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

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

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
复习要求:掌握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特征。

一、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产生时期
1、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萌芽
2、政治特征: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
这一时期的主要反封建斗争主要形式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指导思想。

二、16—1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经济特征
(1)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2)欧洲出现了“商业上的革命”和所谓“价格革命”。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意大利的商业地位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

大量贵重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3)欧洲国家加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4)欧洲各国工场手工业发展不平衡,荷兰、英国等处于领先地位。

法国经路易十四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欧国家。

2、政治特征
(1)这一时期处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在少数先进国家——英、美、法等国爆发,并取得胜利。

(2)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学说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整套构想。

(3)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封建统治,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多次反复,欧洲的封建君主国一度战胜资产阶级的拿破仑帝国,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三、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1、经济特征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初,工业革命扩展到法、美等更多的国家,19世纪中期,法、美完成工业革命,俄、日、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传统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其标志。

(3)英、法等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广占殖民地,将亚、非、拉广大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兴盛起来。

2、政治特征
(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亚、非三洲都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俄国发生1861年改革,美国发生南北战争,德意志和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这就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

(2)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欧洲封建君主国战胜拿破仑帝国后,建立了维也纳体系,政治上出现反动局面。

19世纪20、30年代的革命运动,动摇了维也纳体系,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使俄国、日本、德、意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3)这一时期,工业取代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四、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经济特征
(1)19世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大变化。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了少数大资本家手里。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

到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大。

英法经济发展趋于缓慢,工业生产分别由第一、第二位降到第三、第四位;美、德后来居上,赶上并超过了英法;俄
国也有所发展;日本开始崛起。

2、政治特征
(1)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2)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的发展趋势,就是一种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交错的局面,英、法、美三国所走的都是政治民主道路在德、俄、日三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专制主义道路和军国主义倾向。

(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和帝国主义大战的爆发。

五、一战后—1929年
1、经济特征
(1)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战争破坏严重,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意经济处于崩溃边沿。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措施,着眼于经济恢复。

20年代中期,出现经济复苏的局面。

(2)美、日两国从一战中受益,拓宽了海外市场,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实力大增。

(3)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

英国经济力量削弱,伦敦不再是世界惟一的金融中心,英镑地位发生动摇,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

美国的资本向拉美、东亚、欧洲等地区渗透。

2、政治特征
(1)按照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确立了帝国主义的战后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仍非常尖锐,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

(2)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一度高涨,1918——192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潮。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生了某些变化。

如英国的工党上台执政,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统治,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权被无产阶级夺取。

(4)2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

六、1929——1945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兴亡
1、经济特征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其特征是来势猛烈、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在克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这就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走向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种是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另一种是德、日走上发展军国主义经济道路。

2、政治特征
(1)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导致各国社会矛盾尖锐。

(2)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崩溃。

(3)法西斯国家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进行结盟和扩张侵略,全世界人民面临着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全世界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成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

(4)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绥靖政策,在大战爆发、自身遭到法西斯侵略的情况下,实行反法西斯政策,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战胜了法西斯。

七、“二战”后的资本主义
1、经济特征
(1)“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945年到50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50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50年代初到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974年到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

1982年到90年代初,资本主义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

90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回升时期。

(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得以确立。

但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地位由于日本、欧共体的崛起而发生严重动摇。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丧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2、政治特征
(1)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的霸主,英国在对外政策上开始依附美国,法国徒有大国虚名,德、意、日法西斯成为了战败国,不再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长期以来国际事务中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结束,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

60年代后,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全面对抗。

在对共产主义冷战中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战后初期,美国操纵联合国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