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髋关节假体

髋关节假体

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定义是植入人体,用于支 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
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植入人体可能发生情况
术后双腿不等长,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关节脱位,尤其是坐得太低或者翘二郎腿的 时候。 手术过程中,骨头的脂肪进入血液,随血流 运行到肺部,引起肺栓塞而出现严重的呼吸 困难。 手术部位水肿挤压,导致该部位的神经损伤, 出现麻木。 术中可能损伤其他部位的骨质,导致术后住 院时间延长。 置换的人工关节松动或损坏(很少发生,且需 要多年后才出现症状)。
生物学评价
因为髋关节假体作为植入器械且长期与人体接触 因此按照《GBT 16886.1-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 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要求得对该产品进行细胞毒性,致敏,刺激或皮 内反应,全身毒性,亚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植 入进行测试。
生物学评价
摘自《GBT 16886.1-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
重新注册
产品申报
1.境内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 3.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4.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注册检测报告 5.适用的产品标准及说明 6.产品质量跟踪报告 7.医疗器械说明书 8.产品生产质量体系考核(认证)的有效证明文件 9.变更的情况说明和证明性文件(适用于规格型号、生 产地址、 标准、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适用范围有变化
生物学评价
• 细胞毒性—GBT 16886.5-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 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致敏,刺激或皮内反应—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 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 全身毒性,亚慢性毒性—GBT 16886.11-2011 医疗器械生 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 遗传毒性—GBT 16886.3-200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3 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 植入—GBT 16886.6-199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 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生物学评价
对于髋关节假体,最重要的性能就是生物力 学性能
这一要求体现在材料的选用上面
材料的要求
生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价
生物学评价
生物学评价
表面质量
髋关节假体的金属表面和陶瓷表面不得有不连续型缺陷
生物学评价
灭菌
临床研究
髋关节假体的置换手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2000年,全美共行183 000例全髋关节置换, 其中翻修手术31 000例,占17%左右,在我 国目前尚缺乏全国性的统计结果。
临床试验
但手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其中 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髋关节假体在经过几 年时间的体内磨损容易出现松动
的产品)
10.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髋关节假体
陈尚思 范国庆
产品介绍
人工髋关节假体仿照 人体髋关节的结构,将 假体柄部插入股骨髓腔 内,利用头部与关节臼 或假体金属杯形成旋转, 实现股骨的曲伸和运动。
产品分类
从注册号中可以看出该产品属于第三类
植入型医疗器械
分类标准
第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 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 控制的医疗器械。
相关主题