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某专业方向的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究开发、经济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一)知识结构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4、了解国家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能力结构1、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2、获得良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素质结构1、品格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2、科学与文化素质:了解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发展史,了解西方文化;熟悉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基础科学技术知识等;3、心理素质:具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控制心理的能力,具有科学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奋发的精神等;4、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和乐于锻炼的行为习惯、运动机能素质与抗疾病素质;5、工程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工程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踏实的作风。

6、职业资格要求:鼓励学生选择层次适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以内。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工厂供电、数字分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信号与系统、工厂电气控制、电气设备与PLC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 计算机操作训练: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编程能力;2. 金工实习:学习常用的金属加工方法、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3. 认识实习:通过参观相关企业,初步认识和了解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理论和设备;4. 课程设计:掌握电子技术及专业课程的基本设计理论、方法、步骤和技能;5. 毕业实习:使学生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6. 毕业设计: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实际工程设计、科技开发和试验研究为课题,对学生进行毕业前的综合性的工程化基本培训。

主要专业实验 : 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

六、学时与学分学时学分构成表七、教学进程计划表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1、理论教学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课程名称:*表示有课程设计。

2、实践教学平台电气及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介绍:【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张三慧主编,大学物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程守珠等编,普通物理(一、二、三、四、五),高教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大学物理课程是大学阶段的重要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经典物理的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量子物理等。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张兆奎、穆连元、张立主编,大学物理实验,高教出版社参考书:杨述武主编,普通物理实验(一、二、三、四),高教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掌握误差(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相关设备,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科学素质的培养。

【课程名称】电路原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课程教材】教科书: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电路李瀚荪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电路原理属于电类各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

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先修课程】电路【课程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变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先修课程】电路【课程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主要内容有: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和模数转换等。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材】教科书:计算方法简明教程王能超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介绍适合于计算机使用的、求解各种常用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常用数值方法的构造思想、基本原理及推导方法,初步具备使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课程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胡寿松国防科技出版社【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书主要讲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频率响应法,根轨迹法;单变量系统校正与综合以及最优控制问题。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材】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等机械工业出版社【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全面地介绍了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特性和应用技术;阐述了相位控制、直流斩波、交流逆变和软开关谐振等电路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基础【先修课程】电路【课程教材】电机与拖动基础唐介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主要内容: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直流电机原理;他励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与四象限运行;变压器,三相电动机原理及其起动、四象限运行等。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材】教科书:计算机网络冯博琴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连网的方法与技能,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各自的工作原理,了解七层网络协议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及有关规定。

熟悉 Novell 网的原理、安装与维护。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材】教科书: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蔡美琴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单片机微型机硬件、软件及应用—— 8098与 8051 李大友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系统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组成、结构、指令等基本原理,详细讲解了单片机的应用,并有具体的实验和实例,使学生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使用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型号的单片机及工作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课程名称】工厂供电【先修课程】电路【课程教材】教科书:工厂供电刘介才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书:工厂供电重庆大学工厂供电华中科技大学【课程目的与要求】本书介绍有关工厂供电的有关知识,包括工厂电力负荷及计算,短路电流及计算,工厂变配电所的一次系统,过电流保护及二次系统,电力线路、防雷、接地和电气照明等设计。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应用【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材】郑学坚、周斌编著,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杨素行编著,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戴梅萼、史嘉权编著,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电路,掌握微型机基本构成原理,掌握8086 系列微处理器结构,学习8086CPU旨令系统,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上机调试方法。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复变函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于海生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谢剑英等,国防工业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掌握输入输出接口及过程通道的设计方法,数字程序控制技术,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及基本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同时,学生应了解并基本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最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基本了解相关的现代控制技术以及分散型测控网络技术。

【课程名称】电气设备及 PLC 技术【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拖动【课程教材】电器与 PLC 应用技术,邓则名等,机械工业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熟悉工厂常用控制电器的原理、结构及使用,熟练掌握电器控制的基本环节和控制电路。

了解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掌握PLC的三种编程语言;掌握常用旨令,能够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完成 PLC 的程序设计和应用设计,熟练使用 PLC 的主机、手动编程器、计算机编程软件及常用模块。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系统【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材】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主编,上海工业大学参考书: SPWM 变频调速应用技术,张燕宾,机械工业出版社【课程目的与要求】掌握用系统的观点如何分析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具备设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正确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