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磁场分布【预习重点】1.毕奥-萨伐尔定律、载流圆线圈在轴线上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公式。
2.亥姆霍兹线圈的组成及其磁场分布的特点。
3.霍尔效应、霍尔传感器原理。
【实验目的】1.测亥姆霍兹线圈在轴线上的磁场分布。
2.测载流圆线圈在轴线上的磁场分布,验证磁场叠加原理。
3.比较两载流圆线圈距离不同时轴线上磁场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一、圆线圈载流圆线圈在轴线(通过圆心并与线圈平面垂直的直线)上磁场情况如图1。
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轴线上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 为I N x R B ⋅+⋅=2/32220)(2μ (3.3.1)式中I 为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N 为线圈匝数,R 线圈平均半径,x 为圆心到该点的距离,0μ为真空磁导率。
而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0B 为I N RB ⋅=200μ (3.3.2)轴线外的磁场分布情况较复杂,这里简略。
二、亥姆霍兹线圈亥姆霍兹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且连通的共轴圆形线圈,每一线圈N 匝,两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一致,大小相同,线圈之间距离d 正好等于圆形线圈的平均半径R 。
其轴线上磁场分布情况如图3.3.2所示,虚线为单线圈在轴线上的磁场分布情况。
这种线圈的特点是能在其公共轴线中点附近产生较广的均匀磁场区,故在生产和科研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也常用于弱磁场的计量标准。
设x 为亥姆霍兹线圈中轴线上某点离中心点O 处的距离,则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为3/23/22222201222R R B N I R R x R x μ−−⎧⎫⎡⎤⎡⎤⎛⎞⎛⎞⎪⎪′=⋅⋅⋅++++−⎢⎥⎢⎥⎨⎬⎜⎟⎜⎟⎝⎠⎝⎠⎢⎥⎢⎥⎪⎪⎣⎦⎣⎦⎩⎭(3.3.3) 而在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中心O 处磁感应强度大小′0B 为003/285N I B μ⋅⋅′= (3.3.4) 三、双线圈若线圈间距d 不等于R 。
设x 为双线圈中轴线上某点离中心点O 处的距离,则双线圈轴线上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为3/23/22222201222d d B N I R R x R x μ−−⎧⎫⎡⎤⎡⎤⎪⎪⎛⎞⎛⎞′′=⋅⋅⋅++++−⎢⎥⎢⎥⎨⎬⎜⎟⎜⎟⎝⎠⎝⎠⎢⎥⎢⎥⎪⎪⎣⎦⎣⎦⎩⎭(3.3.5)四、霍尔效应、霍尔传感器1.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具有载流子的导体(或半导体)同时处在电场和磁场中而产生电势的一种现象。
如图3.3.3(带正电的载流子)所示,把一块宽为b ,厚为d 的导电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并在导电板中通以纵向电流I ,此时在板的横向两侧面A ,A ′之间就呈现出一定的电势差,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所产生的电势差U H 称霍尔电压。
霍尔效应的数学表达式为:U H =R HdIB R H 是由半导体本身载流子迁移率决定的物理常数,称为霍尔系数。
霍尔效应可以用洛伦兹力来解释。
详见附页。
2.霍尔传感器 近年来,在科研和工业中,集成霍尔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磁场测量,它测量灵敏度高,体积小,易于在磁场中移动和定位。
本实验用SS95A 型集成霍尔传感器测量载流圆线圈磁场分布,其工作原理也基于霍尔效应,即U H =R HdIB=K H IB K H =R H /d K H 称为霍尔元件灵敏度,B 为磁感应强度,I 为流过霍尔元件的电流强度。
理论上B 为零时,U H 也为零,但实际情况U H 示值并不为零,这是由于霍尔元件所用的半导体材料结晶不均匀、各电极不对称等引起附加电势差U 0 ,称为剩余电压。
本实验采用的SS95A 型集成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放大器和薄膜电阻剩余电压补偿器组成,测量时输出信号大,剩余电压的影响已被消除。
一般的霍尔元件有四根引线,两根为输入霍尔元件电流的“电流输入端”;另两根为霍尔元件的“霍尔电压输出端”。
本实验在设计安装时,传感器、圆线圈的工作回路相互独立,并且传感器的工作电流已设定为标准工作电流(定值)。
即K H I =K (常数) 则有 U H =KB K 为常数 这样U H 与B 建立简单的正比对应关系,由U H 值可得出B 的示值。
【实验仪器】实验装置见图3.3.4,FD-HM-І型磁场测定仪由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实验平台(包括两个圆线圈、固定夹、不锈钢直尺、铝尺)、高灵敏度毫特计和数字式直流稳流电源等组成。
一、实验平台 两个线圈各500匝,圆线圈的内径19.00cm 、外径21.00cm 、平均半径R =10.00cm.。
实验平台的台面应在两个对称圆线圈轴线上(台面中心横刻线与两个对称圆线圈轴线重合),台面上有相间1.00cm 的均匀网格线。
二、高灵敏度毫特计它采用两个参数相同的SS95A 型集成霍尔传感器,配对组成探测器,经信号放大后,用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量探测器输出信号。
该仪器量程0—2.000mT ,分辨率为1610T −×三、数字式直流稳流电源它由直流稳流电源、三位半数字式电流表组成。
当两线圈串接时,电源输出电流为50-200mA 连续可调;当两线圈并接时,电源输出电流为50-400mA 连续可调。
数字式电流表显示输出电流时应注意:υd F e图 3.3.3 霍尔效应示意图3.3.4 FD-HM-І型磁场测定仪(1)开机后,应至少预热10分钟,才进行实验。
(2)每测量一点磁感应强度值,换另一位置测量时,应断开线圈电路,在电流为零时调零,然后接通线圈电路,进行测量和读数,调零的作用是抵消地磁场的影响及对其它不稳定因素的补偿。
【实验内容】一、测量前准备1.连接电路见图3.3.4,接通电源,开机预热10分钟以上。
2.用铝尺和钢板尺调整两线圈位置,使两线圈共轴且轴线与台面中心横刻线重合,两线圈距离为R =10.00cm (线圈半径),即组成一个亥姆霍兹线圈.调节依据可参考注意事项1。
3.熟悉传感器的放置方法。
二、单线圈轴线上各点磁感应强度的测量1、毫特斯拉计2、电流表3、直流电流源4、电流调节旋钮5、调零旋钮6、传感器插头7、固定架8、霍尔传感器9、大理石 10、线圈 A、B、C、D 为接线柱1. 单线圈a 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a B按图接线(直流稳流电源中数字电流表已串接在电源的一个输出端),只给单线圈a 通电,旋转电流调节旋纽,令电流I 为100mA 。
取台面中心为坐标原点O ,通过O 的横刻线为OX 轴。
把传感器探头从一侧沿OX 轴移动,每移动1.00cm 测一磁感应强度a B ,测出一系列与坐标x 对应的磁感应强度a B ,数据填入预习报告的表格中。
测量区域为-10cm —+10cm 。
实验中,应注意毫特计探头沿线圈轴线移动,每测量一个数据,必须先在直流电流输出电路断开时(I =0)调零后,才测量和记录数据。
2. 单线圈b 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 B 只给单线圈b 通电,旋转电流调节旋纽,令电流I 为100mA 。
以上述同样的测量方法,测出一系列X —b B 数据,并将数据填入预习报告的表格中。
测量区域为-10cm —+10cm 。
3.在轴线上某点转动毫特计探头,观察一下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转动探头观测毫特计的读数值,读数最大时传感器法线方向,即是该点磁感应强度方向。
三、双线圈轴线上各点磁感应强度测量1.令两线圈串连,流过的电流方向一致(红黑接线柱交错相接),组成亥姆霍兹线圈。
然后,旋转电流调节旋纽,在同样电流I=100mA 条件下,测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R B 值测量方法同上。
得出的一系列X -R B 数据填入表格。
测量区域为-10cm —+10cm 。
2.分别把双线圈间距离调整为d =R /2和d =2R 并测量在电流为I=100mA 时轴线上各点磁感应强度值。
测量方法同上。
并将得出的X -2R B 、X -2R B 数据填入表格。
测量区域为-10cm —+10cm 。
四、数据处理1.将测得的单、双线圈中心点的磁感应强度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看是否一致。
2.用直角坐标纸,在同一坐标系作R B -X 、a B -X 、b B -X 、a B +b B -X 四条曲线,考察R B -X 与a B +b B -X 曲线,验证磁场叠加原理,即载流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任一点磁感应强度R B 是两个载流单线圈在该点上产生磁感应强度之和a B +b B 。
3.用直角坐标纸,在同一坐标系作R B -X 、2R B -X 、2R B -X 三条曲线,证明磁场叠加原理。
【注意事项】1.注意霍尔传感器的放置方法。
由于磁感应强度B 是矢量,测量过程中,传感器沿轴线放置时,毫特计可能指示负值,这里为了便于比较、验证叠加原理,统一取其绝对值。
2.在调节两线圈时,应注意两线圈是否共轴、轴线是否共与台面中心横刻线重合。
为了便于判断,这里给出判断依据(仅供参考):(1)单线圈 B 值应关于单线圈的中心点(圆心)左右对称;若以亥姆霍兹线圈轴线的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则点 B 5=0.314 mT B 15=0.111 mT B 0=0.225 mT(2)双线圈 B 值应关于双线圈的中心点左右对称;若以双线圈轴线的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则有双线圈距离为R 时: B 0=0.450 mT B 10=0.278 mT B 5=0.425 mT双线圈距离为R /2时: B 0=0.573mT B 10=0.237 mT B 5=0.448 mT 双线圈距离为2R 时: B 0=0.222 mT B 10=0.342 mT B 5=0.278 mT 实测数据上下不应超出上述值的3%(为仪器允许误差)。
3.两线圈采用串接或并接与电源相连时,必须注意磁场的方向。
如果接错线有可能使双线圈中间轴线上的磁场为零或极小。
4.测每一点的B 值之前,毫特计必须事先调零。
5.测双线圈磁场分布时,两线圈应串联。
【思考题】1.为什么测每一点B 值前,必须断开线圈电路,对毫特计进行调零?2.测双线圈磁场分布时两线圈是并联还是串联?并联、串联轴线磁场分布有何异同?为什么?【附】霍尔效应的详细解释:在图3.3.3中,设导体中的载流子为电荷q ,其漂移速度为υd ,于是载流子在磁场中要受洛伦兹力F m 的作用,其值为F m =q υB 。
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导体板内的载流子将向板的A 端移动,从而使A ,A ′两侧面上分别有正、负电荷的积累。
这样,便在A ,A ′之间建立起电场强度为E 的电场,于是,载流子就要受到一个与洛罗伦兹力方向相反的电场力F e . 随着A ,A ′上电荷积累,F e 也不断增大。
当电场力增大到正好等于洛伦兹力时,就达到了平衡。
这时导体板A ,A ′两侧之间的横向电场称为霍尔电场E H ,则有E H =dU H由于动平衡时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有qE H = q υd B得 E H =υd B 于是dU H=υd B 而I =qn υd S =qn υd bd联立上式,得U H =nqdIB对于一定材料,载流子数密度n 和电荷q 都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