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上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一上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黄河路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一班魏明娟
一、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5人。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思想、品德等方面都不成熟,不知道学校规定,不了解班级纪律,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不适应学校环境,需要教师引导和强调。

他们年龄小,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老师应该用充满童趣性的语言和画面去吸引学生,保证他们在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注意力。

同时,一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于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脍炙人口的儿歌,会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一年级学习第一册。

本学年学习第一册前三单元。

第一单元好学;第二单元孝亲;第三单元友爱。

共分为10课。

第一单元围绕“好学”的主题,设计了“勤学”“善学”“乐学”“践学”四方面的内容。

其中“勤学”倡导的是积极的学习态度,“善学”讲究的是学习方法,“乐学”是对勤学与善学的升华,“践学”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

可见,此处的“好学”包含了思想意
识、技巧方法、付诸实践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勤学》一课中的两则古语意在劝诚同学们珍惜光阴,发奋图强。

《善学》一课教育同学们要在“勤学”的基础上变得会学。

所谓会学就是在学习新知识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在巩固旧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学思结合。

《乐学》一课借《三字经》中“祖莹学诗”“李泌赋棋”的典故激励学生从小培养“乐学”的心性;“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则是对“乐学”的最好诠释。

《践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学知识就要“笃行之”,既不能“不力行,但学文”,也不能“但力行,不学文”;知行结合,才是“践学”之道。

《好学》作为人学第一单元,意在借助《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蒙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告诉同学们学习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唤起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重视,从而做一个善思、实干的人。

第二单元以“孝亲”为主题。

本单元精心设计了“惜身”“顺亲”“尊亲”三个方面的内容。

《惜身》重在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是孝最基本的要求。

《顺亲》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对孝的进一步要求,如果说惜身是对自己身体的爱惜以求父母放心,那顺亲就是对父母的需要有求必应,是孝的升华,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孝、顺是一体的。

《尊亲》是在前面孝亲的基础上对孝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三篇课文从《弟子规》
《孝经》《礼记》等经典中斟酌摘取名言韵文,根植学生心灵,养成其尊亲、孝亲的良好美德。

第三单元以“友爱”为主题。

“友爱”指友好亲爱。

在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双方或者多方以“朋友”“伙伴”相称,他们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帮助,并在交际过程中流露出亲切的情感,我们统称为“友爱”。

友爱没有国度、民族,性别和年龄等的限制。

围绕“友爱”二字,本单元精心设计了“友恭”“益友”“求友”三方面的内容,每篇课文内容层层递进。

《友恭》出自成语“兄弟友恭”;恭,恭敬,谦逊有礼,指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爱。

只有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爱,才有可能把这种友爱延伸至他人身上。

《益友》一课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对“友爱”这一情感的延伸。

人的一生会在不同的阶段交到很多的朋友,但能称为“益友”的却不多。

《求友》一课,说明求得“益友”重在落实到行动中。

生活中,趣味相同,志向相同,在困难中能够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朋友谁都想要。

三篇课文从《千字文》《弟子规》《论语》《诗经》等经典中斟酌摘取名言韵文,将友爱的美好品德注入学生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优秀成才、成功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二)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三)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
以致用。

四、教学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二)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四)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六)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第一周(2018.9.3-9.9)《勤学》 1
第二周《勤学》 1
(2018.9.10-9.16)
第三周
(2018.9.17-9.23)
《善学》 1
第四周(2018.9.24-9.30)《善学》 1 周一中秋,6
天班
第五周
(2018.10.1-10.7)
国庆节
第六周
(2018.10.8-10.14)
《乐学》 1
第七周
(2018.10.15-10.21)
《乐学》 1
第八周
(2018.10.22-10.28)
《践学》 1
第九周
(2018.10.29-11.4)
《践学》 1
第十周
(2018.11.5-11.11)
《惜身》 1
十一周
(2018.11.12-11.18)
《惜身》 1
十二周
(2018.11.19-11.25)
《顺亲》 1
十三周《顺亲》 1
(2018.11.26-12.2)
十四周
《尊亲》 1
(2018.12.3-12.9)
《尊亲》 1
十五周
(2018.12.10-12.16)
《友恭》 1
十六周
(2018.12.17-12.23)
《友恭》 1
十七周
(2018.12.24-12.30)
《益友》 1
十八周
(2018.12.31-1.6)
《益友》 1
十九周
(2019.1.7-1.13)
《求友》 1
二十周
(2019.1.14-1.20)
《求友》 1
二十一周
(2019.1.21-1.27)
2018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