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能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下列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9.“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的“人文始祖”是( )A.炎帝黄帝 B.大禹 C.舜11.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D.学会煮盐,教民通商12.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13.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 B.尧发明了文字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 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二、填空题14.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________石器。
15.远古时代,英雄辈出。
(1)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的妻子________发明养蚕缫丝。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三、材料解析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北京人复原头像材料二: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
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依据上面的图片材料,指出北京人的头部与现代人有何区别。
答: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等。
(2)概括材料,指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答: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北京人体质的进化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17.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1)他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答: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2)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答: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建筑。
四、开放探究18.近年来,名人故里争抢频频发生:抢完了李白,抢赵云;抢完了赵云,抢武松;抢完了武松,抢西门;抢完了西门,抢黄帝;抢完了黄帝,抢炎帝。
名人故里遭争抢,名人究竟惹了谁?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问题,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
让我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答:黄帝和炎帝结成炎黄部落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2)任务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时代有哪些重大的发明和神话故事?答: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中他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相传在黄帝时期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第二单元测试夏商周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我国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A.2000年左右B.3000年左右C.4000年左右D.5000年左右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平之战②盘庚迁殷③牧野大战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5.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7.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8.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9.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右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春秋争霸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10.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
这一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 D.统一度量11.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2.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C.荀子 D.韩非1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14.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二、填空题15.(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___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
(2)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
(3)公元前841年,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16.制度的不断创新。
(3分)(1)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________制的产生。
(2)西周初期,为了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________制。
(3)为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规定建立____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三、材料解析17.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右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3分)答:分封制;周天子。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答: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随天子作战。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
18.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9分)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3分)答:以礼治国实行德政;“仁”的学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6分)答: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四、开放探究19.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