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的良好心态,勇于负责,独立思考,能用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和危机,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是那么的迫切。
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有目的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逐步使学生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
一、在制度建设中体现“主人”意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
”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现代班集体教育的必然要求。
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教师就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进行自主管理。
建立和健全班规制度,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有“法”可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制度是班级全体学生在充分民主、自由讨论的基础上,从品德、纪律、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
让学生把班规转化成行为,班主任要健全外在强化监督机制,使学生行为由监督到自觉到自我教育逐步过渡。
首先,在班干部竞选时可采用“优胜劣汰制”。
班干部队伍是集体的先行部队,核心力量。
学生干部由自荐到民主选举到聘任,在队伍渐渐趋向稳定的同时,从全班学生中不断选拔后起之秀,补充队伍的“新鲜血液”。
其次,还可根据班级实际,丰富班级中的管理角色,让更多的学生担任集体职务,服务于集体,为学生获得管理班级,成为小主人的积极体验创造条件。
在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这是一种岗位上的自我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一人一岗制,班主任不是指定某学生任某岗位,而是让学生发现岗位,引导学生设立岗位。
如:课间巡察员、讲台美容师、个人卫生督察官、桌椅整齐挑战队、黑板报设计师、各科作业收发员等。
岗位定位后,半学期再实行竞选上岗,能者上,弱者汰,使全体学生都长期保持竞争意识。
角色互换,换位思考,提高了学生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
实行“值日班长制”,用班长职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按学号轮值,设“值日班长登记本”,对当天情况进行书面填写,并在全班述职,自我总结,谈当天工作体会及存在问题,全班评出值日班长当天优良中差等级,并把值日优秀者作为下一任班干部聘任的参考,形成竞争机制。
通过角色体验,班级人人都是主人,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主体性、自主性大大增强。
为更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定期评出“优秀值日班长”、“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爱心小天使”等。
平时,还利用“悄悄话信箱”等阵地来广泛采纳队员们对班级管理 ___、建议,健全每两周班干部会议及小组会议,由班长主持,班干部讨论存在问题,班主任背后点拔,听取意见,肯定并采纳一些别出心裁的建议,逐步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通过晨会、午间活动、班队课等,为学生创设施展个性才华的大舞台。
在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氛围下,班主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合理的管理方法,寻找适合学生自己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乐于成为班级管理中的小主人。
二、在班风创设中贯穿“主人”意识
良好的班风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竞争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没有竞争,无以求生存,没有竞争,无以求发展。
竞争也告诉我们,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唯一的目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
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经常为他们设置竞争的班级氛围。
现在的多数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在生活上他们不用主动去“竞”,去“争”,因而竞争意识相对薄弱,有的只是短暂的好胜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在班级中创设主动竞争比拼的氛围,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显得十分有必要。
比如班级结合学校活动向学生提出“学习进步我能行”、“遵守交规我能行”、“互相合作我能行”等倡议,让学生在比赛中你争我赶,在竞争中争做班集体的主人。
从多种角度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树立竞争目标,帮助他们确立竞争对手,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常有急迫感,逐渐主动地参与到竞争中去。
在这一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关键。
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班集体主人的价值。
对班级有突出进步的同学记功,在家长会上集体表扬,你一“评优”,他去“创”;你一“记功”,他去“争”。
小主人翁的身影不断涌现,榜样不断树立,事事讲集体,人人是主人,自我激励真正调动学生竞争,迸发个人力量,争做小主人。
追答
求采纳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