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爆物品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

民爆物品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
横山县店房台煤矿
二〇一一年七月九日
目录
一、企业基本情况 (3)
二、危险源辨识及识别 (3)
三、事故种类 (4)
四、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时,危险品、人员应急疏散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5)
五、发生爆炸物品被盗、被抢事故的应急措施 (6)
六、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6)
七、应急保障(通讯、技术、物资、装备、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 (7)
八、现场恢复 (7)
九、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订。

(8)
十、其他事项和要求 (8)
十一、事故报警报告电话 (8)
横山县店房台煤矿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
应急救援预案
为加强我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矿隶属股份制企业, 矿于1997年筹建, 2000年7月份投产, 店方台煤矿位于横山县殿市镇店方台村,现有职工275人,其中有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27人,注册资金人民币105万元,年生产原煤30万吨,年消耗炸药432吨,雷管约48万发。

爆炸物品储存库位于店方台村前沟峁,占地1685m2,库区东至寺儿沟山崖、南至杜家梁背山畔、西至前沟峁山崖、北至大沟台河渠;
该库现有炸药库一座,雷管库一座,库区600米内无房屋和人员居住。

二、危险源辨识及识别
我单位储存和使用的爆炸物品主要是乳化炸药、工业雷管(电雷管和非电导爆管雷管)。

乳化炸药是工业炸药的一种,是以氧化剂与可燃物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

它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方便可靠的特点。

工业炸药广泛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电、林业、建筑和金属加工等方面。

工业炸药受热、撞击摩擦、冲击波、爆轰波、激光、火焰、雷电、静电、射频感应等都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工业雷管是管壳内装有起爆药和猛炸药的工业火工品,它在爆破作业中用于起爆爆破炸药。

工业雷管受热、撞击摩擦、冲击波、爆轰波、激光、火焰、雷电、静电、射频感应等都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电雷管是通过桥丝的电冲能激发的工业雷管,其优点是品种、产量大、用途广,缺点是易受静电、感应电的危害,在生产、储存、使用中因静电危害而发生爆炸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在产品标准中以抗震性能、安全电流、抗静电性能、抗高温性能(耐温产品)和可燃气安全度(煤矿许用产品)等五项为其安全性指标。

导爆管雷管是由导爆管的冲击波冲能激发的工业雷管,在产品标准中用抗震性能为其安全性指标。

三、事故种类
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生产特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产安全事故;
2、交通、设备安全事故;
3、消防、防讯等自然灾害事故;
4、爆炸物品被盗、被抢事故。

5、爆炸事故。

四、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时,危险品、人员应急疏散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1、一旦库区发生安全事故(燃烧、爆炸),值班人员应立即报警,通知单位领导和当地消防、治安部门;
2、在领导或消防、公安部门没有到达现场之前,值班人员应先把无关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危险区域外布置警戒线,加强巡逻,保持通讯畅通;
3、库区周边发生山火时,立即启动消防灭火系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阻断火灾向库房漫延,做好受火灾威胁的货物转移准备;
4、库房发生火灾时,在进行消防并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迅速转移爆炸物品;
5、对危险品的疏散不能擅自组织,要等专业人员确认疏散的风险后,方能组织疏散,以免造成事故的扩大;
6、单位领导要与专业人员一起对事故的性质、危险程度等进行现场评估,在有安全保证的前提下疏散危险品;如果已经达到无法控制的程度、爆炸物品不能疏散,应立即组织所有人员撤离,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

7、在疏散过程中,应同时大声呼叫周围的人员一起疏散,并安排人员做好警戒工作,防止、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地带。

8、疏散线路应遵循就近、逆风、避开点,避开与其他人群冲突的原则。

9、疏散时不应携带较重的危险品,更不应留恋贵重物品而返回危险区域。

五、发生爆炸物品被盗、被抢事故的应急措施
1、发生爆炸物品被盗、被抢事故,仓库管理人员要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和单位领导报告,同时组织人员保护现场;
2、积极协助公安部门查找和破案,追回爆炸物品。

六、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1、单位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安排如下:
组长:朱敬有(手机:)
副组长:吕作实(手机:)
组员:张初升、刘常清、范文強、李志斌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如下:
主要职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制订紧急管理办法或特别管制措施,协助调用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指挥,配合公安消防、治安部门的领导进行指挥和协调;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在组长不在位时,行使组长的职责;
组员在组长领导下负责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具体工作是疏散人员、搬运物资,四周警戒,协助消防人员扑灭火灾,协助治安人员维护现场治安。

大火扑灭后负责保护现场等。

七、应急保障(通讯、技术、物资、装备、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
单位要自备一批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资等,具体是:
1、通讯设备:对讲机4部、手机2部,用于现场联络;
2、运输车辆:面包车1台,用于救助受伤的人员;
3、急救药箱:1 个,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
4、强光灯:4支,用于夜间救援、疏散时照明;
5、其他救援物资一批;
6、与当地政府应急办公室、公安派出所保持联系,必要时可以随时获得社会和外部救援物资。

八、现场恢复
1、爆炸事故发生后或火灾事故扑灭后,首先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等消防、治安或刑侦、安监部门取证完毕后组织清理现场,清理前要对现场进行拍照,绘制事故现场图,对事故现场作出详细的记录并作出标记;
2、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和人员伤亡、物资损失的统计工作,对伤亡人员做好善后和安抚工作;
3、尽快提交事故处理情况的报告和有关情况;
4、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九、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订。

1、定期组织单位全体员工以应急预案进行学习和培训,使每个人都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分工;
2、定期(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使每个人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处置方法和现场措施,以保证一旦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迅速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要根据单位库区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单位人员的变化等定期(每年一次)修订应急预案的内容,以保证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和要求。

十、其他事项和要求
1、发生重、特大事故后,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如实报告,不得虚报;
2、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和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
(3)事故主要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险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协助事故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项;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3、所有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统一指挥,做好人员调集和车辆、物资、器材的调配和使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的处置和抢险工作。

十一、事故报警报告电话
1、报警电话
(1)火灾报警:119
(2)刑事案件报警:110
(3)交通事故报警:122
(4)急救中心报警:120
(5)查询电话:114
(6)市安全应急指挥中心:
2、报告电话:
(1)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朱敬有(手机:)(2)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吕作实(手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