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体会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2016年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总结初冬季节,寒风瑟瑟,我的内心却沐浴阳光,温暖似春。
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2016)”——送教下乡培训学习。
参与此次国培学习的都是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与感激,十分感谢上级领导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关心,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为期八天的培训,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形式多样,既有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也有研课磨课教学研讨、将教学实践与理论提升紧密结合。
专家教授精彩讲座,深入浅出,不时引发学员们的讨论与追问,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与思维方式,令我受益非浅,感触颇深。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老师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老师们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
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各位专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
尤其是商南县第三幼儿园吴晓艳园长对《指南解读》中对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强调了“因材施教”,其依据是儿童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差异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古往今来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差异不应成为教育的负担,而应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其思想与原则源自孔子“夫子施教各因其才。
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要把“因材施教”落实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及每一个细小环节,目的是使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使每个儿童的各具特色的潜能都得到开发,使每个儿童都能具有丰满的个性,使每个儿童都能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进而满足其成就感,树立人的尊严在《指南》中讲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也学到了不少:我们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应该是一个技能的训练者,更不应该是一个竞赛和考试的组织者。
相反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让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者,使幼儿自主学习过程的观察者、支持者、帮助者。
想要实现这样的角色,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应要善于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善于设计幼儿喜欢参与的活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者。
三、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在感悟中进步。
11月25日至26日,此次给我感受最深第二幼儿园的两节科学课,其中是大班《10以内的单双数》和中班《5以内相邻数的关系》。
在这两节活动课中,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我们如何去组织上好一节科学活动课:首先,要尊重孩子,使每个孩子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做到教态亲切,表情丰富。
用和蔼的目光,温柔的语言,优美的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让孩子快乐的学。
其次,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发挥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参与为期四天的磨课过程中,我明白了要完成一节幼儿教学活动,先不要忙着怎么设计教学环节,而是要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吃透课标学段目标;二是正确解读教材信息;三是要考虑幼儿学习现状。
制定出的学习目标要小而实,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方向就非常明确了。
备课时围绕目标再去确定教学思路,删繁就简,直奔主题,这样在教活动中才会胸有成竹,才会方向明确,才会游刃有余。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参与这次课例打磨,前前后后经历了一次次备课、上课、观课、研讨,在学习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学会用事实说话,用理论导行,反反复复的制定教学目标、一次次的修改教学设计,群组老师认认真真研讨。
在一次次地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智慧碰撞,我也在这一次次的研讨交流中,不断反思,提升自我。
特别是磨课过程中,重温了研修内容,名师与专家的引领更是让我顿开茅塞。
一路走来,劳累并快乐着,到课例打磨接近尾声再回头看时,一堂课的层层提升,背后有着教学观念的可喜转变,这是勤于学习、善于研究的成果收获。
相信每位参与磨课的教师,都会和我一样,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快乐。
四、总结心得,做好教育工作。
1、老老实实做人,塌塌实实做事。
事无巨细,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何谈做大事?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踏实做好每一件事。
2、爱岗敬业,以校为家,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育儿工作中去。
3、面对孩子,要做到爱心、耐心、细心,赏识鼓励每一个孩子;面对家长,要热情、友善,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
4、谦虚谨慎,多向名家专家向老前辈老教师学习,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学会反思,加强读写及语言表达能力。
5、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为成为一位研究型专家型老师这一职业理想而努力。
6、依法从教,廉洁奉献,努力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孩子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孩子全部的爱走上岗位。
新环境、新机遇、新发展,努力做一名领导信任、家长信赖、孩子敬佩的好老师,用自己的努力、勤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老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充斥豪情和活力,对孩子充溢着爱,用富有立异意识和超前意识的立场看待教学实际中所遇到问题,并应常常反思,坚持摸索的习性,使孩子的发明才能在耳濡目染中不断进步,继续维持学观摩名师授课,寻找差距。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收获,有了动力,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将来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做一名幼儿喜欢的家长满意的好老师.大班语言教学活动《月亮的味道》设计意图:绘本教学是一种能让幼儿掌握阅读方法和获得知识经验的教学活动,因此我选择《月亮的味道》作为本次教学,它曾经获得1996年第二届日本图书奖,译图画书奖等,这个故事生动有趣,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
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像极了一片香喷喷的薯片,还像极了一个圆圆的黄色的饼。
而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着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故事中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能够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并学习句子“** 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技能目标: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并通过表演模仿部分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知道按规则阅读,想展示故事内容。
情感目标:感受绘本的趣味性,学习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团结努力的精神,有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重难点: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知道按规则阅读,并表演部分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绘本《月亮的味道》、背景音乐、PPT、图片(月亮、乌龟、大象、、、)活动方法:讲解法、电教法、练习法活动形式:集体、小组、个别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请小朋友品尝一下,它们是什么味道?老师带来了一本有关味道的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观看封面,猜想绘本内容。
师:(提问:1、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师: 2、谁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长颈鹿)过渡语:其实呀,有一群小动物,它们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
月亮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是怎么吃到月亮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老师带来的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
二、幼儿自主阅读,大概了解故事内容。
师: 1、向幼儿提出阅读要求:①、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本厉害的书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吗?那现在你们就安安静静的看书,从书的正面开始看,一页一页的看,看完一页再看下一页,翻书要轻轻的,不要把书弄坏了。
2、幼儿看完后,教师提出问题,使幼儿清楚有些什么人物。
师:(1)小朋友们,看完后轻轻的把书合上,现在你们给老师说说故事里面有些什么动物呀?师:(2)那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呀(幼儿回忆绘本,告诉老师)三、师生共同阅读,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出示PPT第1页提问:月亮出现在什么时候黑夜里多少双眼睛请大家数一数(九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它们会是谁呢为什么它们在黑夜里望着月亮在想些什么(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口啊!夜里,动物们都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
可是不管怎么也够不着月亮)第2-5页: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够月亮。
“海龟够到月亮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海龟够到月亮它的好朋友是谁(大象)那它会怎样邀请它的好朋友帮忙”(大象,你到我背书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大象能够到月亮吗为什么(因为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海龟找来了谁,和所说的话看懂绘本。
了解6-10页图画书的内容。
幼儿观察第11-12页图片了解小动物够月亮的方式“叠罗汉”和规律。
师:(1)、最后谁够到月亮了(老鼠)为什么小老鼠这么小能够到月亮(老师先后爬到海龟的身上、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师;(2)、那小老鼠会把自己咬下来月亮分享给其它小动物吗师:(3)、观察12页“小动物们都怎么了(睡着了)为什么”师 3、幼儿相互讨论喜欢的部分,相互分享。
看完了故事,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呢?四、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内容,感受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1、幼儿观看PPT结合背景音乐教师完整讲述至小动物们相互合作够到月亮。
2、提问:动物们愿望实现了吗那月亮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的为什么五、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的结尾,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师:讨论:“最先够月亮的是谁接下来的是谁它是怎么邀请小动物的说了些什么”师:“夜晚有几个小动物看着天上的月亮”一起够月亮的小动物有多少还差一个会是谁师:“小鱼在想什么”“你能帮助小鱼解开疑问吗那你会怎么说”六、结束部分:今天我们知道了月亮是最好吃的味道,也知道了倒影的由来,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如果小朋友还想看像《月亮的味道》这样有趣的故事,就和妈妈爸爸去图书馆看书好不好那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
七、活动延伸:美术活动——《我会画月亮》科学活动——《水中的月亮》2016国培“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2016年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幼儿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的学习。
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培训中,送教专家们精心设计、巧妙引领的专题讲座,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既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绽放自我,也让参训教师们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