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井控及其它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最新井控及其它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井控及其它几项关键技术措施关键的技术措施井控技术措施一、软关井程序1、钻进中发生溢流1)坐岗发现溢流后,立即向司钻报告。

2)司钻发出长鸣信号(30秒),停止钻进。

柴油机司机停泵,停1号柴油机。

司助除配合司机工作外,还要开启柴油机冷却系统,并做好消防抢险准备,发电工迅速切断井场用电,开探照灯,保证远程控制台用电。

3)司钻上提方钻杆,使钻杆母接头露出转盘面0.5米左右,内外钳工配合扣好吊卡。

4)场地工与井架工配合,迅速打开1号阀或3号阀,开节流阀。

5)副司钻迅速跑到远程控制台检查控制台工作状态良好,值班干部或司钻指挥副司钻关封井器,外钳工观察封井器是否关闭,并配合井架工、场地区,做好手动关井的准备。

井口关闭后司钻将钻具坐在吊卡上。

6)场地工缓慢关闭节流阀,观察压力变化,在允许关井压力范围内关闭15号平板阀。

7)关井后待压力稳定录取下列资料:a) 内钳工录取立管压力;b) 泥浆工录取钻井液增量;c) 场地工录取套管压力。

8)迅速向值班干部报告所录取的资料。

2、起下钻杆发生溢流1)坐岗发现溢流,迅速通知司钻。

2)司钻发出长鸣信号、停止起下钻作业。

井架工迅速从井架上下来协助井口操作。

柴油机司机停1号柴油机。

司助除配合司机工作外,还要开启柴油机冷却系统,并做好消防抢险准备。

发电工迅速切断井场用电,开探照灯,保证远程控制台用电。

3)内、外钳工抢接方钻杆下旋塞或回压凡尔。

司钻将钻杆母接头提出转盘面0.5米左右。

3、起下钻铤发生溢流,空井发生溢流,严格执行石油钻井有关井控规定。

二、关井后最大允许套压值不得超过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及地层破裂压力三者中的最小值。

三、压井作业1、压井作业准备1)根据计算的压井立管压力和钻井液密度,配备足够数量的压井液,逐项填写压井作业表,同时检查井控设备、动力设备、高压循环系统。

2)对人员分工,贯彻落实措施。

2、立管压力为零时的压井1)当套压为零时,敞开井口循环钻井液排除溢流。

2)当套压不等于零时的压井a) 用节流阀控制套压等于关井时的套压,采用计算压井排量循环。

b) 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等于套压加上循环压力不变循环一周,将溢流排除。

3、立管压力及套压都不等于零的压井。

采用二次循环法(司钻法)压井1)第一循环周用原钻井液,缓慢开泵,计算压井排量维持不变,用节流阀控制使套。

循环一周,排出溢流后停泵,关节流阀。

2)第二循环周用压井液,缓慢开泵使压井排量不变,调整节流阀使套压Pa等于压力不变。

当压井液返出井口时套压等于零,结束压井作业。

四、特殊情况下的压井方法1、气井、钻井液喷空井的压井1)压井液密度可根据邻井有关地质、测试等资料确定。

2)在压井过程中,压井液上返时存在一个“平衡点”,即压井液返至该点时,井口控制套压与该点以下压井液静液柱压力之和能平衡地层压力。

3)压井时在泵压允许条件下,将排量开到最大。

4)当压井液未返至平衡点前,保持套压等于最大允许套压;当压井液返至平衡点后,在泵排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套压来控制立管压力始终等于压井液返至平衡点时的立管压力,直至压井液返出井口,套压降至零。

2、井内无钻具时的压井1)置换法当钻井液大部分喷出,天然气已滑脱上升到井口时,可直接采用此法压井;若天然气未到达井口时,应关井等待天然气滑脱上升到井口后再采用置换法压井。

具体做法是:向井内泵入定量钻井液,关井使其下落,然后控制放喷,使套压下降,其降低值与泵入的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相等。

重复上述过程,逐步降低套压直至溢流排除。

2)压回法此法适用于空井外溢、井涌初期、天然气溢流未滑脱、套管下得较深、裸眼井段短、只有一个产层且渗透性好。

施工方法是:以最大允许关井套压作为施工的最高工作压力挤入钻井液直到井内压力平衡。

3)强行下钻压井法。

在井口关闭的情况下,强行下钻,并根据下入钻具的体积,放掉相同体积的钻井液。

下钻到一定井深后实施常规压井。

3、喷漏同时存在的处理1)上喷下漏的处理在高压产层以下钻遇漏层,应立即停止循环,间歇定时定量灌钻井液以降低漏速,尽可能维持一定液面,保证井内液柱压力略大于高压产层的地层压力。

灌入钻井液的密度应是产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与安全附加当量钻井液密度之和。

当漏速减小,井眼一一地层压力系统呈暂时动平衡状态后,可着手堵漏,堵漏成功后,实施压井。

2)下喷上漏的处理当钻遇高压地层发生溢流后,提高钻井液密度压井而将高压层上部某地层压漏时,会出现下喷上漏。

当这种情况发生后,要立即停止循环,间歇定时定量灌钻井液。

然后隔开高压层和漏层,再堵漏以提高漏层的承压能力,最后压井。

4、浅井段溢流的处理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未下技术套管的井。

其处理方法一般是打一段超重钻井液控制溢流,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下套管封隔,或是用膨胀式钻井封隔器封隔,以及采取调整钻井液密度继续钻进。

若确认这种浅气层储量很少,也可采取有控制放喷,使其在短时间内衰竭,然后封堵或直接恢复钻进。

防斜打直技术措施1、天车、转盘、井口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0mm,绞车、转盘安装执行技术标准。

2、设备安装达到平、正、稳、牢、全、灵、通,不漏油、气、水、电、钻井液,便于冬防保温和夏季施工。

3、指重表、记录仪、泵压表等钻井仪器,仪表必须齐全、灵敏准确。

4、一开钻具组合执行设计要求,坚持吊打,确保开孔垂直。

表层井深打完,应测量井斜,大于2度应采取纠斜措施。

5、二开下井钻具稳定器直径磨损不大于2mm,否则不能下井。

6、满眼钻具钻进要坚持“以快保满、以满保直”的原则,不吊打、不划眼、均匀送钻,不突然加压,不突然减压,不加压启动转盘。

7、钻进中短期设备检修,或停钻循环,钻头提高井底10~12m,减小排量循环,防止底部井眼扩大。

恢复钻进时,加足正常钻压钻进,不准吊打。

8、按设计要求定点测斜,易斜井段和纠斜井段要加密测斜点,测斜不成功,不准继续钻进。

井斜超过3度必须起钻采取纠斜措施。

9、根据设计适当控制分井段的最大井斜角,以保证井底位移控制在设计或井身质量标准范围之内。

10、纠斜方法应根据地层特性、井斜和现场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制定方案和措施,收集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工程事故预防措施一、卡钻事故预防1、粘附卡钻的预防1)直井施工,采取防斜打直措施,坚持定点测斜。

2)定向井施工,在保证井身轨迹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钻具结构,使用加重钻杆;减少扶正器以上光钻挺。

钻具组合中带随钻上、下击器。

3)用好固控设备。

严格控制含砂量在0.5%以下。

4)定向井要求泥饼摩阻系数小于0.1,达不到要求,应加强净化并加入润滑材料处理。

定向井钻井液混原油含量6%一10%:探井使用无莹光润滑材料。

5)严格控制钻井液失水量,减少泥饼厚度。

一般API失水不大于6毫升,高温高压失水不大于20毫升。

对于深井、长裸眼井,钻井液矿化度小的井,更应严格控制失水。

6)钻井液加重,重晶石粉必须通过加重漏斗。

密度上提幅度每周0.02~0.05g/cm3。

加重应在钻进时进行,避免起钻前加重。

加重完循环不能少于2周。

高密度钻井液,易粘卡地区,可使用混入高密度钻井液方法加重。

7)加强钻具活动,钻具在井内静止不超过3分钟。

钻具每次活动距离不少于2米,转动不少于10圈,活动后应恢复原悬重。

8)因设备故障,钻具无法上提、转动时,应将钻具重量的三分之二缓慢压至井底,同时保持循环,抓紧时间抢修。

深井考虑钻头安全,修好后一般不宜再钻进,应循环起钻。

2、沉砂卡钻的预防1)开钻使用预水化搬土钻井液,提高悬浮力,停泵后防止钻屑快速下沉堆积造成卡钻。

2)高压循环系统按全井设计最高泵压试压30分钟不刺不漏。

3)钻井液性能和循环排量满足井眼安全的三个约束条件:井眼净化能力0.5以上、环空岩屑浓度不大于9%。

4)接单根动作要快,一般接单根不超过3分钟,同时采取晚停泵,早开泵方法,保证循环畅通。

5)钻进中发现泵压升高,悬重下降,井口返出量减少或卸单根转盘打倒车、钻杆内倒返严重时,应停止钻进或接单根,上提钻具到正常井段,采取冲、通、划的方法处理。

6)因设备问题,必须停止循环修理时,应设法向井内灌钻井液边起钻边修理,修好后再下钻开泵恢复钻进。

不准长时间停止循环。

7)起钻前应适当提高排量循环洗井,同时处理钻井液。

钻进液性能达到要求,循环两周以上,方可起钻。

起钻过程中必须连续向井内灌钻井液,灌入量应与起出钻具体积相符。

8)下钻遇阻不超过50~100kN,连续三柱钻具井口不返,必须起钻至正常井段接方钻杆开泵循环或顶通。

9)下钻距井底5~10米接方钻杆活动无阻卡后开泵。

排量由小到大,待泵压、井口返出正常,再恢复钻进。

10)开泵井口不返,环空憋压不降,憋压不超5MPa,停泵转动钻具,压力降为零可再试开泵。

仍不能开通,憋入钻井液量不超过5立方米,控制放压后连续向井内灌钻井液起钻,中途不得反复试开泵。

再下钻要分段顶通或循环,必要时划眼处理。

11)使用净化设备,加强钻井液净化工作。

3、键槽卡钻的预防1)直井施工,严格执行防斜打直措施,坚持定点测斜,发现井斜及时纠斜措施。

2)大位移、高造斜点井,避免使用高造斜率,一般不大于10度/100米。

3)井队工程技术人员预告起钻可能遇卡的深度,及时采取防卡措施。

4)定向井造斜点以下井段起钻必须使用一档车,旋绳卸扣。

5)遇卡不超过1/3原悬重,严禁大力上提或使用随钻上击器上击。

6)起钻遇卡,及时使用随钻下击器下击解卡。

7)使用倒划眼或改变钻具方向间断上提方法提出钻具。

倒划眼少提多转,控制转盘倒转。

8)发现键槽遇卡,起出后必须下钻破坏键槽,键槽破坏器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接在原钻具组合中,位置以破完键槽,钻头基本到达井底为宜。

4、缩径卡钻的预防1)控制API失水6毫升以下,防止疏松地层形成较厚泥饼使井径缩小。

2)钻遇盐膏层,为制止塑性变形造成缩径,可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用液柱压力抑制缩径,同时注意不要压漏上部地层。

其它原因造成复杂,应考虑转换成与地层相配伍的钻井液体系。

3)缩径井段每次下钻划眼扩大井径。

每只钻头增加中途短程起下钻、划眼。

4)起钻遇卡,切不可硬拔,下放至畅通井眼开泵大排量洗井或采用倒划眼方法将钻具起出。

5)缩径井段同时可以发生粘卡,要求勤活动钻具,减少静止时间。

5、井塌、砂桥卡钻的预防1)使用防塌钻井液或与地层相配伍的钻井液体系。

严格控制失水,提高携砂能力。

2)易塌地区钻井,钻井液按设计要求加足防塌材料,含量达到3%左右,以后钻进中不断补充。

3)钻井液性能要求稳定,不能大幅度处理,尤其是粘度不能大起大落。

4)钻遇漏层,钻井液进多出少,停钻循环观察,漏失超过5立方米或只进不出,必须组织环空灌钻井液起钻,中途不得试开泵。

钻井液不足时,可灌入清水,争取起出钻具。

5)循环时,要经常变换钻头位置,尽量避开易塌或已塌井段。

6)起钻必须连续向井内灌满钻井液,保持液柱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