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空调行业状况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空调行业状况研究分析报告

2006年上半年空调行业状况研究
从2002年开始,国内空调业进入爆发式的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幅度接近50%,特不是海外出口年均增长超过60%,在2004年度,空调行业增长率仍高达38%,这是全球空调制造业向进展中国家转移的结果。

在05年里,全球超过70%的空调产自中国,中国差不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在此背景之下,2005年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开始显现疲态,前三年保持的快速增长势头明显减弱。

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技术标准出台、房地产行业进展受限和下游经销商扩张等多方合力下,空调业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空调市场总量
数据来源:赛诺市场研究公司,2005年12月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空调内销和出口合计为6764万台。

国内市场总量出现下滑,出口量则与去年差不多持平。

在内销方面,一、二级市场需求日趋饱和而三、四级市场的开发依旧困难,另外,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在专门大程度上阻碍了空调行业的进展,与去年相比,2005年中国空调行业的内销量比2004年下降5.37%;在出口方面,外销量尽管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反倾销调查、欧盟环保指令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都对中国空调器出口有着负面的阻碍。

2006年第一季度空调业销售空调1967万台,同比增长9.62%,出口量1088万台,同比增长24%,出口比例达到54.77%(数据来源:
家电协会、国家统计局)。

总的来讲内销量维持2005年的水平,出口量增长较快。

实现销售收入434.78亿元,同比增长11.51%(数据来源:中经数据库)。

2.空调市场结构
2005年中国国内空调器市场挂机仍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其销量占整体空调市场的70.4%;窗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只有2.8%;而柜机的比例上升至26.8%。

这种变化,一方面与人们的房屋结构向“大客厅小居室”变化有着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相辅相成。

3.行业利润率的变化
a.成本构成
据2004年下本年格力空调提供的数据,空调的原材料成本构成比重大致为:压缩机47%,冷凝器与蒸发器16%,外机钣金件10%,电动机9%,塑料外壳9%,铜管6%,其他3%。

由于这两年铜价涨幅高于其他原材料,铜在空调成本中的比重上升。

据2006年6月美的提供的数据,铜价占空调成本的10%—15%。

除了铜管使用铜外,压缩机、冷凝器与蒸发器、电动机也使用铜,一台一般1匹空调分体挂机全部零部件的用铜量约为6公斤。

每吨铜价每上涨1
万元(即每公斤上涨10元),将使每台空调的成本上涨60元。

2004年铜价平均价格约2.5万元,2005年平均价格约为3.5万元,2005年底、2006年初铜价约4万元,然后一路上涨到2006.5月的最高点约8万元,2006.6月又快速回调到5.6万元,2006.6.21日的最新铜价约6万元。

2006.1-6月平均铜价约5.3万元,比2005年上涨约1.8万元,使每台空调的成本上涨约110元,接近2005年每台空调毛利润的一半,超过2005年每台空调的净利润,给空调企业造成特不大的压力,业内人士普偏认为空调企业除了涨价不无他路。

2006年5月,空调企业拟集体涨价10-15%,但遭到部分家电连锁企业的抵制,加上6月铜价又快速回落,实际涨价幅度不高。

b.行业利润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