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
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某些方面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
因而,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就是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
1、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对立统一。
如果仅停留在发散思维阶段,那么就会使人犹豫不决,不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达不到创造的目的,所以创造性思维还应包含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
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对立统一。
没有直觉思维做先导,难以提出新问题、新设想,可以说,直觉思维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
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为主变为抽象思维为主。
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
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即使经过检验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有益的。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数学中的问题或习题,主要告诉学生应如何去想,从哪方面去想,从哪方面入手,怎么样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从简单的、直观的入手,根据数形对应关
系或已有的知识,进行主观猜测或判断,或者将简单的结果进行延伸、扩充,从而得出一般的结论。
4、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对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方位讲解或给出不同的答案。
在对知识总结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概括。
如一题多解就是典型的发散思维的应用。
5、充分利用逆向思维
培养逆向思维的方法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第一,注意阐述定义的可逆性;第二,注意公式的逆用,逆用公式与顺用公式同等重要;第三,对问题常规提法与推断进行反方向思考;第四,注意解题中的可逆性原则,如解题时正面分析受阻,可逆向思考。
总之,在数学的教学中,要以有关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数学思想,自觉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