‛对工作,李林森清醒定位。

‚贫困山区,都不容易,风气搞坏了,谁还干事?‛‚以德才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靠公论定取舍!‛‚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万源的干部,在不同场合都聆听过李林森的‚布道‛。

但触动神经的,是王承兴‚土鸡变凤凰‛的实例。

62009年的腊月初四,很多人给紫溪乡党委书记王承兴发来短信,恭喜他‚进城了‛。

‚刚开始还以为开玩笑,对我来说,进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自喻在‚万源的西藏‛扎根的王承兴想都不敢想。

他哪里晓得,去年只在调研时深谈过一次的李林森,偷偷关心上了他,居然提名他任森林公安局局长。

‚其他资格老、功劳大的党委书记都没安排得这么好,他王承兴凭啥子进城,还当‘一把手’?‛有人反对。

李林森一改平日的温和,肃然反问:‚在全市最艰苦的乡一干就是15年,谁能坚持?在一个偏远乡当了7年乡长、8年书记不提任何要求,谁能做到?‛王承兴上任,李林森只送他一句话:‚你要争气!‛‚连我都能进城,大家都说有奔头了。

‛王承兴的调动,在乡镇干部中引发‚强震‛。

‚就是要鲜明重基层、重边远的用人导向!‛李林森任组织部长5年,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受到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乡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级部门,18名家庭困难、需要照顾的基层干部进了机关。

反过来,对组工干部徐世和的‚冷落‛,则让干部看到李林森的另一面。

乡镇人事调整,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徐世和被提名推荐为7乡镇党委书记人选。

大家都以为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结果却被调至‚八大高寒山区乡‛之一的堰塘乡。

天上地下,徐世和当然想不通。

‚组织部的干部用在哪里,大家都关注。

把你放得偏,条件是差了点,但锻炼也大。

‛李林森找他推心臵腹地长谈:‚你有能力,好好干,用成绩证明自己,也为组织部争个光……‛一席话,入情入理,心霾也就散了。

徐世和愉快地奔赴新岗位,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更理解了李林森的良苦用心。

对干部,严字当头;对亲人,严上加严。

李林森的大妹妹一直在宣汉县汽车站干临时工,很想让‚位高权重‛的哥哥打个招呼转正。

‚好歹咱还在城里上班,条件比农村强多了。

‛哥哥非但不开口,反倒劝她‚知足常乐‛。

同样,妻子向琪三叔的儿子中专毕业,也想‚投奔‛他。

在三叔眼里,组织部长是个‚了不起的大官‛,可李林森一句‚符合条件,就凭本事考吧‛的答复,让他倍感失望。

最后,堂弟出门打工。

不是没‚机会‛寻租,组织部长有权——可以向常委会行使干部推荐权,真想卖关子、耍手腕,不是不可能。

可这个‚权‛,李林森不用。

一位在偏远山区乡干了5年的党委副书记,业绩很突出,多次获万源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但因长期顾不8上家,妻子一直闹,孩子中考也不理想。

2009年,得知万源要动干部,他觉得机会来了,借向李林森汇报工作之名送钱送物,希望‚照顾‛。

‚歪门邪道你少来!‛李林森严词拒绝,严厉批评:‚只要你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群众信任你,组织会考虑的!‛他仍不死心。

2010年春节,他特意跑到李林森宣汉老家去‚拜年‛,结果连门都没让进。

就在他感到希望渺茫时,突然宣布,被提拔为另一个乡的乡长。

新岗位上,他不负众望,工作出彩:不到一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净增789元。

‚林森部长是做人做事的榜样!‛这回他信了:‚只要踏踏实实干,就会受到群众尊重,就会得到组织认可!‛这样的拒绝,李林森没少经历。

曾有人提着一包现金送到面前,希望动干部时‚关照关照‛。

‚钱,我不会要;事,按政策办。

‛李林森一字一顿,‚组织用人不是看钱多钱少!‛几句话,羞得来人无地自容。

甚至还有人借洗手之名,把厚厚的‚信封‛丢在他家厕所,一路狂追,物归原主。

即便身染重疾,清廉之弦也未放松。

9今年春节,徐世和听闻李林森生病,专程探望。

看到昔日的老领导形容枯槁,他心如刀绞。

临别,徐世和饱含热泪,悄悄塞给李林森母亲1000元钱,托老人家代买些营养品。

‚赶紧收回去!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李林森急了,从沙发上噌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

‚老领导,一点心意而已。

‛‚你来看我,我精神就好多了。

拿钱,以后就别来了!‛‚万源的干部工作风清气正。

‛让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欣慰的是,‚这几年,因干部选任不公而信访,一件没有。

‛锐气‚小县也要争一流、穷县更需大作为‛万源,这个曾经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至今仍是国定贫困县。

贫穷与落后,不仅刺痛着60万老区人‚摘穷帽‛的渴盼,也迟滞了老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步子。

‚小县也要争一流、穷县更需大作为。

‛刚一上任,李林森便下决心‚有所改变‛。

翻山越岭,一路颠簸。

花了两个多月,李林森跑遍全市52个乡镇的村村寨寨。

干部有何长短,发展瓶颈在哪,心里有了底。

所以,当2007年达州市委把村党组织换届试点的任务交10给万源时,李林森一点不憷。

这个曾在3个乡镇当过主官、成功收拾过‚烂摊子‛的新部长,精选8个不同层次的村落搞起了试点。

‚一些村级班子受家族势力、宗派势力等影响,作用发挥有限;同时,很多能人在外,上级组织又很难发现新的优秀人才……‛李林森把脉问诊,梳理成因。

在旧院镇红岩村,他的判断得到证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